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病灶清除 骨移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168
股骨头坏死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早期治疗,防止塌陷,延长股骨头的寿命,延长全髋置换术是关键。1996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患者31例,采用股骨头颈交界处开窗,病灶清除,带缝匠肌蒂骨瓣植入,术后常规口服二仙汤中药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17~52岁,单侧发病19例,双侧发病12例,共42髋。有长期饮酒史者11例,有创伤史者9例,服用皮质类固醇者8例,无明显原因者3例,按Fct.RP分期,Ⅱ期26髋,Ⅲ期15髋。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手术侧臀部垫高3~5cm,采用S-P切口,沿髋骨翼内侧向上延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游离保护股外侧皮神经。先切取缝匠肌骨瓣1cm×1cm×1cm备用,盐水纱布保护。在切口内,显露股骨头颈部分,观察股骨头的变化,头颈交界处开窗1cm×1cm,根据术前MRI、X光片确定坏死病灶,先用钻头钻孔减压,再用刮匙刮除坏死骨组织,尽可能将坏死组织祛除。冲洗刀口,先植入自身松质骨填充被挖空的股骨头,然后用带蒂骨瓣填入开窗的部分(蒂向外,松质骨向内),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口服中药仙矛3g,仙灵脾30g,骨碎补30g,杜仲20g,黄芪30g,白术30g,当归30g,丹参30g。3个月后开始扶双拐,部分负重。半年后,完全负重。
结 果
本组31例,随访6个月~10年。根据疼痛、功能、步态的改善和术前术后X线对比综合评价[1],优16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3.8%。
讨 论
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塌陷,延长股骨头的寿命,避免或延长全髋关节置换术。该病早期治疗方法虽多,但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逆转股骨头坏死的进展,非手术治疗疗效不肯定,重复性较差,手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远比保守治疗效果好。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髓心减压术,该手术原理是通过髓蕊钻孔降低骨内高压,从而打破了骨内高压、骨髓微循环和造成组织等病理改变之间互为因果所造成的恶性循环,使骨的内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该方法适合骨坏死早期,坏死区域较小的患者,但是植入骨质无血运,不能得到足够的营养支持而坏死。带旋髂深血管骨瓣植入,不但操作相对复杂,而且创伤大,术中或术后易出现血管痉挛。吻合血管腓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该手术需吻合血管面外创口,技术需求高,手术推广困难。干细胞移植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是一种较理想的促进修复的治疗手段,但是治疗费用较高,不是普通患者所能承受的。基于以上原因,本组患者选择了解剖层次浅、肌蒂肥厚、血供可靠且丰富,其血管在缝匠肌中着床好,不易引起血管扭曲而痉挛的方法。缝匠肌在下肢的活动、稳定中起辅助作用,转移肌肉止点对下肢没有明显影响,由于其带蒂骨血运良好,带蒂活骨代替坏死灶内的死骨,从而达到促进坏死骨头、坏死灶的修复。
经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病灶清除,钻孔减压,不但可以彻底地清除坏死组织,增加股骨头内的血流量,还同时起到补充骨缺损,对软骨面起到支撑作用。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易操作,在基层容易推广,是一种较理想的促进修复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岩,未盛修,赵德伟,等.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及疗效评价 [J].中华骨科杂志,1995,15(9):56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168
股骨头坏死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早期治疗,防止塌陷,延长股骨头的寿命,延长全髋置换术是关键。1996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患者31例,采用股骨头颈交界处开窗,病灶清除,带缝匠肌蒂骨瓣植入,术后常规口服二仙汤中药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17~52岁,单侧发病19例,双侧发病12例,共42髋。有长期饮酒史者11例,有创伤史者9例,服用皮质类固醇者8例,无明显原因者3例,按Fct.RP分期,Ⅱ期26髋,Ⅲ期15髋。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手术侧臀部垫高3~5cm,采用S-P切口,沿髋骨翼内侧向上延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游离保护股外侧皮神经。先切取缝匠肌骨瓣1cm×1cm×1cm备用,盐水纱布保护。在切口内,显露股骨头颈部分,观察股骨头的变化,头颈交界处开窗1cm×1cm,根据术前MRI、X光片确定坏死病灶,先用钻头钻孔减压,再用刮匙刮除坏死骨组织,尽可能将坏死组织祛除。冲洗刀口,先植入自身松质骨填充被挖空的股骨头,然后用带蒂骨瓣填入开窗的部分(蒂向外,松质骨向内),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口服中药仙矛3g,仙灵脾30g,骨碎补30g,杜仲20g,黄芪30g,白术30g,当归30g,丹参30g。3个月后开始扶双拐,部分负重。半年后,完全负重。
结 果
本组31例,随访6个月~10年。根据疼痛、功能、步态的改善和术前术后X线对比综合评价[1],优16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3.8%。
讨 论
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塌陷,延长股骨头的寿命,避免或延长全髋关节置换术。该病早期治疗方法虽多,但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逆转股骨头坏死的进展,非手术治疗疗效不肯定,重复性较差,手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远比保守治疗效果好。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髓心减压术,该手术原理是通过髓蕊钻孔降低骨内高压,从而打破了骨内高压、骨髓微循环和造成组织等病理改变之间互为因果所造成的恶性循环,使骨的内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该方法适合骨坏死早期,坏死区域较小的患者,但是植入骨质无血运,不能得到足够的营养支持而坏死。带旋髂深血管骨瓣植入,不但操作相对复杂,而且创伤大,术中或术后易出现血管痉挛。吻合血管腓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该手术需吻合血管面外创口,技术需求高,手术推广困难。干细胞移植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是一种较理想的促进修复的治疗手段,但是治疗费用较高,不是普通患者所能承受的。基于以上原因,本组患者选择了解剖层次浅、肌蒂肥厚、血供可靠且丰富,其血管在缝匠肌中着床好,不易引起血管扭曲而痉挛的方法。缝匠肌在下肢的活动、稳定中起辅助作用,转移肌肉止点对下肢没有明显影响,由于其带蒂骨血运良好,带蒂活骨代替坏死灶内的死骨,从而达到促进坏死骨头、坏死灶的修复。
经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病灶清除,钻孔减压,不但可以彻底地清除坏死组织,增加股骨头内的血流量,还同时起到补充骨缺损,对软骨面起到支撑作用。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易操作,在基层容易推广,是一种较理想的促进修复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岩,未盛修,赵德伟,等.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及疗效评价 [J].中华骨科杂志,1995,15(9):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