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早期华人移民史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威夷群岛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风景旖旎,常被称为太平洋的乐园。这里的居民虽然来自欧、亚、非等地,但都能安居乐业,很少发生种族冲突。所以有些社会学者称之为“陶冶锅”,意思是說,这个地方能够把不同肤色的人们,陶冶成具有相同观念的社会分子。至于说,谁是到那里的第一位华人,他何时、为何目的而去?现在很难找到充分而可靠的资料来回答这些问题。但根据几位早期到达该岛的航海者的记载,我们可以找出一些线索来解释这些问题。
  1786-1788年间,岛上有位酋长曾跟着一些美国商人到过广州。回去的时候,他不仅带着从广州购买的枪械,而且还带了几位中国的铁匠和木匠。但这些跟随来的华人后来是否留在夏威夷,就不得而知了。1789年,又有一位美国商人墨卡夫(Metcalf)的商船从广东澳町起航,横渡太平洋到美国去。据说在这艘船上有45个华人,而且这艘船曾在夏威夷停泊过,也许他们中有人曾离船登陆,留居该岛。何以证明呢?因为在1794年,英国航海家温高华曾驾船到过夏威夷,在他的游记中描述夏威夷时,提到该岛的外乡人有三个白种人,一个中国人,并说这个中国人可能就是墨卡夫带来的。这可以算是华人在夏威夷的最早记载了。
  华人移民夏威夷,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789-1850年。
  19世纪初,正值美国西北部与中国的贸易繁荣时期。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大宗贸易主要是皮货。由于中美间航程较远,所以往来船只多借夏威夷为中继站,以补充航行中所需要的给养。当时皮货的产量很有限,所以商人们便利用航行的方便,渐渐地增添皮货以外的其他物品。他们鉴于广东人对檀香木的喜爱,便从太平洋各岛收买檀香木运到广东去卖。那时夏威夷尚称为山威治岛,当地土人称之为夏威夷。由于该地出产檀香木最多,因此广东人改其名为檀香山,至今,华人仍称其为檀香山。中国与夏威夷的贸易一时间繁荣起来,两地的相互关系也随之更密切了。据记载,在1843年檀香木输入广东的总数就有十万担之多,合美金一百万元。从中国进口的主要物品包括绸缎、瓷器、玻璃等。该地的贵族很喜欢用中国的丝织品。曾有人把中国的养蚕技术介绍到那里,可惜当地的气候不适宜养蚕,故这一尝试就此结束了。
  这一时期,中国人到夏威夷去的并不多。按当地1852年的人口调查记录只有55个华人。这些华人在当地非常受尊敬,当地官员对于地方行政事务常常征求华人的意见和建议。
  夏威夷主要的工业——制糖,就是由中国人创立并实施的。19世纪初,那里的几个华人认为该地的气候非常适宜种甘蔗,于是开始培育,并从广东运来石磨和煮糖用的大锅,在那里建了几个制糖厂。当然,他们的制作方法是非常原始的,不久便纷纷歇业了。于是,拥有大量机器设备的英美人便把这些厂子接了过来,运用新式技术和大规模的机器设备,把这一工业扩大发展了起来。到了1850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时间竟出现人荒现象。老板们又不愿意用当地土人,决定到中国广东去招工,就此便拉开了华人移民最鼎盛的一页。
  第二个时期:1850-1883年。
  1851年8月,一艘名为“得地施”号的船驶向广东。1852年正月,它带着195名华工回到夏威夷,这就是所谓对华人的“合同招工”的开始。这一时期的前十年里,招募的华工还不算多。据1864年的统计,至该年底,华工上岸总数为724人。但自1865年,大规模的招华工运动就开始了。那一年,夏威夷政府正式派代表到中国招工。仅两个月就招得250人。接下来的三个月,又招得223人。此后,夏威夷政府广招华工之举,则一发不可收。从1875年至1887年这12年间,华工到夏威夷的总数达2.5万人之多。这些华工都是与当地工厂订有合同的,皆以五年为期。工人在合同期内的衣、食、住各种费用均由厂主负担。每人每月还能获得一定的工资。合同期满,工人可随意回国或留在该地做别的事情。大部分华工在解除合同后留了下来,以耕种、畜牧或贸易谋生。但事情并不一帆风顺,不久,这些辛勤劳作的华人便引起当地土人的嫉妒。
  1879年(光绪五年),出使美国的大臣陈兰彬途经夏威夷时,当地华侨商人为了争取他们谋生的权利,请求大臣设法在夏威夷派驻领事,承担起保护华人利益的责任。陈兰彬抵美后,把这件事委托京中的总理衙门。奏陈该地是侨民的重要谋生商埠,也是旧金山(即三藩市)、秘鲁来华的中转站。在该地有设中国领事馆以保护侨民的必要,请朝廷从速准允侨民的请求。当时,总理衙门以中国从未与夏威夷订有条约,故不便设领事馆为由,只允许设一中国“商董”。该“商董”即由当地华人巨商陈国芬(芳)担任。
  1881年(光绪七年),陈兰彬再次奏请总理衙门,说陈国芬(芳)任中国商董已有年月,且任中很能负责,以他充任领事也很合适,故又奏请把中国商董改为中国领事,以陈国芬(芳)充任第一任领事,并陈言驻领事馆的经费可由出使美国大臣的经费内拨支。总理衙门接到这封信后,便依照陈兰彬的提议,在夏威夷设立了中国领事馆。
  第三个时期:1884年-20世纪初。
  1884年,华人在夏威夷的总数已达1.7万余人,占该地人口总数的22%。夏威夷政府眼看着华人日益增加,势力日趋扩大,便采取禁止华人入境的政策。当局先以防护公共卫生为由,凡患有传染病或其他种病的华人一律不准登岸。政府还通过法令,把运华工的特权完全交给政府指定的轮船公司,其他船只一概不准运华工到夏威夷,并且限制每季(三个月)新增华工不得超过600人。1885年,政府再次限制移民,规定每只船每次所运入的华工数不能超过25人。同时,停止给予回国的华工再返该岛的权利。1886年,禁止政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一年,当局通过了一个更为严厉的政策,就是除持有护照的商界、教育界、宗教传道者及中国政府的代表以外,凡是华人,一概不准入境。至1900年,美国把夏威夷并入版图之后,美联邦政府在夏威夷仍推行禁止华工入境的政策。
  至此,华人在夏威夷已奋斗了一个世纪,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从原来的合同工,转入商业、畜牧、地产等行业。靠着自己辛勤、诚实的劳动,不久便占有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该地的人口总数是378948人,华人总数是26985人。其中,出生于当地的华人(即美籍华人)有21640人,从中国到该地侨居的有5349人。美籍华人与其他美国人享有同等的权利,如参政、选举、入学等。美籍华人参政者也不乏其人。至于华人谋生的事业亦各种各样:该地的零售商业大部分掌握在华人手中。华人所办的大规模批发公司,亦能与别国人所办的相媲美。除此之外,在教育、司法、医学、农、工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比比皆是。
  近代的中国内战频仍,民不聊生。夏威夷的华人虽然远离祖国,但爱国之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他们常常资助祖国的学校、医院,还参与救助水患、灾荒或其他慈善事业。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该地的侨民对孙中山革命工作的支持。为推翻清政府,实现民主共和,孙中山于1894年在夏威夷成立了“兴中会”,当时有一百多位华侨参加。他们筹集了六千多元,帮助孙先生开展革命工作。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他们为促进中国的民主革命所捐助的款项不计其数。特别是在孙中山革命失败、流亡海外的时候,华侨们与他患难与共,不仅在金钱上,更在精神上坚定不移地支持他。夏威夷华侨对孙中山先生不遗余力的支持,已成为辛亥革命中一段光荣的历史,永载史册!
其他文献
作为一所办学规模较大的农村小学,学校现有46个教学班,1786余名学生,124名教职工。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占总数的57.1%,达到1019人。对此,我们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实际,广泛挖掘校内外资源,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提供了学科类(语、数、英三科)、体育类、科技类、艺术类、综合实践类课后服务项目。  语、数、英三科实施年级主任和年级组长负责制。合理编班,轮流参与管理。服务内
期刊
关于姓氏的研究大量存在,然而单单就“氏”字的相关研究,尤其是根据这个字的意思来探讨其在中日两国所反映的类似的文化现象却非常少。本文将通过对“氏”字的中日文的用法及
- 编者按 -  为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以下简称《管理标准》),北京市于2018年3月召开了“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动员部署暨培训会”,印发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各区于2018年底组织进行了全市首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验收工作。在学校申报、各区推荐的基础上,市教委认定426所学校为北京市首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
期刊
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和市教委《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区情,朝阳区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区域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1.落实要求,组建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朝阳区成立了以教委主任为组长、分管义务教育的主管主任为副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指导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协调推进工作。成立由主管主任牵头,相关科室、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小组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通过对藏语三大方言,即安多方言、卫藏方言和康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藏语共同语对藏民族和藏族社会的影响,提出确立藏语共同语的必要性和推广藏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依据《管理标准》,围绕“一所与世界对话的学校”的办学愿景,把“立德树人”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多元课程、共享资源、共育成长的路径,培养儿童对自然、他人、自己的尊重情感,促进兒童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  对话标准,更新管理。学校设置管理研究中心、发展研究中心、课程研究中心、课堂研究中心、资产研究中心,打破年级壁垒,采用低段、中段、高段三种管理模式。中层干部从管理人向责任人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