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对真丝织物的接枝改性

来源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f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为接枝单体,研究影响接枝效果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单体浓度为50%(0.w.f.)时,最佳改性工艺为:引发剂浓度为1%(对单体),醋酸0.6g/L,温度为60℃,时间为60min。接枝后织物的干弹没有变化,而湿弹性有较大提高,织物经向强力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伸长率略有上升,织物的透气性有所减小。
其他文献
我国著名水利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水利部顾问汪胡桢同志早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后赴美国康乃尔大学专攻水力发电工程,为我国出国学习水电工程之第一人,1
选用4种绢/棉混纺纱,以纬纱密度和混纺比为参量,设计制织了9种产品,研究了纬密以及混纺比对绢/棉混纺织物的抗皱性、透气性和悬垂性等服用性能的影响,并对其风格进行了客观评价。研
在教育学发展史中,人们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历史地位的评价往往从"理论教育学"出发,未能充分揭示《大教学论》的学科地位。从实践价值取向出发,在"实践教育学"的基础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