西方“60年代”的转型与中国的“民族”自信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所谓的"60年代",实际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结束于70年代,就"民族"而言持续的时间还更长。这个时期,西方各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转型,总体上告别种族主义、同化主义阶段,开始实施承认和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多元文化政策。让当代人意外的是,当时的中国曾以其特有的魅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推动过西方的这一转型。回顾中国对西方"60年代"转型的影响,尽管世界形势和我们的国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历史上的这一影响中所体现的我们"民族"理念的精髓,即民族平等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既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历史资本,更是我们对未来
其他文献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工程的实施,首要的是构建一个由立法体系、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咨询体系和公众参与体系组成的文化权利保护平台。项目式
在大理用城的白族村民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民间宗教态度,即“惠及凶神恶煞”,本文提供了“善请火神”、“敬拜罗刹”、“供养蟒蛇”三个田野调查材料。这种民间智慧是一种高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