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恐龙,说人话 宠物的神奇未来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ngfeng3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博物学家阿尔甫斯·崴瑞尔(Alpheus Hyatt Verrill)曾在他1915年写的一本宠物指南里对当时人们的养狗习惯大加批评:“人们溺爱宠物狗,不停地爱抚它们,给它们穿衣打扮,还有其他一些荒唐的行为。这么做毫无道理。”崴瑞尔坚持认为,狗就是狗,就应该作为动物那样来对待它。
  一个世纪之后,崴瑞尔的主张“惨遭无视”。美国人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溺爱他们的宠物:空调狗屋、精酿狗啤酒(虽然不含酒精)、狗狗电玩,甚至还有狗狗性玩偶。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望与宠物变得更加亲近,宠物也可以活得更像人类。那么,我们与宠物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1、宠物工具


  美国人每年花费约600亿美元在他们的宠物身上。现在专为宠物设计的新技术工具越来越多,比如有产品可以让主人不在家时也能与宠物保持联系,一款叫iCPooch的设备就能让你和家里的狗狗进行“视频对话”(通过远程投放食物诱使宠物来到摄像头前)。与此相似的是,一家叫PetBot的公司开发了一种监视设备,当它感知到宠物靠近时,就会录下短视频,并通过电邮发送给主人。这种设备打算推出的新版本可以将视频直接上传到宠物的Instagram、Twitter和Facebook账号上。
可以和家里狗狗进行视频对话的设备iCPooch

  宠物健身工具也很有前景。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超过一半的狗和猫都超重了。一款叫Kittyo的工具可以让主人通过智能手机实时观看猫的活动,同时通过控制房间里的激光设备挑逗猫,可以让它保持一定的活动量。还有些公司为狗狗开发了可穿戴设备,一款叫Voyce的工具可以记录狗狗的活动量等健康指标,可供兽医日后参考。狗狗跑步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世界上第一台狗狗跑步机诞生在19世纪初的美国,它还能利用“狗动力”来做一些家务,如搅拌黄油、碾磨谷物等等。

2、犬类通信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一个由计算机科学家、电气工程师、动物行为学家组成的团队正在开发一种“智能马甲”,它能收集狗狗的生物特征数据,帮助人们了解宠物的想法和感受。这种智能马甲不仅配备了可以监视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其他生理指标的传感器,还搭载了一个微型计算机,可以识别和解释这些生物数据。
  这种智能马甲本是为导盲犬、警犬和其他服务型的犬只开发的。但是参与这个项目的计算机科学家大卫·罗伯茨(David Roberts)希望能在未来五年内向一般公众提供这种马甲。他说,智能马甲可以向主人发送提醒,让他们知道狗狗是否感到焦虑、兴奋或恐惧。在未来10年到20年的时间里,智能马甲可能将集成到智能家居中,智能家居传感器能将房屋内的信息(比如客厅里的一盏台灯倒了)与狗狗马甲上的数据(比如心率突然提高了)进行同步,这样主人就知道狗狗为什么会惊慌了。
  智能马甲还可以帮助人们训练狗狗。有些APP可以通过让马甲的特定部位振动来远程命令狗坐下或者向左转等等。你甚至可以提前编好程序让狗狗乖乖地在家“自我训练”。具体来说,马甲上的扬声器播放预录的命令,传感器可以感知狗狗是否服从了命令。同时,马甲还可以将信号同步到一个投食器上,以此激励狗狗服从命令。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一个由计算机科学家、电气工程师、动物行为学家组成的团队正在开发一种“智能马甲”,它能收集狗狗的生物特征数据,帮助人们了解宠物的想法和感受。

  另一些试图与狗通信的项目更加大胆。科恩·斯洛博德柴科夫(Con Slobodchikoff)是北亚利桑那大学的生物学名誉教授,也是一家名为“动物通信”(Animal Communications)的宠物技术公司的CEO,他希望能通过收集和解释狗的叫声,推出一本“狗语词典”。这是一个类似Siri的应用,理论上它能把狗主人(简单)的话翻译成犬吠声,或者把狗狗汪汪汪、嗷嗷嗷的叫声翻译成英语或日语等等。主人还可以用这个应用来理解狗狗的肢体语言,毕竟肢体语言是狗交流的主要手段。不过斯洛博德柴科夫也承认,这个项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恐龙鸡和发光的比格犬


  人类早就用选择性繁殖的方式来塑造宠物的外形了,大丹犬、腊肠犬和哈巴狗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培育出来的。不过,与传统育种方式相比,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让科学家花少得多的时间,更加精准地塑造宠物的外形。
  基因编辑技术正被运用于改变家养动物的外形。通过修改基因而使斑马鱼或脂鲤具有荧光色彩的“荧光鱼”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美国宠物店热销。2009年,韩国科学家培育出了4只比格犬,它们在紫外线下会发光。还有个更新的研究来自于中国深圳华大基因公司,研究者通过干扰巴马猪胚胎细胞生长激素的方式培育出了“迷你猪”。这种猪最重也不超过30磅(约13.6公斤),其体型大小适中,在单身公寓里养也没有问题。去年9月,华大基因宣布了出售这种迷你猪的计划。
荧光鱼

  还有一种叫CRISPR的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可以快速且精确地修改DNA,剔除不需要的基因,再置入新的基因。CRISPR成本低廉,因此还有运用于医学和农学的潜力。科学家已经利用这项技术将合成的猛犸象基因植入到大象细胞中(第一个混合胚胎最早有望在2018年问世,但能否发育成真正的生物尚未知),另外还用来增加比格犬的肌肉量,使它们具有施瓦辛格般的体型。   未来宠物的复古外形可能会成为一种时尚,古生物学家杰克·霍纳(Jack Horner)正在尝试利用基因反向工程,让鸡看起来更像它们在侏罗纪时期的祖先——长长的尾巴、带爪的手掌,还有牙齿。霍纳称,有一天,这些人造的恐龙可能会出现在我们的后院,就像小猫和小狗一样。

4、可爱的机器人


  宠物的未来或许沿另一个方向发展——它们未必是有生命的动物。工程师们正在设计能模仿真正动物动作的机器宠物,这并不简单。“我们有太多东西要教给机器宠物,这些东西是动物和人类通过基因遗传与生俱来的。”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副教授金尚培(SangbaeKim)说,很多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动作,对机器宠物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挑战之一在于它们的适应性:机器狗也许能跳跃,但是从硬地板跳到人柔软的大腿,它需要调整力道,而这是很难通过代码能捕捉到的。
  但是,正如美国普渡大学发展研究学名誉教授盖尔·美尔森(Gail Melson)所说,机器宠物并不需要完全逼真。事实上,设计人员反倒可以强调机器宠物“不自然”的一面,以避免人们产生“恐怖谷”的效应——该理论认为,人们看到机器人非常逼真,但又能感觉到其与真实的生物存在一点差距时,会感到反感、不安乃至恐惧。
  美尔森还研究了人类是如何与索尼公司生产的一款小巧的人工智能机器狗——Aibo互动的。这些研究中的受试者都知道Aibo是一款科技产品,而不是活生生的动物。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把Aibo看成是同伴,觉得它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一项对7到15岁的孩子的调查显示,近80%的人表示Aibo可以在他们感到难过时给自己带来安慰。在另一项研究中,一名受访者称自己把Aibo和一个粉红色的玩具熊一起放在床上,这样Aibo在半夜醒来时就不会感到“害怕”了。

  美尔森认为,机器宠物未来可能会属于一个“新的本体论范畴”,也就是说,人们既不会把它视为有生命的动物,但也不是无生命的物体,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2014年,距Aibo发布15年后,索尼宣布将不再为其生产替换零件,停止提供维修服务。Aibo们的“逝世”随之而来,伤心欲绝的主人们悼念它们的宠物,甚至为其举办葬礼。一名女士对记者说,她希望自己死后能和自己的Aibo一起火化。
  美尔森认为,机器宠物未来可能会属于一个“新的本体论范畴”(a new ontological category),也就是说,人们既不会把它视为有生命的动物,但也不是无生命的物体,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其他文献
每年4月中旬一直到9月中旬的每周五上午10-12点,在北荷兰省的阿克马尔都会有一场最具传统风格的奶酪交易会。荷兰是奶酪的故乡,阿克马尔则是奶酪的天堂,交易会后这些奶酪就会发运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摆放在无数人家的餐桌上。阿克马尔奶酪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奶酪交易市场,也是荷兰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奶酪交易方式。  奶酪交易会场上排放着一块块圆形奶酪,它们像轮胎一样整齐地叠放在一起,等待奶酪商们挑选与购买。
“作为埃及、以色列和黎巴嫩的替代选择,土耳其的旅游业长期以来是不稳定的近东和中东局势的反向受益者,”以色列海法大学的旅游业研究中心教授约尔·曼斯费尔德曾在其研究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安全局势相对稳定的土耳其因为有着和上述国家相似的风土人情而吸引了一大批原本想要访问那些国家的游客。  然而自2010年土耳其周边各国发生政治巨变并引发战争以来,“蓝色的土耳其”也逐渐成为了游客眼中美丽但却危险的存
“如果没有它,八十天环游世界的梦想永远只是梦想而已。过去,从纽约到旧金山最顺当也要走六个月,而铁路建成后只需要七天。”  儒勒·凡尔纳曾经如此盛赞历史上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美国太平洋铁路。145年前的1869年5月10日,美国近代工业化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建成通车。  这条被BBC评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的铁路连接艾奥瓦州的康瑟尔布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为西洋各国必须之物,所以加恩体恤……”这段话是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时乾隆皇帝对其开放通商要求所作出的回应。  作为近现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马戛尔尼访华被视为中国持续几千年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最早一股冲击波。尽管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当时的清政府是夜郎自大且因循守旧,但在物产尤其是食材丰盈这一方面,乾隆其实并没有错——广袤的
宽敞、辉煌的马丁·路德·金纪念图书馆大厅里,埃里克·施普托克用手指着那位已故的民权活动家的巨大画像。“我希望今天的穷人能像当年跟路德·金一起奋斗的人们那样,为了正义站出来。”他说,“看起来穷人们已经失去了信心,不愿意出来为自己发声。”  施普托克从1994年以来断断续续地在外流浪,无家可归。现在他成了为华盛顿无家可归群体发声的活动家,他希望这些人都能在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中投票,选出美国第45任总统
2月下旬,英国BBC-1台推出了一部只有6集的间谍剧《夜班经理》,第一集首播时收视人群便与BBC最近播出的热门历史大剧《战争与和平》不相上下,播出后好评如潮,重播时仍吸引了不少观众。据说美国AMC有线电视台为了优先购买《夜班经理》在美国的播放版权,不惜花重金买下了BBC美国公司一半的股份。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反响热烈,除了BBC一贯精良的制作水准,“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和休·劳瑞两位有着极高人气的演
八年的总统任期只剩下不到最后一年,眼下是时候对奥巴马的执政成绩“盖棺定论”了。奥巴马本人甚至“抢在”主流舆论之前总结自己的功过得失。4月10日,奥巴马罕见接受亲共和党的福克斯电视台采访,在被问及“任期内有没有遇到过最糟糕时刻”时,奥巴马直言不讳地承认:2011年,在军事介入利比亚、将卡扎菲推翻后,对后续工作缺乏准备,是他在两届总统任期内最糟糕的时刻。“我当时还认为做了件正确的事。”奥巴马说道。  
内维尔·霍姆斯今年 67 岁,来自英国的滑铁卢,是一名已经退休的交通协管员。在担任交通协管员期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一所小学外的十字路口帮助孩子们过马路。他守护着当地儿童的安全,能准确地叫出几乎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并且总是微笑着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会热情地和每一个路过的居民问好。    除了交通协管员,内维尔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兼职圣诞老人。只要孩子们想圣诞老人了,内维尔就会出现。他俨然成了当地的
上任不到一个月,特朗普就连发大招:1月25日签署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的行政令;1月27日签署暂禁全球难民和西亚北非7国公民入境的行政命令。这些都是特朗普在竞选时期做出的承诺,刚刚上任,他就一一兑现,在引发外界争议和批评的同时,也有人认为特朗普说到做到,会赢得其支持者的衷心支持。  不过,特朗普这些看似激烈的大招背后其实也有不少“猫腻”。  先来看美墨边境隔离墙问题。在特朗普签署命令修建美墨边境隔离
2015年4月,菲律宾马尼拉,民众在印尼大使馆外示威,抗议印尼对菲律宾毒贩Mary Jane Veloso执行死刑  印尼智库“哈比比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认为,决定暂停执行死刑,是居于印尼政府要给国际社会留下一些好印象,这样有助于印尼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印尼不愿意因为执行死刑而成为一些国家攻击的对象。  对毒品犯罪的法律惩处,印尼是世界上最严厉的国家之一。在非正式暂停执行死刑4年之后,印尼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