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燕雀各守其志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gua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胜少时一句“苟富贵,无相忘”引来同伴的嘲笑,然后有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燕雀知道鸿鹄之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鸿鹄一定要知道燕雀之志,毕竟组织中需要中流砥柱,也需要流沙击楫。陈胜后来没有做到“苟富贵,无相忘”的承诺,过去的患难兄弟找到他后却因为言语不当而被杀掉。从这一点上说,陈胜这只“鸿鹄”并不了解“燕雀”之志,也就做不好人力资源管理,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鸿鹄安知鸿鹄之志
  李开复在《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里记录了他和星云大师的一段对话:
  “开复,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
  大师笑而不语,沉吟片刻:“这样太危险了!”
  “为什么?我不明白!”
  “我们人是很渺小的,多一个我、少一个我,世界都不会有增减。你要‘世界因我不同’,这就太狂妄了!什么是‘最大化影响力’呢?一个人如果老想着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你想想,那其实是在追求名利啊!问问自己的心吧!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
  这段对话发生在李开复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影响世界百大人物”之后的几个月,那时他知道自己罹患淋巴癌,正感叹老天的不公。
  读到这里,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庄子·逍遥游》里的画面:鹏往南方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北海。但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这段故事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子也得出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结论。燕雀的确不知鸿鹄之志,但鸿鹄就懂得鸿鹄之志吗?
  作为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我欣赏公司里有鸿鹄之志的中流砥柱,也着实为他们担忧,他们何尝不是在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呢?有鸿鹄之志固然可喜可贺,但有几个人真正知道鸿鹄之志的本质呢?
  《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鸿鹄”和“燕雀”都达不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不是真正的“逍遥游”。大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风力,御风而行的列子也同样“有待”,无法实现真正的逍遥游。“世界因我不同”作为励志口号可以,但这样的“鸿鹄”并不懂真正的鸿鹄之志。
  读《庄子》,有人读出消极的味道,我却读出了儒家的精进和佛家的洒脱。
  鸿鹄之志就是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真正的鸿鹄之志如大鹏展翅,明知并不自由,不是逍遥游,但仍自得其乐,“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论语·宪问》中记载:子路在鲁国都城的外门过夜。早晨开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那人?说:“就是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吗?”不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星云大师笔下的狂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是“乐天、知命、无忧”。
  鸿鹄之志更是佛家的“随缘不忘精进,精进不忘随缘”。星云大师继续对李开复说:“人生难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变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不要想改变世界”不是“不要改变世界”,而是量力而为;量力而为的前提是“把自己做好”。这不正是庄子的“心斋”和“坐忘”吗?《庄子·养生主》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但庄子不是不让大家追求知识,而是做什么事都不要绝对化,要适可而止。永远有你达不到的东西,又何必苛求?
  可惜的是,多数“鸿鹄”只知道鸿鹄之志的A面——“绝云气、负青天”的大展宏图,而不知道其B面——真正的逍遥游只能是精神自由和天人合一的精神逍遥游。
  鸿鹄安知燕雀之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在招聘工作中,我迷茫过。面对以“离家近点儿、工作闲点儿”为理想的应聘者,我无语了。“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他们眼里是地道的歪理邪说,职业生涯设计连空中楼阁都不是,他们看都不会看一眼。在他们眼里只有薪水、双休日、不加班……但作为制造型企业,不想当元帅的员工不可或缺!
  燕雀可以不知道鸿鹄之志,但鸿鹄必须要知道燕雀之志。
  庄子说:“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小鸟又知道什么呢?”但是并没有看不起蝉和小斑鸠这对小虫、小鸟,鸿鹄只有懂得了鸿鹄之志才能真正懂得燕雀之志。
  还是继续品鉴《逍遥游》吧。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鸿鹄”和“燕雀”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庄子说的“小大之辩”:论逍遥,它们都达到了飞行的极限,已经是至乐;论不自由,它们都要依靠外力,都是“有待”。
  有人说,中国的企业家就是一群为中国利益拉磨的驴,因为他们的鸿鹄之志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即使他们创造的财富已远远超出所能享受的范围,但他们永不停息。在许多员工眼里,就像大鹏鸟要飞到南海一样不可思议。论逍遥,李开复“世界因我而不同”的快乐和普通员工“老婆孩子热炕头儿”的快乐是一样的;论局限性,李开复未能实现“影响力最大化”和普通员工因为迟到被扣五十元奖金的本质也是一样的,无非是庄子的“小大之辩”。
  我的一位MBA同学说:“创业之初招聘很困难,没资金、没项目,只能和应聘者谈理想,但认同者寥寥。公司有所起色,想培养一些年轻人,给他们一些锻炼机会,但他们并不买账,认为这样会影响他们的业余生活。如果我给人打工时遇到这样的老板,一定会加倍珍惜,因为机会比金钱重要得多!后来我才明白:鸿鹄一定要知道燕雀之志!不是每个人都想成为企业家,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也不一样,你的眼里事业重于一切,他的眼里可能是家庭或者业余生活重于一切,鸿鹄没有资格让燕雀也有一样的志向。只要能完成本质工作,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也是好士兵。于是,我们做职业生涯设计时要因人而异,不要求每个人千篇一律,而是让有鸿鹄之志者担当重任,让有燕雀之志者安居乐业!”
  管子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对于大多数打工者来说,眼前的利益比鸿鹄之志现实得多。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们欣赏这种大丈夫,但企业里这种大丈夫只是少数。如果承认管理基于人性,那么管理者就不能要求每位员工都有鸿鹄之志,相反鸿鹄还要知燕雀之志,让“燕雀们”乐在其中。
  责编/齐向宇
其他文献
大嘴巴在给小朋友们邮寄样刊的时候,和很多快递合作过,有中通、圆通、申通、百世匯通等。但给大嘴巴印象最深的,是申通的送快递的小伙子。  那个小伙子姓李,大家都称呼他“小李”。他人很憨厚,也很亲切,每次收发快递都到办公室里,还帮忙打包。所以各个科室有了要发走的快递都打电话招呼小李过来取件。他收费也不高,有时候超出几两,他就按照首重收钱,然后憨憨地一笑:“就这样吧,下次再说。”  有一年,大嘴巴从网上给
期刊
当前我国正在向经济新常态方向转变,“创新驱动”成为引领新常态的主旋律。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有一种人际之间良性互动、文明健康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这是确保经济新常态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然而形势实难令人乐观,如近年来我国造假售假之类的事件频频发生、屡禁不止,以致形成了彼此互害的社会风气。从文化角度看,这类现象的根源可归结为国人对传统人际金律和善恶因果观念的淡忘和漠视。  不可背离人际金律  近些年
漫步于南京市的北京西路,一栋栋的民国建筑扑面而来,这里的每栋小楼,每座院落,每块砖,每片瓦仿佛都有诉说不尽的故事.在路的尽头,有一座二层的精致小楼,楼下的小操场上一群孩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学习钢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学琴热潮。而当下,面对如此多的辅导班或培训中心,我们又将如何选择?本文笔者以钢琴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修养展开论述,力求使钢琴教师从自身修养到钢琴教学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钢琴教师 素质 修养  【分类号】J624.1-4;G451  教师这一职业被称之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肩负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钢琴教
自从张爱玲的《金锁记》问世以来,就被各方评论家称为其杰出的代表作.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说:“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猎人日记
HE染色切片存放时间久远便会产生组织颜色褪变现象。陈旧HE染色切片的重染常遇到胞核难着色、染色对比差、组织易脱片的缺点。作者尝试用碱盐溶液处理,对135例陈旧HE染色示教切片进
摘要:随着老年人人口比重的加大,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成出不穷,老年人犯罪便是其中之一。对于老年人犯罪是否应判处死刑,是否应从轻处理,对此问题,我们目前研究仍然较为薄弱。本文联系中国古代的一些做法与他国实践,从历史和实证角度分析认为,在目前中国,我们对待老年人犯罪应采取从宽的态度,对其不应适用死刑。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死刑适用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窝蜂”本为一个数量名短语,书面形式最早见于南宋,为某个人的绰号,在明代产生了比喻形容人们乱哄哄地说话或做事的意义,同时又有用一窝蜂代指明代的某种火箭,“一窝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很好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993年~ 1999年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48例 ,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另设对照组 30例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48例中 ,男 2 7例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