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语文》一年级下册写话二。
教学目标:
1.留心观察,按“四素句——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基本要求写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2.初步养成“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等基本的写话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按“四素句”的基本要求写好课间活动。
教学准备:
1.学生课间活动时抓拍的照片或录像资料;
2.一两篇课间活动的下水文。
教学过程:
一、课间活动“大回忆”
1.导入:同学们,看你们个个满头大汗,可见刚才下课时你们都玩得很开心。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下课时都玩些什么,参加了哪些课间活动呢?
2.生自由讲。(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出课间活动的名称,并相机板书)
3.小结:这么多的活动,各有各的玩法,各有各的精彩,你会用什么词去形容呢?
4.明确学习的内容:你们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老师非常羡慕你们。这节课,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就课间活动来个大讨论,怎么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现做现说”,契合了儿童的心理特点。谈话间自然引入话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兴趣。课间活动人人参与,只是他们常常不去留意,开课让学生讨论课间活动,从他们的头脑中调动课间活动的信息,达到有话可说、不吐不快的目的。
二、课间活动“大猜测”
过渡语:课间活动可真有趣!瞧,下课了,操场上多热闹!比一比,谁的眼睛亮,都看清楚这些同学参加的是哪项活动。
1.课件逐一播放课前老师抓拍的同学们课间活动的照片。(一幅照片展示一项活动)
2.指名说说画面的内容。师引导学生按“同学们正在”的句式逐一说画面的内容。(说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3.评比:谁的眼睛最亮?
【设计意图】习作难,难在学生没话可说、无话可写,也难在怎么说、怎么写。在此环节,教师创设了情境,又给了一定的句式,学生易于表达。通过评比,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保持兴趣。
三、课间活动“大放送”
过渡语:你们的小眼睛真亮,把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看得一清二楚。下面看看哪位同学能把看到的课间活动说清楚、说连贯。让我们来赛一赛,谁的小嘴棒!
1.观察。课件播放几段本班学生参加课间活动的录像,组织学生仔细观看。
2.说话。⑴引导学生按“下课了,操场上可真 !同学们有的在,有的在 ,有的在 ,还有的在”的句式连贯地说说录像中的内容。(生自由说;指名说。师生补充)⑵引导学生在上述基础上,把活动的过程说具体些,可以加上一些活动时的动作及心理感受等。(可指名个别优等生说,师作一些提示或示范)
3.评价。哪位小朋友把活动的过程说清楚、说具体了?评比“小嘴最棒”的小朋友。
4.写话。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有双明亮的眼睛,还有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呢!下面,请你们把刚才所说的话用笔写下来吧!⑴用课件以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如“蓝猫”“柯南”等)自述的形式展示一篇描写课间活动的范文。⑵让学生学习其表达方法,引导他们了解写几句话的基本要求,如开头空两格,标点独立占格,不会写的字问老师,或用拼音代替等。⑶生自由写话,师巡视,个别指导。
5.课堂总结: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观察,多练习,一定能把话写好,也一定能成为小作家。
【设计意图】对于低段的学生,应先引导他们把话说清楚,即说清楚“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然而,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为此,指导学生说话或写话时,既要考虑上述几个要素的“底线要求”,又要鼓励和培植学生的“个性要求”。低段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即“我手写我口”。怎么写是最困难的环节,对初学写话的学生来说,提供一个模式框架,有利于引导他们多写几句,并且写清楚。(作者单位:江西省进贤县民和第一小学)■
教学目标:
1.留心观察,按“四素句——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基本要求写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2.初步养成“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等基本的写话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按“四素句”的基本要求写好课间活动。
教学准备:
1.学生课间活动时抓拍的照片或录像资料;
2.一两篇课间活动的下水文。
教学过程:
一、课间活动“大回忆”
1.导入:同学们,看你们个个满头大汗,可见刚才下课时你们都玩得很开心。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下课时都玩些什么,参加了哪些课间活动呢?
2.生自由讲。(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出课间活动的名称,并相机板书)
3.小结:这么多的活动,各有各的玩法,各有各的精彩,你会用什么词去形容呢?
4.明确学习的内容:你们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老师非常羡慕你们。这节课,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就课间活动来个大讨论,怎么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现做现说”,契合了儿童的心理特点。谈话间自然引入话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兴趣。课间活动人人参与,只是他们常常不去留意,开课让学生讨论课间活动,从他们的头脑中调动课间活动的信息,达到有话可说、不吐不快的目的。
二、课间活动“大猜测”
过渡语:课间活动可真有趣!瞧,下课了,操场上多热闹!比一比,谁的眼睛亮,都看清楚这些同学参加的是哪项活动。
1.课件逐一播放课前老师抓拍的同学们课间活动的照片。(一幅照片展示一项活动)
2.指名说说画面的内容。师引导学生按“同学们正在”的句式逐一说画面的内容。(说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3.评比:谁的眼睛最亮?
【设计意图】习作难,难在学生没话可说、无话可写,也难在怎么说、怎么写。在此环节,教师创设了情境,又给了一定的句式,学生易于表达。通过评比,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保持兴趣。
三、课间活动“大放送”
过渡语:你们的小眼睛真亮,把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看得一清二楚。下面看看哪位同学能把看到的课间活动说清楚、说连贯。让我们来赛一赛,谁的小嘴棒!
1.观察。课件播放几段本班学生参加课间活动的录像,组织学生仔细观看。
2.说话。⑴引导学生按“下课了,操场上可真 !同学们有的在,有的在 ,有的在 ,还有的在”的句式连贯地说说录像中的内容。(生自由说;指名说。师生补充)⑵引导学生在上述基础上,把活动的过程说具体些,可以加上一些活动时的动作及心理感受等。(可指名个别优等生说,师作一些提示或示范)
3.评价。哪位小朋友把活动的过程说清楚、说具体了?评比“小嘴最棒”的小朋友。
4.写话。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有双明亮的眼睛,还有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呢!下面,请你们把刚才所说的话用笔写下来吧!⑴用课件以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如“蓝猫”“柯南”等)自述的形式展示一篇描写课间活动的范文。⑵让学生学习其表达方法,引导他们了解写几句话的基本要求,如开头空两格,标点独立占格,不会写的字问老师,或用拼音代替等。⑶生自由写话,师巡视,个别指导。
5.课堂总结: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观察,多练习,一定能把话写好,也一定能成为小作家。
【设计意图】对于低段的学生,应先引导他们把话说清楚,即说清楚“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然而,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为此,指导学生说话或写话时,既要考虑上述几个要素的“底线要求”,又要鼓励和培植学生的“个性要求”。低段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即“我手写我口”。怎么写是最困难的环节,对初学写话的学生来说,提供一个模式框架,有利于引导他们多写几句,并且写清楚。(作者单位:江西省进贤县民和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