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的扩张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am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量词系统中,“枚”多用于书面语,使用范围较为狭窄,限于器物、用具等无生命的东西,不用于动物也不用于花草树木。但是近来,我们在各种媒体中经常可见量词“枚”修饰人的用例。如:
  (1)一首歌、一句台词、一位笑星或者美女,乃至一枚公司老总,春晚一露脸,全国大流行。这就是春晚的骄傲。(《时代用报》2010年2月25日)
  (2)立威廉,怎么看都是帅哥一枚吧,不过相比于明道、阮经天沸沸扬扬的绯闻,立威廉可称得上是绯闻绝缘体。(《新快报》2010年3月1日)
  (3)Y就是奇女一枚。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提起Y,大家仍会为她一波三折的人生故事感慨一番。(《中目青年报》2009年12月1日)
  汉语发展史上,量词“枚”是否能够用来指称人呢?王力先生在《汉语语法史》中指出,“枚”是意义非常广泛的单位词,可以指无生之物,也可指称动物,只是不能指称人类。张万起认为,量词“枚”可以指称人,并举例如下:
  (4)雨中有小儿八九枚,堕于庭前。(《述异记》卷下)
  (5)如此硬穷汉,村村一两枚。(王梵志诗《贫穷田舍汉》)
  (6)有女一枚年十八,有妖一洞号三绝,撇下年老志诚的爷。(杨景贤《西游记》第十一出)
  由此看来,量词“枚”在历史上是可以用来指人的,只是用例并不多见,使用频率较低,也没有成为“枚”的习惯用法。后来,由于“枚”的称量范围逐渐缩小,以至于现代汉语中已不见“枚”修饰人的用例。所以,量词“枚”修饰人的用法其实并不新,只能算是复活。
  什么原因导致了“枚”的这一用法复活呢?首先,网络这一新媒体为其提供了复活的平台,这一用法最初可能出现在各种网络论坛,如“觅若干枚帅哥共同烧烤!”,(某高校BBS论坛)“这枚帅哥是谁?”(天涯论坛)而后,开始向纸媒以及其他网媒蔓延。其次,舍弃“个”“名”“位”等修饰人的量词,而用“枚”,让人耳目一新,且略带几分形象色彩,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追新求异的心理。再次,汉语系统内部,“枚”在历史上曾有修饰人的用例,是其复活的潜在因素。
  “枚”除了能修饰人之外,修饰范畴还进一步扩张,可以修饰其他事物。如:
  (7)送你一枚童话(《羊城晚报》2010年5月18日)
  (8)【犀利】xī lì正解:平常形容词一枚。(武器、语言等)锋利、锐利。(《申江服务导报》2010年3月10日)
  (9)这时有几位女观众瞅准时机,跑上舞台鲜花,并顶便“熊抱”了小沈阳一把,更有一位女粉丝趁机在他脸颊印上香吻一枚,惹得“惊喜”的小沈阳大喊“你别走!”(灵月2009年11月24日)
  就我们调查的语料来看,量词“枚”用来修饰人还仅限于各大网络论坛和书面媒体中,口语中还鲜见这一用法。“枚”的这些用法是否能在现代汉语中扎根并扩散到口语中,其使用范围是否会继续泛化,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钢铁厂炼钢工艺用钢水包的称重计量,属典型的高温环境计量。针对冶金设备的特殊结构而设计相适应的耐高温秤体(称重承载器),将耐高温秤体“嵌入”、“对接”到冶金设备而实现称重
<正>提到"呵呵",人们脑海里大多会浮现出"眼睛弯弯、嘴角上扬"的一个笑脸。作为形容笑声的拟声词,这是"呵呵"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随着QQ、MSN等网络聊天工具的普及,"呵呵"这
曹操《龟虽寿》:“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其中“养怡”一词,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注为:“养怡,指调养身心。怡,愉快、和乐。”人教社1997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实验本)第三册注为:“养恰之福,养生愉快之福。养怡,养和。怡,愉快。”《中文大辞典》“养怡”条释为:“谓涵养其怡和之情也。”《汉语大词典》“养怡”条释为:“谓保持身心和乐。”各家都把“养怡”看成动宾结构,
分析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紧迫性,阐述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本文对双承载器数字指示轨道衡的工作原理、结构和计量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双承载器数字指示轨道衡的检定方法,从而对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781—2002《数字指示轨道衡》检定规
现在,如果你常去网上逛卖衣服或首饰的网店,你一定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店主不再只是简单地把商品的照片挂在网上,而是让一些时尚可爱的年轻女孩男孩穿着这些服饰,然后拍成比较精致或者富有生活气息的照片展示给潜在的顾客。正是这些向顾客生动感性展示服装或首饰的模特,成为如今相当流行的“网络麻豆”。  麻豆,是英文“model”的诙谐翻译。一般来说,在T台走秀的model都要有175cm以上的个头,身材高挑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