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l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WLL)治疗尘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行WLL治疗的尘肺并发COPD患者357例,术前充分抗炎、解痉、祛痰治疗;术中保障麻醉平稳、应用代谢快、无蓄积的麻醉药物;采用高频、低通气量通气方式、压力控制或PRVC模式呼吸管理;严格掌握第二肺灌洗条件、停止麻醉条件及拔管条件.监测手术时间、术中气道压、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与50例无并发COPD WLL治疗患者比较.结果 尘肺并发COPD组患者WLL后胸闷、气短、咳嗽咳痰的改善率分别为81.8%(270/330)、85.9%(244/284)、78.7%(207/263).并发中、重度COPD组单肺分期灌洗率明显高于无COPD组及并发轻度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中度COPD组单肺灌洗率明显高于并发重度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轻、中、重度COPD组支气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无COPD组,并发轻、中度COPD组支气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并发重度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中、重度COPD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术后窦速发生率明显高于无COPD组,中度COPD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并发重度COP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LL对治疗尘肺并发COPD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由《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承办的2013年《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组稿会定于8月23—24日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巾毒性疾病一从基础到临床”、“职业病临床诊治新理念”。欢迎从事急诊、急救、重症医学、中毒、职业病等相关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积极参会交流,优秀论文将在山东大学核心A类期刊《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优先发表。文稿要求使用Word文档,按照《中华劳
期刊
目的 检测染矽尘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过氧化物还原酶I(peroxiredoxin,PrxI)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PrxI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非气管暴露法复制大鼠矽肺模型,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60只)和实验组(30只)。对照组经气管灌注1ml生理盐水,实验组同法灌注二氧化硅粉尘悬液(50mg/m1)。经不同处理后第1、2、3、4、6和8周分别处死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5只大
期刊
髋部骨折是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统称,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其次为高能量创伤所致[1].据报道,由于交通事故的增加,后者呈上升趋势.髋部骨折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不只局限于骨折本身,更重要的是髋部骨折后的一系列并发症,由于髋部骨折卧床时间较长可引起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的并发症[2-3].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死亡率增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为进一步
期刊
近年来,各种农药、有毒化学物等急性中毒事件频发,重度患者死亡率仍较高。为探讨和提高急性中毒救治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规范急性中毒救治流程和方案,提高急性中毒防治水平,结合当前心脑血管和呼吸急症、感染性疾病、创伤及各种灾害事故等发生率不断升高的现状,我们决定于2013年08月23日-25日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2013年全国急性中毒救治专题研讨会暨国家级继教项目《急诊诊疗规范及进展》学习班(2013-10
期刊
2011年7月和2013年2月份我们接待2起全家庭成员血铅升高原因咨询,为防止类似病例的出现及有助于诊断,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1.家庭A:因家中老人反复腹痛、幼儿轻度贫血易感冒就医,4人经当地医院检查血铅214~553 μg/L(正常为0~99μg/L).经某医院治疗后基本降至正常范围,回家后约30 d发现血铅又升高至180~350 μg/L.该家庭居住在某县城某小区,家庭成员有祖父
期刊
目的 分析某大型造船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情况和作业人员健康检查状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9至2012年连续4年对该造船厂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并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2010年和2012年工人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该造船厂除金属尘(总尘)外,其他粉尘(总尘)以及二氧化锰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超标最严重的是二氧化锰,定点采样检测超标42.8%,个体检测CTWA最大值达
目的 研究尿中百草枯(paraquat,PQ)半定量试验对急性PQ中毒严重程度评估的意义.方法 依据尿中PQ半定量试验结果将179例PQ中毒病例分为+组(36例)、++组(23例)、+++组(25例)和++++组(95例),比较4组病例的临床特征、肝肾损害程度、呼吸衰竭和临床分型,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 179例PQ中毒患者死亡81例,病死率为45.25%.+组病例无严重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丁烯、丁二烯同时测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方法 以活性炭管为采样管,二氯甲烷为解吸液,0.32 mm×30 m 三氧化二铝毛细管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氢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丁烯、1,3-丁二烯.结果 1,3-丁二烯及丁烯4种异构体的检出限为0.3~0.5 μg,各组分回归方程分别为反丁烯:y=0.4391x+0.3189;正丁烯:y=0.4386x+0.
为我国职业中毒临床救治、科研、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学专家任引津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3月18日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2岁。任引津教授出生于1922年,1949年大学毕业后即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959年因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需要,调至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历任职业病临床科副主任及主任,1984年起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职业病科主任。
期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定于2013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丁业企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技术交流会,会议主要内容:职业病防治法中的法律责任,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技术,中同香港地区及同外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介绍,GE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管理实践,国际工业卫生进展及相关工作介绍,相关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实践等。专题讨论:噪声危害控制与听力保护,女工职业健康研究。会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