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探究式教学浅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u3696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实践,发现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对探究式教学有如下几个小招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1.运用故事、生活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
  生活走向化学,化学走向社会。在初三化学引言的教学中,我创设了如下情境:化学学的魅力之门,我们大家将从这里走进化学知识的王国,去探求化学知识的奥秘。引入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拼搏夺冠的情景,分析其中的化学知识,游泳——鲨鱼皮似的衣服与材料化学有关;游泳池与消毒有关;在讲化学是有用的时候,引入草船借箭的故事,煤矿防爆的措施,等等。
  正是这些情境的安排,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它们在学生的视觉中形成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动活泼的历史见证物,增强了学生对化学教学的探索欲望。
  2.通过实验、实验问题,创设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心理学认为,创设实验情境与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本质在于视觉形象与特定意义的结合,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思维激活,记忆强化。化学实验的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被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所感染,或者思维进入预定情境之中时,实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通过实验创设情境。
  实验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大大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产生的新信息要遵循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引发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在学习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先做瓶“吞”鸡蛋的实验和利用可口可乐瓶制作的气球实验。这些实验现象使学生不解,“瓶口小,鸡蛋怎么进去的呢?”带着这些疑问,学生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2)通过实验问题创设情境。
  实验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于实验问题本身,而且在于知识背景的铺垫,以及铺垫的技巧。只有当问题情境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紧密相连,并相互作用时,实验现象、探索规律,才能转化为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情境教学才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升华。
  如:“钠燃烧”教学,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燃烧一定要有氧气有关,等等。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燃烧不需要氧气,而有时候又需要氧气,燃烧跟哪些因素有关?演示实验时用点燃的镁带伸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要求大家观察集气瓶中现象,并提问:这说明什么?要想说明物体的燃烧与氧气无关。还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这说明上述提出的其他观点又应该设计哪些实验?正是这样一层一层的循序渐进,学生在实验的问题设计中得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设计中提高了探究能力,从而使化学的实验教学得到了升华。
  3.巧用各种偶发事件,出奇制胜。
  初中生的学习意志相对来讲还比较薄弱,因此课堂上有些学生不免要开小差。这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风趣有吸引力的语言妥善处理。
  上课的时候难免有时会遇到下雨的外界情境。这个时候,我对同学们说:你们知道酸雨是怎么回事吗?你们知道酸雨形成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吗?你们知道酸雨会带来什么危害吗?现在我们可以学习一下。有时会出现个别学生用修正液的情景,这时可讲述修正液的成分。分析成分的性质是否对人体有危害。能否长时间大量使用。这样及时地调控了课堂的气氛,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可见,情境的灵活应用会使教学充满魅力。
  二、探究习题,拓宽知识面
  近几年来,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探究式习题更是层出不穷,样式越来越活,但其宗旨是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要领悟透彻。为此,在教学中,应不时地引入中考探究题,让学生时刻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不时地体验化学学家的角色,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拓宽知识面,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并不是教育的最高宗旨。倘若在学习、探究的同时,加以创新,那将是教育的升华。
  比如,我在讲完化学与社会发展以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几章的知识用一篇作文的形式将它描述出来。一位学生写道:“星期天的早晨,整个清新的世界映入了眼帘,这是可吸入颗粒物较少的时光,看到了明媚的阳光普照绿色植物上;最有价值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在进行,这窗外车的燃料是何物?为何不见尾气,这时身边的朋友告诉我,这是电动车,化学能又转化成电能,既高效又清洁。路边的树木,花草郁郁葱葱,盆景姹紫嫣红,那是园艺师配制的营养液的作用,花朵色彩缤纷,那时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性条件显色,然后,我闻到了花的芳香,那是香的微粒不断运动的结果。小溪清澈见底,小山上的沙石对水起到过滤的作用。”可见,化学知识用于对生活的感悟,让化学更加充满魅力。它不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观察身边现象的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从而使探究式教学得到了升华。
  总之,作为教育者,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探究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21世纪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是时代的选择,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出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师的特殊使命。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转变,地理学科教材也应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提出以人为本,以创造性为本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
摘 要: 没有教学改革,就没有新课程的成功。课程改革需要教学的转型,而新课程的推行导致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必将对课堂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提出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实效性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实效性 教学观念 教学方式    实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尘封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有很多。如何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多媒体以集文本、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功能和生动形象、绘声绘色、交互性强等特点,改变了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地理教学 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以其灵活性、趣味性、直观性、规范性、实用性和真实性为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
摘 要: 2005年,江苏省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体现了省政府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心。高考科目设置必修选修兼顾,统考算分、水平测试算等级的政策。政策的变化,地理地位的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对地理学习热情的下降。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好课堂时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课堂效率 课堂气氛    新课程理念要求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地理教学就要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声光控延时开关的组成、性能,适用范围及工作原理,节电效果十分明显,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维修量、节约了资金,使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远控延时开关 元件 电路原理    一、元件选择  MIC 用驻极体话筒,RG用一般光敏电阻即可,YFA-YFD 用一片低工耗COMS四与非门电路TC4011,T用9014低频管,放大倍数越大灵敏度越高,D用IN4148,D是7.5v的稳压管,C、C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要想使物理教学达到新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我们必须重视物理教学中蕴含的大量的科学方法,把它们渗到教学活动中去,适时向学生介绍、点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体验、体会科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掌握一些科学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就与大家一起来探讨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些科学方法。  一、猜想法  在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猜想这
摘 要: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高中化学新课标的理念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课程整合”的理念、“教学民主”的理念,这一系列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以人为本,树立正
目的:跟骨骨折(calcaneal fracture)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约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75%为关节内骨折。常见于年轻的工作人群,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冲击所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之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形式。作为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反思的同时,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环节进行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