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存中相碰撞 在互融中共发展——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思想的思考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德第一个明确提出'世界文学'和'民族文学'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将这一概念引入他们的文艺理论思想体系,科学地揭示出'世界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准确地阐明了文学发展过程中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整体能动效应关系.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文学'和'民族文学'的论说,赋予我们更为开阔宏放的视野.
其他文献
中华文化生态系统是由文化要素组成的文化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含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中华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具有“自给自足”性、开放性、发展
佛教“修因缘观”心理治疗与当代西方理情疗法的治疗理念十分相似。发掘佛教心理治疗的信念系统就是寻找一种中国通行的“合理信念”。业报法则和缘起理论是佛教信念系统的核
从乐观、高调的全方位接受到悲观、低调的独立审视,陈独秀前后两个时期的民主观念为20世纪思想史写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借鉴资源.将陈独秀纳入精神文本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