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酸碱失衡分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评价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rej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开发血气酸碱失衡分析软件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快速准确地自动判断患者酸碱失衡类型,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用VBA语言编写程序,开发一种判断血气酸碱平衡的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动脉血气数据〔pH值、碳酸氢根(HCO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电解质数据(Na+、Cl-),将数据录入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酸碱失衡判断;同时用手工法将数据代入改良H-H代偿公式,通过计算结果判断酸碱失衡类型。用Kappa检验评价计算机软件判断结果和手工法判断结果的一致性,并对其判断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临床诊断220例患者的酸碱失衡类型为:正常65例,单纯型90例,混合型41例,三重型24例。计算机软件判断和手工法判断正常及三重型的准确率均为100%,判断单纯型的准确率为98.9%,判断混合型的准确率为78.0%,总准确率为95.5%。计算机软件判断结果和手工法判断结果的Kappa值为0.935,P=0.000,说明一致性非常好。计算机软件判断酸碱失衡所需时间明显短于手工法判断(s:18.14±3.80比43.79±23.86,t=7.466,P=0.000),说明计算机软件判断所需时间远远快于手工法。结论开发的血气酸碱失衡分析软件判断结果可以代替手工法判断,具有快速、准确和方便等特点,能提高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盐酸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最合适浓度.方法 分别采用0.250%(A组)、0.375%(B组)、0.500%(C组)、0.750%(D组)的盐酸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并与0.375%布比卡因(E组)进行比较,记录各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完善时间、维持时间及麻醉效果等.结果 共120例成年患者,每组各24例,镇痛效果整体良好,除B组1例出现霍纳综合征外,余无不良反应发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