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如何做广告吸金

来源 :思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an225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台湾艺人小S代言的“胖达人”面包被查出违规添加9种人工香精,小S不得不公开道歉的新闻,再度引发了人们对名人、明星代言广告的关注。如今,名人、明星代言广告已屡见不鲜,中国古代有名人代言广告吗?如何吸金?
  春秋时期的“出场费”
  中国的名人广告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著名的“伯乐相马”就是名人的促销行为。苏代是纵横家苏秦的弟弟,为燕国到齐国游说时,给在齐威王面前说话很管用的淳于髡讲了伯乐相马的故事。他讲此故事的用意,尽管不在名人的商业广告价值上,却给中国广告史提供了一个非常形象、鲜活的成功案例。从所述来看,卖马人颇有商业头脑,十分了解“名人效应”的作用,仅仅花费“一朝之贾”,便请到了当时的相马专家伯乐,实现了卖掉马的商业目的。
  卖马人给伯乐的“一朝之贾”,在现代叫“出场费”,这也开了中国名人参与商业行为拿“出场费”的先河。
  汉代女名人也做“促销女”
  汉代餐饮业已很繁荣,街头酒店受到普通消费者的欢迎。这时的酒店经营者颇有创意,在店前面垒起高台,即所谓的“垆”,然后把大酒坛子放置于上,还让一名漂亮的女子站在旁边,以吸引眼球。这样的女子,在现代叫“促销小姐”。当时名声远播的大才女卓文君,便曾当过“促销女”。
  据《史记》记载,当年大才子司马相如,与当时17岁的卓文君私奔后,为了谋生,在四川临邛盘了一家酒舍,开了个小酒店。司马相如洗盘子,卓文君则站到店前的酒坛旁边揽生意,“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典故由此而来。这是古代女明星参与商业活动的经典案例,现代流行的女星为某一品牌的商品站台,无非是“文君当垆”的现代版。
  东晋出现的“慈善广告”
  古代名人参与商业活动,并不都是商业行为,有时是一种慈善活动。有“书圣”之誉的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便曾利用自己的名家身份,为一个卖扇老妇人做好事,免费为她卖的扇子题字。
  据说有一天,王羲之散步到绍兴城里的一座石桥上,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篮竹扇,在桥头叫卖,但好久也不见有人来买。王羲之遂上前对老妇人说,如果在扇子上写上字,应该好卖些。
  老妇人同意了,王羲之便在每只扇子上题写5个字。老妇人起初还有点不高兴,王羲之告诉她,你就说这字是王右军写的,每只要价“百钱”。老妇人依言说了,扇子很快被抢购一空。
  唐宋流行的“商业软文”
  唐宋时期,商业活动中利用名人效应现象更为突出。这一时期,请名人为商品作赋吟诗,成为一种潮流,酒、茶、食物等都曾通过名人效应得以推广。当时不少名人留下来的诗作,在今天看来都属于广告中的“商业软文”。著名诗人李白的《客中行》,就是专为兰陵出产的一种酒而写。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从茶叶到馓子,再到猪肉,他都曾做过推广。当年海南儋县有一老妇人制作的环饼,即时称“寒具”、俗称“馓子”的一种油炸食品,非常好吃。苏东坡被贬谪于此后,给这家铺子写了一首《寒具诗》:“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经他这么一写,这家铺子生意一下子好了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也不乏名人代言的虚假广告,这在古代叫“托儿”,即俗话所说的忽悠人。一些无良商家利用名人的名气搞坑蒙拐骗,和现代利用明星作虚假代言如出一辙。
  (小娅摘自作者博客)
其他文献
53岁的慈禧太后,在1888年闹出了一个很大的动静—居然在中南海里修了一条总长1510.4米的铁路。这条铁路,第一期从中海的瀛秀园门外修通到紫光阁、时应宫一带,称“紫光阁铁路”,第二期则继续向北延伸,穿福华门(中南海北门),入北海的阳泽门(北海西南门),再沿北海西岸北行至极乐世界转向东,又自龙泽亭以北,经阐福寺、浴兰轩、大西天,至终点站镜清斋,称“北海铁路”,全路统称“西苑铁路”。  此时,围绕着
期刊
白开水小姐和可乐先生是七夕认识的。在某交友网站“一日情侣”的活动页面上,可乐先生传了自己穿白衬衣侧脸对着鹿角的文艺照,白开水小姐的则是穿着嫩色衬衫的自拍。双方碰巧正中对方下怀,可一见面立刻见光死。她无法想象照片里那个清新少年会穿着一身豹纹外加一双捆着巨大泰迪熊脑袋的鞋,当然他也无法忍受对面这个满身碎花的素颜路人。  两人别扭地互看对方一分钟,彼此都在琢磨如何开口说“再见好走不送”。等到第十七对情侣
期刊
在公司,我素有“小超人”之称。比如公司多年的烂账,拿不下的客户,我都能一一解决。一次例会上,老板说:“我们公司有一笔几万元的货款收不上来,谁能收上来,公司奖励一半货款作为酬劳。”当别人犹豫不决时,我自告奋勇说:“让我来做吧,保证完成任务。”老板看见是我,沉默了一会儿对我说:“这个事情让别人去或许更合适。”我一听不服气了:“老板,您觉得我拿不下来,还是我应该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老板又想了一会儿说:
期刊
1996年,我从湖南电视播音专科学校中专毕业,去了湖南经视。我想成为一个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后面没有“之一”的话,很难,但是我可以做湖南经视最忠诚的员工,我愿意在这里待十年、二十年……拿下这个称号。  我刚进这个电视台时做剧务。现场两百多个观众,每人都有塑料袋,我负责录节目时往观众席放礼品,卤蛋粉、电灯泡、水龙头、面条、酱油……每天都会偷着乐,因为我知道放不完的面条,可以带回家。  后来当了现场导
期刊
关键词:感恩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相信没有谁能比教师郭宝梅更能体会这首《感恩的心》了。这位在河南淮阳临蔡小学从教38年的教师,临近退休时在检查工作中摔坏了腿,却仍然拄着拐杖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课,只因一个个稚嫩可爱的笑脸就是那些“在下一刻呼唤”她的人。  关键词:守卫 他是心血管病专家,医术精湛,热心公益,曾赴多个贫困地区义诊,行程十余万公里,救回数百生命。他长期超负荷
期刊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5.03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5-0155-0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
期刊
我白手起家建立自己的公司,成为纽约市市长,成立慈善基金。基于这些经验,以下是我提出的一些成为成功企业家的诀窍。  学会冒险  人生太短,不能浪费在避免失败上。  1981年,我失去了我有过的唯一一份全职工作,而我热爱这个工作。但我从不允许自己回头看。第二天,我就冒着很大的风险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公司基于一个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会失败的未经证明的想法:让人们可以从电脑中获取金融信息。记住,这时候个人电脑还
期刊
你在这里,我也在这里  在微尘里交集相逢  就变成了透明水晶般的海  海面浪花翻腾  海中有鱼儿跃动  海底有珊瑚绽放  如果正能量化作一个立体  才会站出一个艳阳天  海,是亿万滴水的汇集  无需太多的高喊  一股绳,便可  绑住人间的春天
期刊
2014年“行走的力量”在西藏拉萨启动,陈坤将带领他的行者团队继续践行这一理念:坚持用行走,“走”出一种正能量。这个公益活动是陈坤2011年发起的,旨在号召人们通过最本能的行走,在行走中安静下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获取正面的内心能量,并将正能量传播给他人。  2011年5月,陈坤的公司“东申童画”推出大型心灵项目“行走的力量”,第一个目的地选在“世界屋脊”西藏。陈坤带领演艺圈、媒体和在校大学生组成
期刊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不足以让人胆怯,每天想的都是如何冒险、如何闯荡。美国二打伊拉克的时候,我正好在新西兰念书,有一天看了新闻,脑子一热,跑到当地旅行社询问如何去伊拉克。  旅行社的人听了我的要求,受到不小的惊吓,问我为什么去。我解释说我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就是想亲自去体验一下真实战场的感觉,说得神采飞扬,自我感觉真是酷极了。后来这事黄了,原因很简单,我负担不起从新西兰飞迪拜的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