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和P选择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来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_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缺血性事件与血小板功能有关,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可以反映血小板功能,且其对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预测价值尚不明确.目的 分析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对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14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PCI后第3天检测患者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分别于患者治疗后1、6、12、24个月对其进行电话随访,随访终点为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04-0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尿素氮(BUN)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及其联合对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141例患者中,有3例后续诊断为癌症、14例失访,最终共纳入124例患者.随访结束时,共有25例患者发生了缺血性事件.发生缺血性事件患者年龄、BUN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高于未发生缺血性事件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UN〔OR=1.233,95%CI(1.062,1.431)〕及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OR=1.045,95%CI(1.008,1.084)〕、P选择素〔OR=1.031,95%CI(1.004,1.060)〕是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UN及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预测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2〔95%CI(0.474,0.770)〕、0.711〔95%CI(0.584,0.839)〕、0.608〔95%CI(0.475,0.74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850 mmol/L、21.1%、3.4%,灵敏度分别为0.444、0.857、0.762,特异度分别为0.816、0.581、0.488.BUN联合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BUN联合血小板P选择素和三者联合预测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AUC分别为0.806〔95%CI(0.719,0.894)〕、0.691〔95%CI(0.556,0.827)〕和0.819〔95%CI(0.737,0.902)〕,灵敏度分别为0.870、0.739和0.826,特异度分别为0.678、0.697和0.768.结论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对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其与BUN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其他文献
放射性膀胱炎患者常表现出尿急、血尿等病理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出现顽固性动脉型出血,影响生活质量[1-2].现阶段,临床对于该病尚无统一用药措施,多采用甲醛等膀胱灌注灌洗液治疗[3] ,虽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易引发弥漫性纤维化状况.透明质酸钠可对细胞与细胞本身起到滋养与润滑作用,对于放射性膀胱炎患者意义重大[4-5].基于此,本研究分析透明质酸钠在放射性膀胱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安全有效的用药措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如果出现心脏停搏等严重并发症,则会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实施,而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替代心脏泵血功能,保障急诊PCI安全有效.本文报道的国药同煤总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1例溶栓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反复出现心脏停搏,在ECMO、呼吸机辅助下行急诊PCI,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及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等技术抢救成功后出院.随访2个月患者心脏、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良好.表明ECMO联合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停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