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经济目标向物质成果转化的场所。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的重视。只有保证现场的各项施工生产活动能高效地、有秩序地进行,才能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和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建筑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内部不断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向,现代企业制度不仅看重经营,更是向管理要效益。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 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的需要, 是促进建筑业精神文明建设, 树立建筑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对促进建筑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进而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 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施工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建筑施工,其工作主要体现在施工现场管理上。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经营状况。
2、施工现场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可靠保证。任何一项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牢牢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紧紧依靠抓好施工现场管理,采取先进科学、文明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法,确保建设工程有一个好的工程质量。只有一流的施工管理,才能塑造一流的工程质量,也才能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
3、施工现场管理是安全施工的有效保证。只有把安全生产工作搞好了,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4、施工现场管理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建筑施工企业追求的关键目标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施工现场管理是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环境,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现场各种材料、物资和设备的管理和合理利用,通过各个方面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才能保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5、 施工现场管理是树立施工企业外部形象的重要标志。施工企业的外部形象是决定企业發展和壮大的重要前提,施工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生产管理秩序,全面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和安全生产设施的到位,文明整洁的施工现场环境,紧张有序的施工生产安排,都是施工企业外部形象的重要体现。
二、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的技术措施
1、 严把工程质量关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直接与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环境息息相关,也是整个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应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关键,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认真进行图纸汇审。施工图纸凝聚了设计人员的大量心血,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审阅,从平面、立面、剖面到各建筑大样,从各层的结构配筋图,都应系统有联系地对照负责,将不清楚、有疑问和不合理的地方记录下来,汇同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和建设方领导一起进行细致的汇审,对图纸进行必要的、集思广益的修改,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工前认真审查施工队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主要的施工方案及方法,制定施工进度计划、详细计算施工机械、劳动力用量、主要材料用量、设计总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对于工程较为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结构,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对方案应该认真审阅,对不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方案作出必要的修改,使工程的施工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确保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
(3)严把材料关。目前投机商多,伪劣产品多,一些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其产品质量多半是不合格的,有的甚至是劣质的。就是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材料厂,其中有些厂家的产品质量也是不合格的,这些不合格的建筑产品充斥着建筑材料市场。材料购销中,运到现场的材料、配件与订货前的样品不符是经常遇到的事。在材料质量控制方面要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性能、材料抽样、试验方式和施工要求。主要装修和建设配件到货后应及时开箱检验、不合要求,应及时更换或退货。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料化验单,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总之,严格把好材料关,绝不能让不合格材料用在工程中。
(4) 勤检查,严管理。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做到勤和严," 勤" 就是深入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工作面,按图纸的材料、规格作认真、细致的检查和验收。和施工队的技术人员一起,解决工地的实际问题。
2、 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工程成本和进度的管理与控制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与成本进度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首先要正确使用材料和机械,合理节约材料,材料要按照施工图预算中的材料消耗量计算确定,尽可能降低材料的损耗率,要采取限额领料,目标到班组,利益到个人,对进场机械要根据施工进度正确的调配,要定人定机定岗,要避免机械设备的闲置,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还要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要求,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的施工管理方法加强研究,将新的内容与传统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弄清楚它们的优缺点,使用范围,存在哪些风险,这些风险与收益对比是否值得采用。这些新的内容在技术上还存在哪些不足,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措施,材料、人工、机械消耗是否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保证施工成本永远走在先进的行列。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安全是保障
首先,应加强上岗职工的安全教育。要对所有工种都以一些事故易发环节为重点进行教育,严格岗前培训教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对特殊工种,要进行严格的技能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通过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其次,还应加强施工现场设备和环境管理。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和管理目标责任制,严格制定各种操作规程、安全保障和维护保养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况,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还应建立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加强对废水、废物、粉尘、噪声、有害气体的管理,尽量将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再次,必须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安全检查应定期组织进行,及时填写安全检查评分表,并做好有关安全问题和隐患记录,建立安全检查档案。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安全检查时及时消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总之,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在施工现场改善人、材料、机械以及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合同履行率,确立企业信誉及保证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姚旭生. 浅析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J]. 科技资讯. 2009(15)
[2] 祝浩炳,刘立军. 建筑施工企业现场优化管理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30)
[3] 曾敏健. 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分析[J]. 知识经济. 2010(09)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建筑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内部不断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向,现代企业制度不仅看重经营,更是向管理要效益。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 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的需要, 是促进建筑业精神文明建设, 树立建筑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对促进建筑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进而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 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施工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建筑施工,其工作主要体现在施工现场管理上。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经营状况。
2、施工现场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可靠保证。任何一项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牢牢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紧紧依靠抓好施工现场管理,采取先进科学、文明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法,确保建设工程有一个好的工程质量。只有一流的施工管理,才能塑造一流的工程质量,也才能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
3、施工现场管理是安全施工的有效保证。只有把安全生产工作搞好了,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4、施工现场管理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建筑施工企业追求的关键目标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施工现场管理是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环境,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现场各种材料、物资和设备的管理和合理利用,通过各个方面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才能保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5、 施工现场管理是树立施工企业外部形象的重要标志。施工企业的外部形象是决定企业發展和壮大的重要前提,施工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生产管理秩序,全面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和安全生产设施的到位,文明整洁的施工现场环境,紧张有序的施工生产安排,都是施工企业外部形象的重要体现。
二、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的技术措施
1、 严把工程质量关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直接与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环境息息相关,也是整个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应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关键,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认真进行图纸汇审。施工图纸凝聚了设计人员的大量心血,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审阅,从平面、立面、剖面到各建筑大样,从各层的结构配筋图,都应系统有联系地对照负责,将不清楚、有疑问和不合理的地方记录下来,汇同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和建设方领导一起进行细致的汇审,对图纸进行必要的、集思广益的修改,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工前认真审查施工队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主要的施工方案及方法,制定施工进度计划、详细计算施工机械、劳动力用量、主要材料用量、设计总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对于工程较为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结构,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对方案应该认真审阅,对不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方案作出必要的修改,使工程的施工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确保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
(3)严把材料关。目前投机商多,伪劣产品多,一些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其产品质量多半是不合格的,有的甚至是劣质的。就是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材料厂,其中有些厂家的产品质量也是不合格的,这些不合格的建筑产品充斥着建筑材料市场。材料购销中,运到现场的材料、配件与订货前的样品不符是经常遇到的事。在材料质量控制方面要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性能、材料抽样、试验方式和施工要求。主要装修和建设配件到货后应及时开箱检验、不合要求,应及时更换或退货。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料化验单,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总之,严格把好材料关,绝不能让不合格材料用在工程中。
(4) 勤检查,严管理。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做到勤和严," 勤" 就是深入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工作面,按图纸的材料、规格作认真、细致的检查和验收。和施工队的技术人员一起,解决工地的实际问题。
2、 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工程成本和进度的管理与控制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与成本进度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首先要正确使用材料和机械,合理节约材料,材料要按照施工图预算中的材料消耗量计算确定,尽可能降低材料的损耗率,要采取限额领料,目标到班组,利益到个人,对进场机械要根据施工进度正确的调配,要定人定机定岗,要避免机械设备的闲置,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还要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要求,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的施工管理方法加强研究,将新的内容与传统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弄清楚它们的优缺点,使用范围,存在哪些风险,这些风险与收益对比是否值得采用。这些新的内容在技术上还存在哪些不足,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措施,材料、人工、机械消耗是否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保证施工成本永远走在先进的行列。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安全是保障
首先,应加强上岗职工的安全教育。要对所有工种都以一些事故易发环节为重点进行教育,严格岗前培训教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对特殊工种,要进行严格的技能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通过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其次,还应加强施工现场设备和环境管理。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和管理目标责任制,严格制定各种操作规程、安全保障和维护保养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况,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还应建立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加强对废水、废物、粉尘、噪声、有害气体的管理,尽量将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再次,必须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安全检查应定期组织进行,及时填写安全检查评分表,并做好有关安全问题和隐患记录,建立安全检查档案。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安全检查时及时消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总之,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在施工现场改善人、材料、机械以及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合同履行率,确立企业信誉及保证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姚旭生. 浅析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J]. 科技资讯. 2009(15)
[2] 祝浩炳,刘立军. 建筑施工企业现场优化管理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30)
[3] 曾敏健. 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分析[J]. 知识经济.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