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怀言志类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v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锁定考点】
  1.识记文学常识;2.赏析字词;3.默写诗句:4.赏析诗句;5.理解主旨;6.把握情感;7.理解写作手法。
  【新题演练】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鉴赏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诗中押韵的字有__________,本诗押_____韵。
  2.下列关于本诗中几处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山楚水”泛指白居易被贬后曾迁徙任职过的朗州、连州等地区。
  B.“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C.“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
  D.“歌—曲”指白居易的《思旧赋》。
  3.作者在颈联中以“沉舟”“病树”自比,抒发了怎样的复杂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尾联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
  A.对比 B.照应 C.联想 D.想象
  二、《赤壁》鉴赏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本诗作者__________生活在晚唐,诗中涉及的战争是__________。
  2.请结合诗句,说说诗的首联中暗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有人将末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试分析其合理之处与不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王安石《登飞来峰》鉴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作者诗文俱佳,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写景部分中运用虚写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第三、四句所包含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任知县期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正值壮年,抱负不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龚自珍《己亥杂诗》鉴赏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找出诗中直抒胸臆的一个短语:__________。
  2.诗歌的前两句包含了两种情绪,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说说诗中“落红”有着怎样的特点,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鉴赏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此诗作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杜甫在潭州(现在湖南长沙)的时候。杜甫于此年去世。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在那里的宫廷歌手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1.末句中“又”字呼应了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
  2.诗的第一、二两句流露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落花时节”别有寓意,请结合写作背景及诗歌内容,分析其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就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拼命给孩子灌输与其年龄不相称的知识。这是拔苗助长,对孩子没有任何益处。  倘若将人生比喻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短跑。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里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