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untppl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402)
  摘 要:文章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学生个人层面和学校管理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3-0237-02
  Abstract: The paper takes H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nalyzes and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auses of existing problemst 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individual student level and the level of school management.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areer planning;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specialized;practice link
  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客观调查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正确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对策,构建较为完善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概述
  调查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学院下属的7个二级学院全部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72份,回收率为90.66%,其中男生145人,占53.30%,女生127人,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和个别座谈相结合。
  (二)调查结果统计
  1. 关于职业规划学生认知现状
  85.57%的同学认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对自己今后职场与成长有很较大帮助,43.64%的同学有较为清晰的自我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其中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比例仅占12.52%、中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比例占13.45%,短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比例占74.03%。
  2. 关于职业规划课程现状
  57.27%同学认为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课程重要与非常重要;58.45%同学的认为就业指导课对你自身职业的发展有较大帮助或者一般帮助,对学校目前开设的职业规划课程满意度仅为66.91%;65.21%的同学反映当前学校职业规划课程中上课方式主要通过教师讲解为主,其中52.14%的同学认为职业规划观念与原理讲解为主,32.23%的同学认为教师主要讲解就业、创业或者行业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11.13%的同学认为教师有教授面试技巧或者职场模拟,4.5%的同学认为教师运用案例讲解,而60.32%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案例与资源较少,80.26%的同学认为职业规划课程建设不够科学与全面,其中考核方式主要用名人访谈、参观观摩以及撰写个人职业规划等方式。
  3. 关于师资队伍现状
  本校92%的職业规划课程主要授课老师为本校教师,其中85.50%为专职辅导员,辅导员有相关学术背景极少,参加过TTT培训或者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培训的占到75%,25%的学生希望成功企业家给他们授课,48.73%的学生希望在职HR或从业者,25%的学生希望专业课上专任教师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
  4. 关于职业生涯实训环节
  据调查,3.89%的学生跟喜欢模拟情景、32.72%的学生希望实地见习、20.58%的学生面对面咨询更有效果;在职业规划课程实训教育环节,36.32%的学生希望得到求职、面试技巧、说话艺术的指导,45.67%希望得到专业发展前景与职场环境的相关的知识。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自我认知不足,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在不断增强。然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不全面及心理不成熟,导致他们容易理想化的观察和思考东西。新浪网联合《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调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可以看出,能全面进行自我了解的人只占到总人数的12%,对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清楚的人有18%。以我校为例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绝大数同学普遍认为科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对自己今后职场与成长有很大的作用,但却没有制定科学的生涯规划,中长期的规划更是少之又少。
  (二)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许多高职院校就业中心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人员比例严重失调,有些甚至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在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辅导员或学工处的老师往往承担起指导教师的主力作用,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教师的观念、知识和能力等因素将直接制约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进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更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经过实践和总结,才能完成。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效不明显
  目前,绝大数高职院校以讲座的形式出现或以说教为主,单纯地进行理论传授,以我校为例,课程前期主要以陈龙春主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读》为主,2015年以后采用徐红主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授课过程、评价体系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更缺乏针对于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的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四)社会实践环节的相对薄弱
  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五个环节:一是对自己进行评估;二是对职业环境进行分析;三是对职业目标的确定;四是对职业规划策略与措施的实施;五是进行反馈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职业环境的分析。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的相对薄弱:(1)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数量较少。(2)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质量不高。以上情况导致学生不了解职业环境,学生对自己未来理想的职业更是了解不多。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
  认识自我是建立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基础上的对自我素质的全面评估。正确认识自我,要坚持客观性原则,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自己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要坚持全面性原则,既要看到自己的有点和长处,又要看到缺点和不足;要坚持发展性原则,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同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认知自我,可以通过自我反省,通过参与活动,实践体验,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了解自己,正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另外,可以借助于现有的、已经发展较成熟职业兴趣、性格测验以及职业能力测试等职业测评法来了解自身的能力倾向、职业兴趣、气质、性格等。
  (二)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线学习平台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仅仅依托一两门课程,采用以課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制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开展的瓶颈问题。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克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开展。平台的设计要考虑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要,具有以下四大关键功能模块:(1)学习功能模块。建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库,满足高职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2)虚拟体念功能模块。创设仿真的职业情境,满足高职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的情景模拟训练、角色扮演,建立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电子档案。(3)交流咨询功能模块。能够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提供一个交流、咨询空间,分享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经验,解决学生困惑问题。(4)评测功能模块。能够为学生提供自我分析测评服务,如职业生涯测评系统,帮助大学生实现最大程度的人职匹配。
  (三)夯实理论基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制约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开展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问题。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现途径有三个方面:(1)对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教师进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主体性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培训,提升现有师资的专业化水平。(2)聘用一些知名企业HR经理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熟悉人力资本理论兼职教师队伍。(3)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讲清楚课程的作用,服务的工作岗位,培养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明确学完该课程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做什么”。
  (四)转变机制和观念,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环节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效还有很重要一个因素,取决于大学生对职业和职业环境的认知程度。试想一个大学生如果对职业认知不够甚至未知,怎么能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因此,高职院校要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转变机制和观念,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环节,给大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
  1. 转变机制,开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很多校内实训基地,就是校中厂,提供了与真实企业类似的生产环境、职场氛围,建在企业的实训基地,条件更完备。学校可以协同企业,转变机制,开放这些实训基地,让我们的大学生学习期间有更多时间进行真实“训练”,更好地认知当今时代的职业和职业环境。
  2. 转变观念,改革校内勤工俭学用工方式
  高职院校可以尝试改革校内勤工俭学用工方式。2016年3月,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以专场招聘会的形式招聘勤工俭学的学生,从准备简历、现场面试到正式签约、挂牌上岗,整个过程都按市场招聘要求组织进行,校内22个部门提供500余个工勤岗位,所有岗位面向全校学生,特困生和首次参加勤工俭学岗位应聘的学生同等条件下将被优先录取。这种用工方式,给大学生很好的职业发展和规划的锻炼。
  四、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不能仅依托一两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学生层面,通过自身努力,正确认识和分析自我,不断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从学校层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实践教学,构建较为完善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崔智涛.从美国生涯咨询的发展看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问题与出路[J].全球教育展望,2009(5):80-83.
  [2]王振伟.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5(20).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4SCG257)
  作者简介:陈建松(1970,12-),男,汉族,浙江义乌,担任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与公共管理。
  张满东(1984,05-),男,汉族,山东莱芜,供职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摘 要:文章以校企共建“广科杜壹外贸实战中心”为例,探讨“校企双主体”模式下进行教学企业的构建实现多方共赢的模式创新, 分析了教学企业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各方利益的共核要素,以期对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企业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教学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共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
期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科研与教学的互动是高校的重要特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高校科教融合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背景与特色,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依托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优势科研资源,凝聚老师与学生的科教相融的共识,将老师的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过程、学生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探索并实施科教融合的应用型生物
期刊
(重庆三峡学院 财经学院,重庆 404100)  摘 要:文章认为微课程建设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要求相吻合,同时也满足理论性较强课程的改革需要,由此提出推广应用目标及设计建议。  关键词:微课程;應用型本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3-0086-02  Abstract: The paper poi
期刊
(浙江工业大学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  摘 要:教学实践是MBA教育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教学实践也是MBA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主要结合浙江工业大学MBA发展的特点,探讨MBA的培养定位,基于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通过完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创新项目分类等教育改革措施积极构建MBA教育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教育改革;MBA;课程改革;项目分类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广东海洋大学 中歌艺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摘 要: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依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品牌、师资、演出实践平台等资源,确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学生舞台实践、社会艺术实践等课程建设,构建层次分明、分工明确、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积极成效。  关键词:实践教学;主持;播
期刊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江苏 江阴 214405)  摘 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并将在不远的将来进入普及化阶段。如何解决量大质低的问题,现代学徒制无疑是值得尝试的重要转型升级平台。工作室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尝试,文章从工作室的建立背景、优势、架构、运作、实效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改革效果良好,是对现代学徒制的一个良好的实践和探究。  关键词
期刊
(沈阳师范大学 教务处,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为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高校陆续推行了转专业工作。作为沈阳师范大学转专业工作的文件制定参与人员及具体组织实施人员,以实际工作开展情况为例,阐述了工作的意义,明确了工作的实质,分析了开展的困境,并分层面的提出具体措施以促进其有效的开展,以期能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部分参考和
期刊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摘 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模块化课程设置的概念、分类,探讨了在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模块化课程的意义及通过模块化课程所能解决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其后,通过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的课程设计难度等级模块化的初探,证实模块化课程在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品质方面确有其独特的作用。最后,介绍了本次模块化课程的研究课题在后期所要做的工作及研究重点。  关键
期刊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微信作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种强有力的媒介工具,利用微信这个新媒体平台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途径是新形势下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对高校党建微信平台进行SWOT分析,在更客观准确地认识党建微信平台基础上,从团队建设、模块设置、制度规范和载体合力四个方面对“知行青春”微信平台党
期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科学技术处,辽宁 阜新 123000)  摘 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实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程和搭建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不断推进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对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