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研讨

来源 :当代医药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如皋磨头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接诊的74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37例/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肠梗阻手术,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小肠内排列术,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肠管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恢复排气的时间、术后恢复排便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74)的评分、血清总蛋白的水平、预后营养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其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椎体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单椎体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5例/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伤椎前缘的高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切口的长度、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
目的:探讨分析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血清血栓调节蛋白的水平与其脑梗死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遂溪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分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对比不同分组患者之间血清血栓调节蛋白的水平,并分析导致这些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1)与低水平组患者(血清血栓调节蛋白的水平52μg/L)脑梗死的发生率更高,P<0.05.2)与非脑梗死组患者相比,脑梗死组患者血清血栓调节蛋白、甘油三酯的水平均更高,P<0.05.3)与中危组患者
目的:研究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培养的扩增效率及杀伤活性的变化趋势.方法:采集10份健康供血者的外周血,采用无血清培养法对NK细胞进行扩增培养,并分别在培养的第0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第20天进行细胞观察及计数、细胞表型分析和杀伤活性检测,总结外周血NK细胞培养的扩增效率及杀伤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诱导培养2~3 d即出现细胞集落.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NK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加,不同培养时间点(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和第20天)NK细胞的数量相
目的:分析用后稳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后稳定型假体组和韧带保留型假体组.为后稳定型假体组90例患者采用后稳定型假体TKA进行治疗,为韧带保留型假体组90例患者采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TKA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后稳定型假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韧带保留型假体组患者,P0
目的:研究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患者采用低频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对其盆底肌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常熟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98例FPF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99例/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采用低频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分级、国际通行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表(FSFI)的评分和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的评分.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用心衰超滤脱水装置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这些患者均采用心衰超滤脱水装置进行治疗,然后比较治疗前后其各项临床指标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40例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水平、血红蛋白(Hb)的水平、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0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5(IL-25)、白细胞介素-35(IL-35)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30例MPP患儿及同期因支气管异物或畸形入院的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0例MPP患儿作为MPP组,将其中20例因支气管异物或畸形入院的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对两组患儿进行BALF中IL-6、IL-25及IL-35的检测,然后比较其BA
目的:探讨用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选择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收治的120例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为两组患者均采用切痂植皮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采用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冲洗联合VSD技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敷料加压包扎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换药的次数、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的阴性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IL-1
目的:分析接受放疗后的鼻咽癌(NPC)患者发生颈椎病的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行初次放疗的60例NPC患者,对其进行为期8周的观察.定期对其进行颈椎MRI检查,观察其是否发生颈椎病,并对比接受放疗前后其颈椎病症状的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和简明36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的评分.结果:1)进行颈椎MRI检查的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有47例患者(占78.33%)出现颈椎病.2)与放疗前相比,开始进行放疗后2周60例患者的VAS评分、颈椎病症状
目的:探讨在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的指导下对出血量>1000 mL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桂平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40例出血量>1000 mL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输血治疗.在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的指导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红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成分血的输入量及输血的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成分血的输入量少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