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胰腺囊性肿瘤外科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6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腹部超声、CT和MRI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90.8%(109/120)、93.4%(114/122)和96.3%(103/107).126例均查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 9升高18例(14.3%),CEA升高10例(7.9%).开放手术1
【机 构】
:
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通外科南京军区普通外科研究所,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通外科南京军区普通外科研究所,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通外科南京军区普通外科研究所,350025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胰腺囊性肿瘤外科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6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腹部超声、CT和MRI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90.8%(109/120)、93.4%(114/122)和96.3%(103/107).126例均查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 9升高18例(14.3%),CEA升高10例(7.9%).开放手术105例,腹腔镜手术21例.肿瘤局部摘除术11例(含腹腔镜手术5例),胰腺节段切除术5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30例(含腹腔镜手术10例),胰体尾及脾切除术26例(含腹腔镜手术6例,联合肝部分切除术1例,联合胃、结肠切除术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4例,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38例(含4例联合门静脉和/或肠系膜上静脉切除人工血管重建术),全胰切除术2例,剖腹探查术及肿瘤活检术5例.126例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胰瘘(B、C级)发生率为12.7%,术后出血(B、C级)发生率为7.1%.11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72个月不等,中位随访时间52.4个月.总体5年生存率为80.5%.其中非浸润性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为96.4%,浸润性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为40.7%.结论 大多数胰腺囊性肿瘤为良性,部分为恶性或有恶变及转移潜能.无临床症状且较小的良性肿瘤可严密随访.有临床症状或有恶性征象者应积极手术治疗.非浸润性肿瘤宜选择功能保留性手术,浸润性肿瘤应做规则性胰腺切除并区域淋巴结清扫,必要时行联合脏器切除。
其他文献
肝细胞癌(HCC)肝外转移的发生率约为64%,常见的部位包括肺、骨骼和肾上腺,发生率约为30%~75%,而胃肠道转移较为少见,发生率仅为4%~6%,其转移方式多为血行转移或肿瘤直接侵犯[1-4].我们曾遇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因胰周淋巴结转移侵犯十二指肠降段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应用肝肾胰十二指肠联合切取方法获得的器官簇中的供肝进行肝移植,其中各器官动脉的分配及重建方式与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的关系,以期更加合理安全地分配利用供体器官,减少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析11例肝肾胰十二指肠联合切取器官簇的动脉分配及重建方式对肝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 11例供肝未发现变异肝动脉,于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叉处获得Carrol袢.其中1例因动脉长度不足行动脉搭桥,
目的 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术后病理确诊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患者中,男13例(22.8%),女44例(77.2%),平均年龄56.8岁.术前无临床症状者31.6%,CT的正确诊断率为70.6%.57例均为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7例(29.8%),保留或不保留脾脏的胰腺远端切除术38例(66.7%),姑息术1例,肿瘤
目的 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病的关系及其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31)、肝硬化患者(n=60)、HCC患者(n= 71)、乙肝自愈者(n=21)及健康人群(n=42)进行血清GP73检测并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V相关肝病组的GP73水平较乙肝自愈组和健康
目的 比较钆塞酸二钠(Gd-EO昏DTPA)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多排螺旋CT(MD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影像科32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磁共振、MDCT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CT组和MRI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每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共确定病灶185处。MRI组对病灶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及R0c曲线下面积(
自从胆囊切除手术开展以来,尤其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迅速开展、普及以来,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IBDI)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已由0.1%~0.2%上升至0.4%~0.8%[1].而且损伤往往更严重、复杂,特别是高位、复杂的胆管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开腹胆囊切除.目前临床多采用左右肝管矫形后与空
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安全性、长期结果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从2003年1月至2010年i月对90例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实施解剖性肝切除术,肿瘤大小:≤5cm38例,〉5cm52例;肿瘤数目:单发病灶57例,2个以上多发瘤灶33例。肝癌合并肝硬化45例(50.0%);合并脉管癌栓34例(37.78%)。肝功能分级:Child—PughA级64例,B级26例。术中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以
肝脏Kasabach-Merritt综合征是一种高潜在致死性复杂肝脏血管瘤的严重并发症.该综合征临床罕见,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该病缺乏系统性研究报道.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就肝脏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综合治疗、预后和转归情况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肝动脉造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精准肝切除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05-2010年207例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资料,81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126例采用精准肝切除手术治疗.对精准肝切除组患者术前进行肝动脉造影.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统计分析表明,精准肝切除组小于1.0 cm病灶的发现率优于常规手术组(81.48%比18.18%),在手术时
胆总管腺癌为消化系统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病隐蔽,发现时多属晚期,故预后较差,病因病理及其发病机制研究亦较少.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和葡萄糖调节蛋白94(glucose-regulated protein-94,GRP94)是内质网分子伴侣蛋白,是细胞为了适应内质网应激状态所产生的应激蛋白.近年研究证实,一些恶性肿瘤GR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