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79例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113个牙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牙髓牙周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经2 年观察,有效率为81.1%。结论: 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能使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患牙得到有效保留。
关键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1-0094-01
牙髓联合病变是指成年患者牙周组织和牙髓组织均发生病变,且病变相关联,使牙齿受到双重实质性损害。牙周组织和牙髓组织在解剖学方面是互相联系的,两者的感染和病变可相互影响,导致联合病变的发生。由于多发生于后牙且病情较为复杂,使得治疗困难,过去因治疗方法受限,导致许多患牙无法保留而拔除。本文通过对79 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患者,找出其原发病变,根据病变的来源,综合处理牙周、牙髓两方面的病变,尽可能地消除感染,保留患牙,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一般临床资料
临床上收集79例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共3个患牙其中男性47例72个患牙,女性32例41个患牙,年龄32~69岁。牙位分布:前磨牙28个,磨牙85个。
2、诊断标准
牙髓炎及根尖周病继发牙周病: 曾有牙髓炎症状,如自发痛、夜间痛,仅病变牙有深牙周袋或根分叉病变,邻牙的牙周基本正常或病变轻微。牙周病继发牙髓病: 患牙近期出现牙髓炎症状; 未见明显的牙体硬组织疾病; 并有深达根尖区的牙周袋或较为严重的根分叉病变; X 线片示患牙有明显的牙周组织破坏。牙周病变与牙髓病变并存: 两者发生于同一牙齿,各自为独立病变。
3、治疗方法
主要根据牙周情况检查,X 线检查,牙 关系检查及临床症状而定。对牙体完整,无龋坏及其它牙体缺损,牙齿有自发痛,冷热刺激痛或轻度叩痛,温度试验呈弱阳性,牙龈炎症明显,颜色较红,部分伴有牙龈牙周脓肿,轻中度牙周袋形成,X 线示轻中度牙槽骨吸收,表现为急性牙周炎伴有亚急性牙髓炎患者,可单纯进行牙周系统治疗,保存活髓。而对于急性牙周炎同时伴有急性牙髓炎,自发性疼痛,冷热刺激痛较重,并伴有咬合痛和叩痛明显者在做牙周系统治疗的同时,应开髓失活,方可收到较好疗效[1]。 对 79例患者根据以上治疗原则分为两组,一组行单纯牙周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调袋内壁刮治,局部冲洗上药等,并配合全身用药。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 年复查。另一组在行牙周系统治疗的同时进行牙髓失活治疗。
4、疗效评价
治疗2年后复查显效:主观症状消失,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接近或恢复到正常值,牙周探诊无出血,X线片显示牙槽骨有重建,根尖周病变已消失或基本消失。好转:主观症状减轻,牙周袋变浅,牙周探诊无出血,咀嚼功能有一定改善,X线片显示原有病变未见明显改变无效:主观症状加重,牙周袋加深,不能行使咀嚼功能,X线片显示骨吸收破坏区扩大。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为有效率。
5、结果
79 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13 颗牙经综合治疗后随诊 2 年,其有效率为 89%。
6、讨论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指同一个牙并存着牙周病变和牙髓病变,且相互融合连通。感染可源于牙髓,也可源于牙周,或二者独立发生,但是相通的。牙周炎和牙髓炎的发病因素和病理过程虽不完全相同,但都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因此,二者的感染可以相互影响和扩散,导致联合病变的发生[2]。除了有根尖孔处相通,牙周病变还可以通过牙颈部暴露的牙本质小管、根分叉和根旁侧的副管影响牙髓组织。牙髓病变也可通过侧副根管或根尖孔感染牙周组织[3]。在临床中一般分为原发性牙周病继发牙髓病、原发性牙髓病继发牙周病及牙周牙髓联合疾病。但两种疾病症状往往交错在一起,对其病因来源的确定有时较为困难。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疗程较长。简单的牙髓或牙周治疗难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因此在治疗时,应尽可能找出病源,综合处理牙周牙髓两方面的病灶,消除感染源[4]。诊断病源对患牙的预后非常重要,也是判断患牙能否保留的重要依据。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牙周病损的预后。对于原发于牙髓病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因牙髓炎症状就诊较早。若病程短,牙周组织破坏范围小,可能仅仅经过彻底的根管治疗,而不用行牙周治疗,牙周病变即可恢复,疗效最好。若病程长,牙髓感染组织造成牙周组织破坏严重,松动度达Ⅱ度以上者,行根管治疗同时配合完善的牙周治疗,疗效较好。
本文观察表明,随时间的延长有疗效下降的趋势,牙周治疗不完善,治疗不及时,多数患者将失去治疗的时机,从而使病变变得复杂棘手,难以治愈,效果甚差。本文通过对79例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采用包括完善的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的联合治疗的观察,总的有效率达到88.5%,在临床上更多地保存了此类患牙。同时,也观察到患牙的病程长,牙周病变较严重者,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为提高这类患牙的保存率,需采取定期的牙周洁治、刮治、牙周袋上药及调矜等牙周基础治疗外,大多需要采取进一步的牙周翻瓣术等牙周手术治疗,导致疗程长,治疗比较复杂,治疗费用也相对比较高,患者的配合程度对临床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在临床上需拔除患牙的病例,大多是患者不配合或放弃治疗所致。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除必须进行包括完善的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的联合治疗外,对于牙周病变严重者,还需取得患者的配合,坚持定期的牙周检查与治疗。现研究进行牙周和牙髓的综合治疗,并配合选用有效可靠的抗生素,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坤.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综合治疗的探讨[J]. 吉林医学,2014,05:1036.
[2]张爽. 综合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46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9:196.
[3]刘国良,黄孝庆,刘渝. 79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07:768-769.
关键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1-0094-01
牙髓联合病变是指成年患者牙周组织和牙髓组织均发生病变,且病变相关联,使牙齿受到双重实质性损害。牙周组织和牙髓组织在解剖学方面是互相联系的,两者的感染和病变可相互影响,导致联合病变的发生。由于多发生于后牙且病情较为复杂,使得治疗困难,过去因治疗方法受限,导致许多患牙无法保留而拔除。本文通过对79 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患者,找出其原发病变,根据病变的来源,综合处理牙周、牙髓两方面的病变,尽可能地消除感染,保留患牙,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一般临床资料
临床上收集79例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共3个患牙其中男性47例72个患牙,女性32例41个患牙,年龄32~69岁。牙位分布:前磨牙28个,磨牙85个。
2、诊断标准
牙髓炎及根尖周病继发牙周病: 曾有牙髓炎症状,如自发痛、夜间痛,仅病变牙有深牙周袋或根分叉病变,邻牙的牙周基本正常或病变轻微。牙周病继发牙髓病: 患牙近期出现牙髓炎症状; 未见明显的牙体硬组织疾病; 并有深达根尖区的牙周袋或较为严重的根分叉病变; X 线片示患牙有明显的牙周组织破坏。牙周病变与牙髓病变并存: 两者发生于同一牙齿,各自为独立病变。
3、治疗方法
主要根据牙周情况检查,X 线检查,牙 关系检查及临床症状而定。对牙体完整,无龋坏及其它牙体缺损,牙齿有自发痛,冷热刺激痛或轻度叩痛,温度试验呈弱阳性,牙龈炎症明显,颜色较红,部分伴有牙龈牙周脓肿,轻中度牙周袋形成,X 线示轻中度牙槽骨吸收,表现为急性牙周炎伴有亚急性牙髓炎患者,可单纯进行牙周系统治疗,保存活髓。而对于急性牙周炎同时伴有急性牙髓炎,自发性疼痛,冷热刺激痛较重,并伴有咬合痛和叩痛明显者在做牙周系统治疗的同时,应开髓失活,方可收到较好疗效[1]。 对 79例患者根据以上治疗原则分为两组,一组行单纯牙周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调袋内壁刮治,局部冲洗上药等,并配合全身用药。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 年复查。另一组在行牙周系统治疗的同时进行牙髓失活治疗。
4、疗效评价
治疗2年后复查显效:主观症状消失,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接近或恢复到正常值,牙周探诊无出血,X线片显示牙槽骨有重建,根尖周病变已消失或基本消失。好转:主观症状减轻,牙周袋变浅,牙周探诊无出血,咀嚼功能有一定改善,X线片显示原有病变未见明显改变无效:主观症状加重,牙周袋加深,不能行使咀嚼功能,X线片显示骨吸收破坏区扩大。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为有效率。
5、结果
79 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13 颗牙经综合治疗后随诊 2 年,其有效率为 89%。
6、讨论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指同一个牙并存着牙周病变和牙髓病变,且相互融合连通。感染可源于牙髓,也可源于牙周,或二者独立发生,但是相通的。牙周炎和牙髓炎的发病因素和病理过程虽不完全相同,但都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因此,二者的感染可以相互影响和扩散,导致联合病变的发生[2]。除了有根尖孔处相通,牙周病变还可以通过牙颈部暴露的牙本质小管、根分叉和根旁侧的副管影响牙髓组织。牙髓病变也可通过侧副根管或根尖孔感染牙周组织[3]。在临床中一般分为原发性牙周病继发牙髓病、原发性牙髓病继发牙周病及牙周牙髓联合疾病。但两种疾病症状往往交错在一起,对其病因来源的确定有时较为困难。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疗程较长。简单的牙髓或牙周治疗难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因此在治疗时,应尽可能找出病源,综合处理牙周牙髓两方面的病灶,消除感染源[4]。诊断病源对患牙的预后非常重要,也是判断患牙能否保留的重要依据。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牙周病损的预后。对于原发于牙髓病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因牙髓炎症状就诊较早。若病程短,牙周组织破坏范围小,可能仅仅经过彻底的根管治疗,而不用行牙周治疗,牙周病变即可恢复,疗效最好。若病程长,牙髓感染组织造成牙周组织破坏严重,松动度达Ⅱ度以上者,行根管治疗同时配合完善的牙周治疗,疗效较好。
本文观察表明,随时间的延长有疗效下降的趋势,牙周治疗不完善,治疗不及时,多数患者将失去治疗的时机,从而使病变变得复杂棘手,难以治愈,效果甚差。本文通过对79例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采用包括完善的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的联合治疗的观察,总的有效率达到88.5%,在临床上更多地保存了此类患牙。同时,也观察到患牙的病程长,牙周病变较严重者,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为提高这类患牙的保存率,需采取定期的牙周洁治、刮治、牙周袋上药及调矜等牙周基础治疗外,大多需要采取进一步的牙周翻瓣术等牙周手术治疗,导致疗程长,治疗比较复杂,治疗费用也相对比较高,患者的配合程度对临床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在临床上需拔除患牙的病例,大多是患者不配合或放弃治疗所致。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除必须进行包括完善的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的联合治疗外,对于牙周病变严重者,还需取得患者的配合,坚持定期的牙周检查与治疗。现研究进行牙周和牙髓的综合治疗,并配合选用有效可靠的抗生素,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坤.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综合治疗的探讨[J]. 吉林医学,2014,05:1036.
[2]张爽. 综合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46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9:196.
[3]刘国良,黄孝庆,刘渝. 79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07:76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