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42岁,因腰椎手术后左下肢肿痛5d,血管彩超检查提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于2014年2月23日入院,行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置入术,术后给予抗凝、溶栓5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4 ml/次,2次/d,静脉泵入尿激酶20万单位/次,4次/d)并桥接华法林钠片抗凝(INR 2.0~ 3.0或PT 20 ~ 30 s)治疗,左下肢肿胀消
【机 构】
: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血管内分泌外科,710032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血管内分泌外科,710032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血管内分泌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2岁,因腰椎手术后左下肢肿痛5d,血管彩超检查提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于2014年2月23日入院,行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置入术,术后给予抗凝、溶栓5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4 ml/次,2次/d,静脉泵入尿激酶20万单位/次,4次/d)并桥接华法林钠片抗凝(INR 2.0~ 3.0或PT 20 ~ 30 s)治疗,左下肢肿胀消退,转骨科继续治疗时(IVCF置入6d后)突发胸闷、气短、心跳呼吸骤停,血氧饱和度急剧降低(71%),经心肺复苏约60 min后心跳恢复,转入ICU进一步呼吸机维持治疗,恢复自主呼吸.经CTPA检查证实双肺动脉及分支多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图1),下腔静脉彩超证实IVCF无异常,滤器近端下腔静脉无血栓.患者在我院ICU经抗凝、呼吸机辅助呼吸、扩张支气管、改善心肌血供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电话随访7个月,患者生活自理,活动后左下肢肿胀,无胸闷气短,可胜任办公室工作。
其他文献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采用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5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胃间质瘤患者共53例,其中男22例,女31例;年龄(60±9)岁;肿瘤位于胃下1/3区13例,胃中1/3区21例,胃上1/3区19例.患者术前均行胃镜、超声胃镜及CT检查提示胃占位,并排除肝、肺等远处转移。
目的 评价和比较经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性手术治疗肝脏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3年1月收住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肝脏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3例患者,其中41例行经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112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短,但差异无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出血是其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引起出血的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如果处理不当,常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需严加防范和妥善处理.我院1998年10月至2012年6月共行PD 462例,发生术后出血25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血浆微小RNA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本研究首先对30例胃癌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人群血浆中的15种微小RNA(miR-1、miR-106a、miR-106b、miR-17-5p、miR-20a、miR-21、miR-221、miR-27a、miR-34、miR-376c、miR-378、miR-423-5p、miR-451、miR-486、miR-74
目的 探讨腔内治疗中髂动脉破裂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2004年6月至2013年7月,在施行腔内治疗过程中共发生髂动脉破裂病例12例;其中球囊扩张引起的5例,由导管导丝穿破引起的4例,支架移植物输送鞘损伤1例,支架末端刺破血管(迟发)1例,双腔取栓管回拉损伤1例.发生于髂总动脉4例,发生于髂外动脉者8例.结果 4例导管导丝相关性血管破裂均治愈;5例球囊扩张后血管破裂,经行球囊封堵及覆膜支架置入后均
胆石性肠梗阻是胆系结石的少见并发症,发生率约占肠梗阻的1.15% ~ 3%[1-2].本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据文献报道其误诊率为50%[3].我们分析胆石性肠梗阻的术前影像学资料,探讨螺旋CT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分析2000-2013年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15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本组患者15例,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龄53 ~ 87岁,中位年龄66.4岁。
目的 探讨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与呼吸道症状相关性.方法 2009年1-12月在胃食管反流中心收集HH住院患者,分别对其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诊治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在362例胃食管反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中,196例有HH(54.1%),其中132例有呼吸道症状,64例无呼吸道症状,结果显示HH与呼吸道症状有
患者女,42岁,因反复右上腹痛2年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肝脾及肿块,墨菲征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B超检查提示: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显示段不扩张,肝胰脾肾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未见异常,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血凝正常。
目的 探讨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凝血因子与抗凝蛋白水平对评估其患病风险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采用一期凝固法、发色底物法,检测76例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VTE组)和81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的凝血因子活性(FⅡ、FⅤ、FⅦ、FⅧ、FⅨ、FⅩ、FⅪ、FⅫ),抗凝蛋白(antithrombin activity) AT、PC活性. 结果 (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当今老龄化社会不可忽视的严重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包括冠心病、颅内外血管硬化性疾病、下肢缺血等.因动脉闭塞引起的下肢缺血,不仅是导致老年人截肢的首要病因,也是全身动脉硬化严重程度的警示.因此,下肢动脉闭塞绝不仅仅是一条肢体的问题,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多种危险因素的持续存在,动脉硬化呈进行性发展,难以治愈,导致全身重要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