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列汀对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zh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岛素敏感性、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来自全国9家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患者病程<3年,未曾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FPG)<10.0 mmol/L。纳入患者接受12周的西格列汀治疗。治疗前后采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情况。以标准餐试验检测早相胰岛素分泌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变化以评估胰岛β细胞和α细胞功能改变。采用配对n 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相关性。n 结果:患者经西格列汀治疗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n 1c)为(6.63±0.58)%,较基线值(7.70±1.22)%下降了(1.08±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 t=-8.12,n P<0.01);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分别为(6.33±0.92)、(8.44±1.62)mmol/L,比基线的(7.71±1.70)、(13.27±2.74)mmol/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 t值分别为-11.01、-11.41,均n P<0.01)。经过12周治疗,钳夹技术测定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明显升高,由治疗前的4.39(3.34,5.82)mg·kgn -1·minn -1升至5.71(4.34,6.48)mg·kgn -1·minn -1;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ΔIn 30/ΔGn 30)由2.42(1.09,4.42)mU/mmol升至5.17(3.44,8.56)mU/mmol;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也较治疗前升高,上述3个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 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12周后血糖结局与基线HbAn 1c水平呈正相关(n β=0.192,n P=0.001),与基线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负相关(n β=-0.070,n P=0.03)。n 结论:西格列汀治疗12周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HbAn 1c降低,不仅显著改善了胰岛β细胞功能,而且改善了其胰岛素敏感性。n
其他文献
糖尿病足溃疡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了解糖尿病足溃疡与心理社会学的相互关系,对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避免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目的:探究甘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小窝蛋白3(caveolin-3)/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信号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8周龄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
正常妊娠状态下,为保证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以葡萄糖为主要形式的能量,母体会发生生理性胰岛素抵抗,同时胰岛β细胞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以维持正常血糖,当胰岛素抵抗过重和(或)β细
目的:分析早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代谢指标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初发的早发T2DM患者代谢指标转归。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3
迄今为止,日本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达13人,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在获奖人数和科研水平上都非常惹人注目。尽管历史上日本文化几乎是从中国移植而来的,其价值观也和中国非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