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5-000-02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广泛性和间接性。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对高校足球课程的重要影响是积极与消极的双面影响;意识与行为的全面互补;主体与客体的双层差异等。推进高校足球隐性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掘足球老师隐性课程资源;加强足球隐性课程软环境资源的建设;加强足球隐性课程硬环境资源的建设等。
关键词高校足球课程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前言
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随着我国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不断发展,国家教育部根据现行情况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文件,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评价与教育质量认证最新标准》等,逐步加大了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也为体育课程制定教学大纲提供了依据。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老师应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体育资源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和运用体育隐性资源。足球运动在大学生中的喜爱程度很高,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更希望通过参加足球运动来调节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然而,在我国高校足球课程中,足球教师还没有普遍认识到足球课程中的隐性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在进行教学时多数教师还只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条条框框和教学进度进行“死教学、教死学”,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很大方面都被忽视掉。基于此,本文从高校足球课程出发,探究隐性课程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对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主要特点
(一)广泛性
根据课程的定义,凡是经过规范设计,以简洁、内隐方式呈现的足球文化要素都属于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因此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存在的范围广泛,内容具有多样性,即没有专门固定的教材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性,只要是符合定义的学校足球文化要素,学生在校园内所接触到的学校环境与人文因素都属于足球隐性课程范畴。
(二)间接性
足球隐性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以非理性文化为主。学生上课的环境、场地设施、老师的举止神态、课堂氛围等,这些隐性资源不仅涉及到认知,更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观念、行为规范、意志、态度、兴趣等方面。合理利用足球隐性资源可以对学生的精神文化层面产生深远的有意影响,激励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总之,隐性课程资源的间接性体现在创造一种好的文化氛围,以无形的力量影响学生精神层面的主观意识从而间接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对高校足球课程的影响
(一)积极与消极的双面影响
体育显性课程主要存在于课堂的教学中,而体育隐性课程的内容是全面的,具有更多的人文因素,主要体现在凡是无意识感受到、影响到甚至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都属于隐性课程范畴。在高校足球课程中,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的全面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积极和消极。积极层面的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如师生间良好的互动效果、报纸宣传栏宣传的力度强,良好的足球信息来源等都会对学生参加足球课程的体育态度、价值观、主观能动性等非理性文化带来积极的影响。消极的隐性资源会对课程的开展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如足球比赛中队员的受伤,足球场地、器械的陈旧等都会在不同程度制约高校足球课程的开展,为此,深入研究足球课程体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合理利用积极因素,取出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高校足球课程的开展质量。
(二)意识与行为的全面互补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观点,认为体育学习就是体育知识的灌输、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足球课程主要是通过课程内容向学生传播足球知识,掌握一定的足球技术和技能。然而,目前高校足球课程中只是单纯的以传授足球技能为主要目的,教学主题思路很少会涉及学生对足球运动的主观思想,也就是没有充分利用足球课程中的隐性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意识培养。足球教学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充分挖掘足球隐性资源,让学生获得关于足球态度、价值、规范的非理性文化,对学生的主观观念产生影响,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充分利用足球課程的隐性资源可以有效的弥补实体课程资源存在的不足,使得学生能够从意识和物质两方面得到提高,所以,二者互补构成了足球教学完整的课程框架。
(三)主体与客体的双层差异
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受物质文化环境和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不同学校的存在形式各不相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足球隐性课程的客体差异。除此之外,由于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个人经历和身体素质等条件的不同,学生个体对足球隐性课程资源进行自我整理接受的程度会有所不同,因此,学习主体条件的差异性也反映出了足球隐性课程的主体差异。
四、推进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体育隐性课程资源能否在课堂层面发挥作用,是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它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无意识的,但对学校来讲,学校根据足球课程和学生的需要有意识地加强某种因素,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开发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足球隐性课程硬环境资源的建设
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硬环境主要体现在物质环境方面。构建具有特色的足球校园环境,我们应当从足球场地,课程教学,生活休息场所等多处着手,合理设计校园足球物质环境,精心打造校园足球环境。首先要建设设施齐全的足球场地,场地设施是隐性课程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在学生对学校可利用的足球场地的满意程度上,足球课程由于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场地设施与足球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校足球场地的多少,场地的质量等一系列因素,都将极大地促进或制约着课外足球运动的开展。所以,学校增加足球场地的投资力度,将足球场地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和发展规划中去,为学生的足球运动提供最基本的运动场所是加强足球隐性课程硬环境资源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美化足球运动环境,如墙体足球明星海报,增加图书馆足球方面的藏书及足球书刊的及时更新等。
(二)加强足球隐性课程软环境资源的建设
开发高校足球隐性课程时应注意其两面性,特别是防止消极作用的产生。在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软环境资源中高校体育传媒是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中的体育传媒主要指体育图书、杂志、报纸、墙报、公告、广播、电视、电脑等,这些体育传媒能广泛、快捷地传递体育信息,因此加强学校对体育传媒的建设,有利于使学生从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相应的潜在教育。同时,学校也应大力支持学生足球赛事板报宣传、以及为重大足球赛事观赏如世界杯、欧冠等提供一些便利条件,以加强学生对足球赛事观赏的便利性,另外,明星球员的感召力、团队看球的热情等都会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学生与生俱来的模仿作用会让学生自己在运动场上,有意识的运用明星动作战术等,享受足球运动的乐趣。
(三)充分发掘足球老师隐性课程资源
课堂内,老师在足球课上不仅是传授足球技术动作,足球老师的职业道德人格、足球课堂氛围、课时场地安排、教师肢体语言等都会对学生上好足球课产生潜在的影响。课堂外,学生进行课外足球活动主要靠学生自己来进行,如果想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形成良好的足球锻炼氛围,没有体育老师的指导和其他老师的组织协调安排,锻炼开展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对形成氛围产生迟滞或停顿的不良影响。足球老师需要根据学校场地情况合理安排锻炼内容,为学生制定计划一个科学的锻炼计划,对锻炼过程进行科学的监督,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足球锻炼方法具有重要影响。大学作为我国教育的最高学府,学生自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比较多,但是对事物的看法还不具有相当的成熟性,例如一次球赛的消极评论、一个足球队员的违规动作等就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身心发展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足球老师作为专项老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结论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校课程的影响,更多的学校和老师们深刻的认识到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特别是体育隐形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的教育和课程的有效实施有着重要作用。在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改革之下,加强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但在提高和改进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实际工作中不应存在教条主义、死搬硬套,应该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注重形式和实施方式的现实性和创新性,真正将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杨大志.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4):69.
[3]汤晓玲,彭蕾,万宏.论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6(1):41.
[4]赵晓玲等.营造课外体育锻炼氛围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西昌学院学报.2010(2):8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广泛性和间接性。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对高校足球课程的重要影响是积极与消极的双面影响;意识与行为的全面互补;主体与客体的双层差异等。推进高校足球隐性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掘足球老师隐性课程资源;加强足球隐性课程软环境资源的建设;加强足球隐性课程硬环境资源的建设等。
关键词高校足球课程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前言
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随着我国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不断发展,国家教育部根据现行情况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文件,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评价与教育质量认证最新标准》等,逐步加大了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也为体育课程制定教学大纲提供了依据。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老师应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体育资源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和运用体育隐性资源。足球运动在大学生中的喜爱程度很高,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更希望通过参加足球运动来调节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然而,在我国高校足球课程中,足球教师还没有普遍认识到足球课程中的隐性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在进行教学时多数教师还只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条条框框和教学进度进行“死教学、教死学”,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很大方面都被忽视掉。基于此,本文从高校足球课程出发,探究隐性课程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对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主要特点
(一)广泛性
根据课程的定义,凡是经过规范设计,以简洁、内隐方式呈现的足球文化要素都属于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因此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存在的范围广泛,内容具有多样性,即没有专门固定的教材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性,只要是符合定义的学校足球文化要素,学生在校园内所接触到的学校环境与人文因素都属于足球隐性课程范畴。
(二)间接性
足球隐性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以非理性文化为主。学生上课的环境、场地设施、老师的举止神态、课堂氛围等,这些隐性资源不仅涉及到认知,更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观念、行为规范、意志、态度、兴趣等方面。合理利用足球隐性资源可以对学生的精神文化层面产生深远的有意影响,激励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总之,隐性课程资源的间接性体现在创造一种好的文化氛围,以无形的力量影响学生精神层面的主观意识从而间接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对高校足球课程的影响
(一)积极与消极的双面影响
体育显性课程主要存在于课堂的教学中,而体育隐性课程的内容是全面的,具有更多的人文因素,主要体现在凡是无意识感受到、影响到甚至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都属于隐性课程范畴。在高校足球课程中,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的全面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积极和消极。积极层面的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如师生间良好的互动效果、报纸宣传栏宣传的力度强,良好的足球信息来源等都会对学生参加足球课程的体育态度、价值观、主观能动性等非理性文化带来积极的影响。消极的隐性资源会对课程的开展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如足球比赛中队员的受伤,足球场地、器械的陈旧等都会在不同程度制约高校足球课程的开展,为此,深入研究足球课程体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合理利用积极因素,取出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高校足球课程的开展质量。
(二)意识与行为的全面互补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观点,认为体育学习就是体育知识的灌输、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足球课程主要是通过课程内容向学生传播足球知识,掌握一定的足球技术和技能。然而,目前高校足球课程中只是单纯的以传授足球技能为主要目的,教学主题思路很少会涉及学生对足球运动的主观思想,也就是没有充分利用足球课程中的隐性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意识培养。足球教学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充分挖掘足球隐性资源,让学生获得关于足球态度、价值、规范的非理性文化,对学生的主观观念产生影响,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充分利用足球課程的隐性资源可以有效的弥补实体课程资源存在的不足,使得学生能够从意识和物质两方面得到提高,所以,二者互补构成了足球教学完整的课程框架。
(三)主体与客体的双层差异
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受物质文化环境和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不同学校的存在形式各不相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足球隐性课程的客体差异。除此之外,由于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个人经历和身体素质等条件的不同,学生个体对足球隐性课程资源进行自我整理接受的程度会有所不同,因此,学习主体条件的差异性也反映出了足球隐性课程的主体差异。
四、推进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体育隐性课程资源能否在课堂层面发挥作用,是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它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无意识的,但对学校来讲,学校根据足球课程和学生的需要有意识地加强某种因素,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开发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足球隐性课程硬环境资源的建设
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硬环境主要体现在物质环境方面。构建具有特色的足球校园环境,我们应当从足球场地,课程教学,生活休息场所等多处着手,合理设计校园足球物质环境,精心打造校园足球环境。首先要建设设施齐全的足球场地,场地设施是隐性课程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在学生对学校可利用的足球场地的满意程度上,足球课程由于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场地设施与足球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校足球场地的多少,场地的质量等一系列因素,都将极大地促进或制约着课外足球运动的开展。所以,学校增加足球场地的投资力度,将足球场地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和发展规划中去,为学生的足球运动提供最基本的运动场所是加强足球隐性课程硬环境资源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美化足球运动环境,如墙体足球明星海报,增加图书馆足球方面的藏书及足球书刊的及时更新等。
(二)加强足球隐性课程软环境资源的建设
开发高校足球隐性课程时应注意其两面性,特别是防止消极作用的产生。在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软环境资源中高校体育传媒是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中的体育传媒主要指体育图书、杂志、报纸、墙报、公告、广播、电视、电脑等,这些体育传媒能广泛、快捷地传递体育信息,因此加强学校对体育传媒的建设,有利于使学生从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相应的潜在教育。同时,学校也应大力支持学生足球赛事板报宣传、以及为重大足球赛事观赏如世界杯、欧冠等提供一些便利条件,以加强学生对足球赛事观赏的便利性,另外,明星球员的感召力、团队看球的热情等都会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学生与生俱来的模仿作用会让学生自己在运动场上,有意识的运用明星动作战术等,享受足球运动的乐趣。
(三)充分发掘足球老师隐性课程资源
课堂内,老师在足球课上不仅是传授足球技术动作,足球老师的职业道德人格、足球课堂氛围、课时场地安排、教师肢体语言等都会对学生上好足球课产生潜在的影响。课堂外,学生进行课外足球活动主要靠学生自己来进行,如果想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形成良好的足球锻炼氛围,没有体育老师的指导和其他老师的组织协调安排,锻炼开展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对形成氛围产生迟滞或停顿的不良影响。足球老师需要根据学校场地情况合理安排锻炼内容,为学生制定计划一个科学的锻炼计划,对锻炼过程进行科学的监督,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足球锻炼方法具有重要影响。大学作为我国教育的最高学府,学生自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比较多,但是对事物的看法还不具有相当的成熟性,例如一次球赛的消极评论、一个足球队员的违规动作等就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身心发展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足球老师作为专项老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结论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校课程的影响,更多的学校和老师们深刻的认识到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特别是体育隐形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的教育和课程的有效实施有着重要作用。在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改革之下,加强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但在提高和改进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实际工作中不应存在教条主义、死搬硬套,应该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注重形式和实施方式的现实性和创新性,真正将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杨大志.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4):69.
[3]汤晓玲,彭蕾,万宏.论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6(1):41.
[4]赵晓玲等.营造课外体育锻炼氛围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西昌学院学报.201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