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恶性间质瘤16例影像学观察及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297481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肠恶性间质瘤(GIST)的钡餐造影和CT扫描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恶性GIST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16例中,低度恶性6例,高度恶性10例,肿瘤大小3.2~7.2 cm,平均5.6 cm.钡餐造影表现为黏膜皱襞变平或破坏、肠腔偏侧性狭窄、肿块内出现钡斑或窦道样改变;CT检查为腔外不规则肿块、肿块内多灶性低密度坏死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结论 钡餐造影和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是小肠恶性GIST定位诊断的主要方法;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沿长轴偏侧性狭窄伴多发性溃疡、不规则腔外肿块、肿块内多处低密度区征象、增强扫描有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等对恶性GIST诊断有较大价值。

其他文献
肿瘤患者免疫功能通常低下[1],麻醉和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又进一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2],而机体的免疫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监视和清除作用,在预防各种感染中亦具有重要作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具有调节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的作用[3],但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一种介入性操作,具有一定危险性,麻醉前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可增加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本研究拟观察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乳腺癌根治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from Beijing Municipal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Commission,Beijing’s foreign trade increased sharply, foreigninvest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