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的定量识别——以陕北窟野河流域为例

来源 :干旱区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1234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又加速了水资源流失,但是很难定量计算其影响程度。以陕北窟野河流域为例,通过机理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将煤炭开采对区域内水资源的影响分为三部分:地下水静储量破坏、地下水动储量破坏和采空区积水,分别计算了各部分的水量;并采用邻近流域进行了流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窟野河流域煤炭开采造成的地下水静储量破坏值为1.38×108m3,采空区形成2.72×108m3的积水,2011年地下水动储量破坏达到了0.62×108m3。以秃尾河流域作为参证流域,计算出窟野河1999-2013年平均还原流量为13.22 m3·s-1,比实测径流量大2.28×108m3。为了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水资源的损耗量,窟野河流域必须加大对采空区积水和矿井排水的综合利用。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以张家川县石峡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为实例,对U形渠道的结构、优点进行了分析比较论证。
结合咸阳市双照水库景观及水利工程施工实践,针对湖岸边坡坡度陡,湖岸为不规则异弧形、湿陷性黄土土质压实处理等施工难点,通过采用分层开挖、上下层错距压实法,有效解决湖岸
概述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结构性能特征,讨论了纳米材料作为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在航空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模型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沉降预测。针对灰色GM(1,1)模型要求原始实测数据是等时距的特点,采用分段线性插值法将实测数据转化为等时距数据,建立路基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