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检讨不是最好的教育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班级管理中,我一般不会要求学生写检讨,这次却碰到一次例外——两个学生在犯了错误后,“训练有素”地主动将检讨送上了门。
  早读课,两个女生拿橡皮筋玩各式花样,我上前制止,并做了提醒和批评。两节课后,我回到办公室时,发现办公桌上放了两份检讨书。
  “李老师:早自习玩橡皮筋是不对的,我已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早自习应该大声朗读,锻炼口语,增强语感,是巩固记忆的好时段……”
  她俩态度鲜明,认真反省自己。我疑惑的是:平时我多次告诉同学们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但这些大道理,学生认同了吗?实践了吗?犯错后,学生主动检讨意义何在?
  [怎么看]
  1.学生习惯性送上检讨书,是长期“检讨处罚”的后遗症。
  学生犯错误了写检讨,是很多班主任教育学生常用的管理手段,著名班主任魏书生就有一个管理方法,学生犯错误了写“说明书”。类似于“说明书”“检讨”“保证书”的名称还有很多,归根结底还是检讨书,写检讨的初衷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主动提出改进方法来约束自己。
  写检讨本来是一个好方法,但随着其执行时间和使用范围的变化,有的班主任因为检讨“不深刻”让学生重写,要求犯错学生向全体同学读检讨书,甚至上报政教处作为处理学生的依据。检讨变了味,后果很严重。有的学生在写检讨时开始注意掩饰事实,为自己掩过,通过讲大道理迎合老师心目中的“深刻”。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写检讨时言不由衷,流于形式。
  学生犯错误时,第一反应是“我又要写检讨了”,甚至有的学生在长期写检讨或围观他人写检讨的过程中,已经熟悉了检讨写作的“套路”,知道检讨如何才能够写得情理交融,如何才能得到老师的原谅。这样的检讨与其初衷显然大相径庭,毫无意义。
  2.主动交来检讨书,是一种正向表态。
  由于学生成长经历和班级管理风格不同,学生犯错后的表现差别也很大。班主任最无奈的是看到学生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或者带着对抗的敌意,如果失去信任,班主任很难对犯错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主动送上检讨书,至少表明学生有意识去直面问题并持有努力解决问题的态度,这是班主任实施后继教育的前提。
  上述写了检讨的两位同学平时表现较好,在我心中有很好的印象,我与她们的师生关系本来也极为融洽。犯错后,她们想尽快修复自己之前在班主任心中的良好形象,因此主动送来检讨书,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面对学生这种表态,作为班主任的我自然不能再“凶神恶煞”,后继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应该是在“友好协商”的氛围中展开。
  3.检讨书言之无物,是因为长期说理教育的失败。
  说教是很多班主任或父母的“杀手锏”,甚至在很多缺乏教育智慧的班主任和父母那里成了唯一的教育手段。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不同于70后、80后对于心灵鸡汤或励志名言的认可,00后的学生对于道理和励志名言是有免疫力的。
  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00后的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他们信息来源丰富,网络交流广泛,对于他们来说,成人所讲的道理缺乏新鲜感,更缺少权威性。另一方面,从小开始,他们就高频率地接受老师和父母的说理教育,那些关于珍惜时间、定制目标、努力成功的道理他们已经反复听过,并且为了配合父母和老师的“喜好”,他们自己也会在反思或检讨中信手拈来一些大道理,说理能力绝不逊于成人。
  班华先生曾说:“德育不能没有体验,体验别人无法替代。有体验,德育才有效果。”知行不能合一,是说理教育的失败之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的成长更多的来自于试错,在体验中矫正自己的行为,确立自己的态度。犯错后写检讨是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这也是一种教育,但不能使用频繁,否则就会失效。
  [怎么办]
  1.不看学生的表态看变化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说:“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人在犯错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错误,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
  面对孩子犯错,根据事情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方法。班级管理中学生经常犯的一些常见错误,班主任可以不去追究错误本身,或者不一定非要查个究竟,而将目光向前看,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
  建议班主任首先表态:“这一次的错误可以不追究。”以安抚好学生忐忑不安的心。班级常规管理中的问题,比如迟到、自习课说话、不穿校服、作业没有按时交等,都是学生反复犯的问题,解决起来不急于这一次。每个孩子都在不断犯错误中体会成长的痛与苦,因此寻找生命的方向。哪个人不是在错误中逐渐长大的呢?班主任不追究是一种宽容,也为接下来为对犯错的同学提出新的要求做铺垫。
  2.追问学生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下一次你能不能不再犯?”学生只要有想认错的前提,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能!”事实上我们知道,他们不一定能。但亲口承诺后,学生会重视,他会估量承诺的分量,并一定程度上主动受之约束。下次再犯时,师生共同面对与之前类似的问题时,学生的态度一般都会更加配合、更加诚恳。
  第二个问题:“如果你再犯了怎么办?”班主任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是给学生一定的决定权。由学生自己决定,再犯类似错误需要承担的责任,由学生主动提出承担责任的方式,只要他不是过于敷衍塞责,班主任都要接受他的决心。学生主动决定意味着一种承诺和担当,再犯时,对他自己定的惩罚执行性更强,约束性更强。
  3.明晰規则,监督反馈
  明晰规则 过程监督 结果反馈=有效落实。班主任要明确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有明确的约束。比如,铃声响后学生就坐在座位上,进入学习状态;作业按时交给组长……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后,在一段时间内(比如一周),对学生这段时间的表现进行统计和反馈,师生共同评价此阶段的表现,既是监督,也是强化好行为。
  时代在变,教育对象在变,对班主任提出的要求和挑战也在变,写检讨不是最好的教育手段。班主任工作在教育一线,会遇到很多特定情境下的具体问题,把每一个问题当作研究的课题,去探索解决的策略。班主任只有适应变化、寻找方法,才能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
  编辑点评
  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写检讨是惩罚学生的一种方式,但不可滥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如果一个班主任凡事不问青红皂白,随意地把写检讨作为“杀手锏”来惩罚学生,就会有失偏颇。一个不让学生写检讨的班主任,一个懂得儿童心理,用“将功补过法”激励学生勇于改正错误的班主任,一定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好班主任。
  (责任编辑陈殷)
其他文献
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DAB和世行推荐的DRB,都是解决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我国将施行的《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参照DAB和DRB设置了争议评审条款。该条款却存在一定的缺陷,
摘 要:局部解剖学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枢纽,学习局部解剖学是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操作能力的主要环节。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传统医学课堂内容的设置隔离了外科学和局部解剖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导致课程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为了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应将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深度整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提升教学质量。文章主要从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对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声音、图像、影响、动画等手段形象地诠释出教学的重要内容,以达到听觉、视觉的有效融合。基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教学能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课程内容,然后根据课件所演示的教学内容,进行实际上手操作,让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到达最好的效果。  二、中职
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物化的材料--建设工程信息.静态信息资料组卷归档后将成为建设工程项目的档案资料,为工程检查验收及日后的改建、扩建、维修、管理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