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数学是各个高校的必修课程,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而现如今高校中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传统,本文探究出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具有“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知识的差异”,“教学课程单一”,“教学课时与内容不符”等四点缺陷,同时又对其提出“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与实际相结合”以及“改善成绩评价标准”等五点建议,为从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数学;自主学习;差异性;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分类号:G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48
高等数学是当代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具有难度大,知识点繁杂,概念抽象化等特点,这使得高等数学成为了教学难点与重点。同时本门课程也是学生挂科的主要课程。对于现如今的高等数学教学过程本文作出相应的探究与建议。
一、课程教学现状
高等数学是大学基础必修课,担负着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重担,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有极大裨益。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却对其极强的抽象性和极大的概括性提不起兴趣。现代高等数学教学程度无法与时代发展相同步,从而对高等数学进一步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1.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知识不对称。
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刚通过高考摆脱高中学校和家长的管理,无法认真听课,同时由于大学教学的重视性不够,教师也不像高中教师一般严格,这会使学生形成“上课不听课,下课不复习”的恶性循环。而由于新生入学并不知道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之间的差异,使其感觉高等数学的难度。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很难寻找到相应的正确学习高等数学的方法。
2.教学课程单一,无差异性。
当代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所选专业的差异。在现行的教学体系和真实工作情景相比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导致信息无法及时衔接,课程内容组织与岗位工作关联度低。随着我国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但对于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依旧落后,没有层次等级之别。所以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之中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能使高等数学的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3.教学内容与课时不符。
在所有教学过程中都有统一的规划,对于很多教师而言,这样的规划会对教学过程产生极大的压力,这种状况会导致很多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忽略学生的需求与差异。由于教学课时的缺乏,教師在教授过程中只能浅尝辄止。
4.教学模式落后
现今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往往都是课件与板书相结合,且多为集中教学,多班授课,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很多时候教师根本无暇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甚至只是去完成任务。但结果就是学生跟教师记笔记,笔记很完美,但是课程内容却一点都没有学习到,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学生没兴趣学习,同时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建议
高等数学是整个数学学习体系的基础,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几何等都是其派生产物。数百年来在所有理工类等专业中,高等数学一直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课程,所以对课程教学做出如下建议:
1.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所有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体永远都是学生。只有将教学过程中的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出来,教学才可以真正具备指导作用。所以在高等数学讲课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自主学习意识,能够鼓励学生创新。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当中,应给予学生足够多的自由空间、时间,能够使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学习,按照自己的规划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通常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学习方法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优质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这同时也是高等数学教育的要义。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的魔力,唤醒对知识的渴求。
4.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最终的目的是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高等数学之所以抽象是因为其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学生在刚开始接触高等数学时,没有机会将其运用到实践之中,也不能很好的去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应当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能够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地步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索与发现其中的关键。
5.改善成绩评价标准
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在很多高校中实行比较传统的“最终成绩70%”的模式,这样可能会极大的忽略学生在平常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所下的功夫。对此本文认为可以在平常适当的加入相应测验与考核,对学生的平常增加关注,从而多样化的考核标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在高等数学的课程教学中,知识点是教学的载体,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由授业者逐渐转变成为教育的组织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转化为学生的合作者。相信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改变教育的一系列措施还需要教师的继续探索与发现,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能够喜欢高等数学,学好高等数学,发展高等数学,从而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參考文献:
[1]陈丽航.浅析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2017.
[2]张新华,毕雁.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及SWOT分析[J],2014.
[3]汪健.关于高等数学的几点思考[J],2017.
[4]薛琳,王华敏.关于探究式教学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J],2007:75-83.
课题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差异化发展、专业服务的高等数学改革研究》(编号YBS15008)
作者简介:冯锡刚,1965,山东济南,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高等数学;自主学习;差异性;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分类号:G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48
高等数学是当代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具有难度大,知识点繁杂,概念抽象化等特点,这使得高等数学成为了教学难点与重点。同时本门课程也是学生挂科的主要课程。对于现如今的高等数学教学过程本文作出相应的探究与建议。
一、课程教学现状
高等数学是大学基础必修课,担负着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重担,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有极大裨益。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却对其极强的抽象性和极大的概括性提不起兴趣。现代高等数学教学程度无法与时代发展相同步,从而对高等数学进一步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1.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知识不对称。
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刚通过高考摆脱高中学校和家长的管理,无法认真听课,同时由于大学教学的重视性不够,教师也不像高中教师一般严格,这会使学生形成“上课不听课,下课不复习”的恶性循环。而由于新生入学并不知道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之间的差异,使其感觉高等数学的难度。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很难寻找到相应的正确学习高等数学的方法。
2.教学课程单一,无差异性。
当代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所选专业的差异。在现行的教学体系和真实工作情景相比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导致信息无法及时衔接,课程内容组织与岗位工作关联度低。随着我国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但对于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依旧落后,没有层次等级之别。所以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之中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能使高等数学的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3.教学内容与课时不符。
在所有教学过程中都有统一的规划,对于很多教师而言,这样的规划会对教学过程产生极大的压力,这种状况会导致很多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忽略学生的需求与差异。由于教学课时的缺乏,教師在教授过程中只能浅尝辄止。
4.教学模式落后
现今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往往都是课件与板书相结合,且多为集中教学,多班授课,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很多时候教师根本无暇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甚至只是去完成任务。但结果就是学生跟教师记笔记,笔记很完美,但是课程内容却一点都没有学习到,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学生没兴趣学习,同时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建议
高等数学是整个数学学习体系的基础,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几何等都是其派生产物。数百年来在所有理工类等专业中,高等数学一直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课程,所以对课程教学做出如下建议:
1.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所有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体永远都是学生。只有将教学过程中的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出来,教学才可以真正具备指导作用。所以在高等数学讲课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自主学习意识,能够鼓励学生创新。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当中,应给予学生足够多的自由空间、时间,能够使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学习,按照自己的规划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通常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学习方法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优质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这同时也是高等数学教育的要义。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的魔力,唤醒对知识的渴求。
4.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最终的目的是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高等数学之所以抽象是因为其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学生在刚开始接触高等数学时,没有机会将其运用到实践之中,也不能很好的去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应当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能够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地步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索与发现其中的关键。
5.改善成绩评价标准
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在很多高校中实行比较传统的“最终成绩70%”的模式,这样可能会极大的忽略学生在平常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所下的功夫。对此本文认为可以在平常适当的加入相应测验与考核,对学生的平常增加关注,从而多样化的考核标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在高等数学的课程教学中,知识点是教学的载体,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由授业者逐渐转变成为教育的组织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转化为学生的合作者。相信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改变教育的一系列措施还需要教师的继续探索与发现,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能够喜欢高等数学,学好高等数学,发展高等数学,从而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參考文献:
[1]陈丽航.浅析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2017.
[2]张新华,毕雁.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及SWOT分析[J],2014.
[3]汪健.关于高等数学的几点思考[J],2017.
[4]薛琳,王华敏.关于探究式教学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J],2007:75-83.
课题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差异化发展、专业服务的高等数学改革研究》(编号YBS15008)
作者简介:冯锡刚,1965,山东济南,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