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们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城市苏州、无锡、南京、深圳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亲身体会这些城市经济的发达程度,特别是园区建设、吸引投资者工作的先进理念及如何吸引各地投资、办好工业企业、使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方法和经验。
一、以园区建设为载体
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园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苏、锡、宁、深等地在园区建设方面:一是坚持经济园区建设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着力培植发展特色园区。如苏州高新区是以电子企业为主,无锡新区是以电子、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主,南京高新区是以化工企业为主,深圳高新区是以电子、服装企业为主。二是坚持经济园区建设与推进城市化紧密结合,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如无锡城市改造向园区集中,老的企业要扩大生产必须到新园区;苏州原来每个乡镇都有工业小区,现在把几个乡镇集中成一个,进行调整、合并(如张家港市由26个乡镇调为8个),发挥整体功能作用,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原来每个村都可办企业,现在却只能在工业园区里办,同时将高新区与虎丘区合并,使行政职能一体化;南京工业园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合资建设学校、俱乐部等服务区,形成新的城区,花费成本少、城市扩容大。三是坚持经济园区建设与保护土地资源紧密结合,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无锡高新区对于三年没开发的土地将无条件收回,重新规划,保持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通过近年的发展,苏、锡、宁、深等地的园区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
二、以高投入为前提
四地都抓住国际资本向亚洲转移的机会,创造环境,吸引各地投资。如2002年无锡对工业投入达271.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0%以上;苏州对工业投入达509.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2.7%,他们注意讲究投资效率,找准方向,重点吸收有发展前途、技术先进的产品。
三、以“亲商、富商”为理念
亲商理念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为投资商着想,一切为投资商服务;就是要革除等客上门的思想,主动接触外来投资者,真诚与外来投资者结交朋友,热情地向外来投资者宣传当地的优势、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同时,要树立“你赚钱我发展、你发展我繁荣”的意识,敢于舍弃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孜孜不倦地追求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进入新时期,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外向,一手抓民营,实行招商引资与扶持民营政策上同等对待,规定省级、市级开发区要把民营企业作为主要对象吸引进来,帮助传统企业实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以计划、规划为特色
园区的建设、外资的引入要有计划有规划,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资。苏、锡、宁、深在规划和计划中抓住了五个重点:一是搞好园区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开发区的规划破除行政区域的概念,努力建成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辐射力、有示范力的新区。二是突出规划出口区。充分利用园区的政策优势和条件,狠抓加工贸易出口,建立出口服务区,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三是招商引资有计划。重点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吸引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来投资发展。四是规划招商方式,形成以政府为指导、专业队伍为骨干、中介组织为辅助、企业为主体的对外招商机制。五是规划技术创新和人才开发,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构筑人才培养基地。
五、以产业配套为纽带
苏、锡、宁、深等地以形成主导产品为中心,搞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形成关联度紧密的产业链,形成产业优势,进而提高竞争优势。如无锡新区专门规划了与新区面积相当的高新配套区,为新区电子、汽车企业提供电子元器件、汽车配件等上下游产品,同时还为新区配套建立了三个污水处理厂、两个热电厂和一个出口加工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六、以政府服务为支撑
这四地政府主动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诚信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外来投资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严厉打击“损商、扰商、害商”行为,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尤其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依法办事,注意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使外商的安全感大大增强,从而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追加投资。
(作者单位:长沙市统计局、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
一、以园区建设为载体
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园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苏、锡、宁、深等地在园区建设方面:一是坚持经济园区建设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着力培植发展特色园区。如苏州高新区是以电子企业为主,无锡新区是以电子、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主,南京高新区是以化工企业为主,深圳高新区是以电子、服装企业为主。二是坚持经济园区建设与推进城市化紧密结合,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如无锡城市改造向园区集中,老的企业要扩大生产必须到新园区;苏州原来每个乡镇都有工业小区,现在把几个乡镇集中成一个,进行调整、合并(如张家港市由26个乡镇调为8个),发挥整体功能作用,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原来每个村都可办企业,现在却只能在工业园区里办,同时将高新区与虎丘区合并,使行政职能一体化;南京工业园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合资建设学校、俱乐部等服务区,形成新的城区,花费成本少、城市扩容大。三是坚持经济园区建设与保护土地资源紧密结合,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无锡高新区对于三年没开发的土地将无条件收回,重新规划,保持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通过近年的发展,苏、锡、宁、深等地的园区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
二、以高投入为前提
四地都抓住国际资本向亚洲转移的机会,创造环境,吸引各地投资。如2002年无锡对工业投入达271.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0%以上;苏州对工业投入达509.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2.7%,他们注意讲究投资效率,找准方向,重点吸收有发展前途、技术先进的产品。
三、以“亲商、富商”为理念
亲商理念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为投资商着想,一切为投资商服务;就是要革除等客上门的思想,主动接触外来投资者,真诚与外来投资者结交朋友,热情地向外来投资者宣传当地的优势、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同时,要树立“你赚钱我发展、你发展我繁荣”的意识,敢于舍弃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孜孜不倦地追求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进入新时期,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外向,一手抓民营,实行招商引资与扶持民营政策上同等对待,规定省级、市级开发区要把民营企业作为主要对象吸引进来,帮助传统企业实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以计划、规划为特色
园区的建设、外资的引入要有计划有规划,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资。苏、锡、宁、深在规划和计划中抓住了五个重点:一是搞好园区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开发区的规划破除行政区域的概念,努力建成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辐射力、有示范力的新区。二是突出规划出口区。充分利用园区的政策优势和条件,狠抓加工贸易出口,建立出口服务区,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三是招商引资有计划。重点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吸引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来投资发展。四是规划招商方式,形成以政府为指导、专业队伍为骨干、中介组织为辅助、企业为主体的对外招商机制。五是规划技术创新和人才开发,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构筑人才培养基地。
五、以产业配套为纽带
苏、锡、宁、深等地以形成主导产品为中心,搞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形成关联度紧密的产业链,形成产业优势,进而提高竞争优势。如无锡新区专门规划了与新区面积相当的高新配套区,为新区电子、汽车企业提供电子元器件、汽车配件等上下游产品,同时还为新区配套建立了三个污水处理厂、两个热电厂和一个出口加工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六、以政府服务为支撑
这四地政府主动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诚信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外来投资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严厉打击“损商、扰商、害商”行为,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尤其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依法办事,注意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使外商的安全感大大增强,从而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追加投资。
(作者单位:长沙市统计局、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