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产业从成长期迈向成熟期

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zj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新成果、新技术层出不穷,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此次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推动各行业进行深刻反思和优化升级。同时,疫情还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与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潜在需求、新产品、新服务也在不断涌现。
  在此背景下,智能企业面临着哪些困难与危机?进入后疫情时代,智能化行业又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在近日举行的2020中国智能产业论坛(下称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以此为题,在论坛上进行了解读。
  智能产业成为核心增长点
  當前,全球范围的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各国都面临着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而中国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遏制了疫情,还快速、平稳、有序地实现了复工复产,成为疫情以来第一个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其中,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疫情监测、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和场景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次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广泛应用,对促进各国经济稳定、推动国际抗议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所谓危中有机,后疫情时代,智能产业正成为核心增长点。赵志耘认为,智能产业正面临两大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传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显著加快。
  麦肯锡曾做过一个统计,仅今年3、4两个月,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应用便实现了相当于疫情前5年时间的进度。Dresner咨询公司面向全球企业做了一项调查显示,49%的企业启动了新的商业智能和数据分析类项目,或者加快推进已经部署的同类项目。
  单从国内来看,近年来在自动化改造方面较为积极的制造企业,普遍取得较好的复工复产效果(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的企业)。家电巨头格兰仕集团,在2月10日便实现了复工,初期员工返岗率约70%。尽管仍有缺位,但依托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的密切配合,散布其间的数百名员工几乎做到了只需投料就可完成产品制造的程度。华为抢建5G网络、AI辅助新冠诊断、AI热成像人体测温监控、AI药物筛选和加速新药开发、5G+远程会诊、welink视频系统等通信基础设施,在武汉疫情严重期间大大提升了医疗、抗疫的工作效率。江西联通提供远程设备管控服务,实现设备网络化与智能化管控,让企业管理及操作人员在远端即可随时监控数据、跟踪设备、预测故障,并进行设备控制、管理能源等以往在现场才能完成的操作。
  “这些应用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工人无法返厂的难题,还减小了车间里疫情传染的风险,并帮助企业显著优化生产成本。”赵志耘称。
  第二个机遇是非接触式服务和快速响应等需求的激增,催生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支撑的新兴业态快速增长。
  赵志耘介绍,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催生出“宅经济”,中国“宅经济”用户规模迅速上亿,涉及行业从外卖、网购、生鲜电商、上门服务,扩展到在线医疗、移动直播、社交等领域。随之而来的人脸识别、智能诊断、应急管理、安防监控、金融服务、智能配送、无人值守、物流运输等行业的无接触式新兴业态快速衍生和增长。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中国无人零售市场有望突破657.4亿元。
  赵志耘指出,疫情还按下了智能教育、智能医疗与康养等行业发展的加速键,这些行业主要业务增长速度远超去年同期水平。截至2020年3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4.23亿,占到全部网民数量的46.8%。
  疫情期间,人工智能在诊前、诊中、诊后全阶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诸多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服务量和新增用户数都达到了历史新高。截至2月5日,丁香医生在线问诊平台用户环比增幅高达215.32%,问诊量环比增幅达134.91%;好大夫在线在1月20日—4月12日近3个月期间,高峰时段日均在线问诊需求量增长648%,新注册患者数增长350%。
  从成长期迈向成熟期,政企需共同努力
  据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底,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到3341家,融资金额为276.3亿美元,占全球融资总额的35.2%。2019年的统计信息显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资本投资正逐步向后期推移,智能应用更加深化。
  “这标志着中国智能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从成长期迈向成熟期的关键阶段。在这样的关键阶段,疫情为智能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赵志耘称。对于相关企业接下来的发力点,她提出四点建议。
  首先,深刻把握场景需求,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确保智能产业发展的技术供给。此次疫情中,诸如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服务机器人、新药研发等各种各样的场景,都反过来对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下一步,企业应着力围绕这些重点场景的实际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在实际场景应用中实现对核心算法和关键技术的持续优化与迭代,推动视频识别、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技术快速成熟。
  其次,促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5G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以满足智能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中对技术特性的多样化需求。赵志耘指出,疫情中,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态势愈加深化。其中,大数据为实现疫情智能监测与预警提供数据基础;区块链有助于实现公共卫生数据的安全有序共享、实现各类疫情信息的可追溯性,避免数据造假和虚假信息;5G则是进行大规模高密度数据采集,实施超低时延远程会诊、智能监护和在线手术,为召开大容量高并发的在线会议提供网络基础。下一步,企业应着力促进新兴技术的有效集成应用,推动其形成充分的优势互补效应。
  同时,深刻理解新基建内涵,加强人工智能有关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为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算力、数据和信息传输基础。疫情初期,以华为、百度、阿里、腾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就向社会免费开放算力、算法和相关数据资源。不仅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研攻关提供了必要支撑,还有效促进了大量人工智能技术成果扩散和转化应用。
  “借新基建契机,企业应着力以市场规律为主导,赋能应用为抓手,加强对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项目的统筹力度,确保这些基建工程的整体性和兼容性,特别是要探索多元协同的资本引入方式,避免资源能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政府方面也应进一步支持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平台,为工业、医疗等行业应用提供高质量的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以及云服务平台等。”赵志耘建议。


  此外,强化人工智能治理,确保智能产业发展趋向有序化、规范化。随着智能产品和服务日益普及,技术伤人、恶意操控、生物特征安全、恶意篡改诋毁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引发的社会问题持续显露。疫情中,虚假信息传播导致的安全恐慌,健康码的普及、大规模数据采集使得人们更加担忧个人信息被泄露、滥用和盗用等。
  “面对智能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既要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适时破除阻碍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瓶颈,又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安全可控、隐私保护等为最低标准,加强对智能行业发展的规范引导。”赵志耘说。
其他文献
读者询问:如果不出示任何公告就挖地,是否属于强占?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找谁反映?咨询台为您答复:你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
期刊
以往7月是会展业淡季,广州的各大会展场馆今年7月却已排满档期。“停摆”半年之久,广州主要会展场馆纷纷迎来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线下展会。记者了解到,自从6月作为广州疫情后首展的广州国际防疫物资展览会(以下简称广州防疫物资展)在保利世贸展馆举办后,广州的会展业正式重启,并逐步进入常态化。  日前,广州市贸促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防疫物资展的举办犹如加快广州会展业复
日前,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发布《2019中国互联网群体经济用户与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大量的单身人口形成了万亿元级的单身经济,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  单身经济成蓝海  单身经济,也称一个人经济,是指由单身人群非常注重生活质量,崇尚高消费生活而带来的商机。  经济学家麦卡锡于2001年在世界经济类权威杂志《经济学人》上首次提出“单身女子经济”的概念——她们是广告业、出版业、
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应用微机管理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控制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微机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样在机务段机车检修管理中应
6月28日,《2020中国留学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与会专家对留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解析。  今年是《中国留学白皮书》连续发布的第6年,新东方前途出国联合新东方留学考试、新东方欧亚教育、斯芬克国际艺术教育与全球领先的支付公司Visa、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Kantar(凯度)共同打造权威数据报告,用科学的数据呈现中国留学群体全貌。  通过6年数据对比可知,教育水平仍
目的对临床病理技术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7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临床病理技术(细胞块与免疫组化染
目的总结宫颈癌患者合并梅毒护理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妇瘤外科收治的宫颈癌合并梅毒住院患者34例。结果我科住院拟手术治疗患者宫颈
论述补土思想与真武汤临证运用之间的关系。通过探讨中医及哲学古典著作阐述补土思想的理论内涵,并分析《伤寒论》中真武汤的基本方义及临床运用要点,讨论水液代谢及补土理论
淡水小龙虾的高效养殖技术主要就是以提升水产量养殖综合质量为关键,从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出发,对淡水小龙虾高效养殖技术进行优化制定方案,提升淡水小龙虾的综合养殖质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