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E基因突变致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Ⅰ型两例分析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2009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Ⅰ型(APS-Ⅰ)是由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遗传病。本研究对2例APS-Ⅰ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及AIRE基因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方法

采集2例APS-Ⅰ患者及家属外周血并提取DNA,应用PCR扩增AIRE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进行功能预测,并选取100名健康对照,对新突变位点进行检测。

结果

病例1为31岁女性,10岁出现手足指甲念珠菌样改变,后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桥本甲状腺炎及卵巢功能早衰。AIRE基因检测发现该患者为c.483_484insC纯合突变,其父母、弟弟均为c.483_484insC杂合突变,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例2为34岁男性,幼时出现手足指甲念珠菌病样改变,后诊断为Addison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及桥本甲状腺炎。AIRE基因检测发现该患者有c.179A>G及c.463+2T>C复合杂合突变,其父有c.179A>G杂合突变,其母有c.463+2T>C杂合突变,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IRE基因c.483_484insC突变可造成AIRE蛋白截短,c.463+2T>C突变位于内含子3的5′端高度保守剪切位点,这2个突变均曾报道为致病突变,而c.179A>G突变经SIFT及PolyPhen-2生物信息学预测为致病性突变,在100名健康人群中未检出,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未见报道,认为是新发突变。

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1个新的AIRE基因突变c.179A>G,拓宽了对APS-Ⅰ发病机制的认识。APS-Ⅰ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及漏诊,早期识别APS-I相关症状,加强基因筛查及随访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其他文献
Graves病又称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 ATD)、放射性碘和甲状腺切除术是Graves病的3种有效治疗措施。通常情况下,ATD是国内医师首选的Graves病治疗方案,但较高的复发率一直是ATD治疗的短板。复发主要与性别、年龄、吸烟、病程、甲状腺肿大程度等因素有关。其中,单个风险因素在评估ATD治疗后Gra
目的研究男性痛风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821例男性受检者,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并计算AIP、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数据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图表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绘制。结果痛风组的AIP、血尿酸、三酰甘油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eGF
在2019年11月,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杂志发表了论著《急性糖尿病足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测量值与截肢的关系》[Peled S, Pollack R, Elishoov O, et al. Association of inpatient glucose measurements with amputations in patien
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既是本届委员会面临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时机。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力争做好骨矿盐疾病的临床研究。
期刊
目的对比高尿酸血症患者与健康人的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活性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129例为高尿酸血症组,其中痛风112例、单纯高尿酸血症17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男性健康志愿者95名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血清XO活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尿
目的本文报道2例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并回顾文献,以期促进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就诊于本院的"矮小症伴骨骼畸形"患者进行病例总结及全外显子测序,并查阅文献,对所有已报道的中国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患者临床特点及已知基因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为短肢矮小伴骨骼畸形,通过基因检测发现二者的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基因均存在杂合突变,分别为c.1417_
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119(GPR119)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单核巨噬细胞THP-1给予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形成脂质泡沫细胞,油红O观察巨噬细胞内脂质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GPR119、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2)构建GPR119过表达、低表达质粒,经脂质体转染入oxLDL诱导后的THP-1α细胞,
目的分析1b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纳入5例于2018年在本院经分子生物学诊断为1b型PHP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其中女性4例,男性1例,均存在低钙血症、高磷血症、高甲状旁腺素血症;起病年龄跨度较大,起病症状不同;家族史可不明显;基因测序阴性,采用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S-MLPA)发现存在GNA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SK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mRNA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4例PTC组织及相应134例癌旁甲状腺组织,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PT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SK4基因甲基化状态与mRNA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甲基化特异性PCR结果表明,PTC组织中RSK4基因启动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