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但是就业率并不是特别乐观,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逐渐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但是很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都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从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关于就业指导课程创新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就业指导 问题 创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75-02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思想和就业技巧培训,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和环境有着清楚的了解,利用当前的就业制度和政策来更好地就业。在就业之初,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观点必须正确,在他们了解了就业程序和相关的就业技巧之后,能够保证顺利就业。还有一些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会选择创业,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能够帮助他们对创业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就业指导课程已经逐渐在高校中得到了普及,并且进入了教学计划之内,在很多高校中都有专业培训团队进行课程教学,在一些学校也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但是我国的就业指导课程并未真正形成一个体系,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就业指导课程重视不足,内容缺乏系统性
  在部分高校中,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仅仅是片面地认为对当前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和培训应聘技巧,在重视度上,将就业指导课程逐渐边缘化,学校在这方面的投资建设也是极少的。这样就导致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无法被真正重视,学生难以从中学习到与就业相关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
  在教学内容方面,很多高校在对就业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但是从整体而言还是缺少系统性,也没有针对相应的专业提出相应的对策。还有部分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把上就业指导课程当作了一种负担,在课堂上被动地听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在其中收获不到具体的就业技巧。
  2.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团队大多是由就业指导部门的人员还有一些辅导员等担任,他们平时工作较忙,很少有时间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进行深入研究,仅仅是通过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对大学生的就业没有多少帮助,因此高校建设师资队伍是提高就业指导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就业指导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大多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则倾听,还有一些教师会采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演示,通过视频教学来指导学生。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兴趣全无。另一方面,高校对于就业指导课程比较重视理论教学,但是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对学生的就业倾向、心理等形成正确的引导,导致学生在就业的时候会出现众多的矛盾心理。
  二、就业指导课程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1.就业指导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形成积极影响
  高校不应该在毕业生就业的时候才对其进行就业指导,而应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中有所体现,在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就需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状况,这样对他们以后的工作也会有极大的帮助。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迷失了方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挫折不断,这时更需要进行就业指导。
  2.个性指导与普遍指导相结合
  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普遍的就业指导是最为常见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将就业指导的课程内容编入教学计划之内,从而保证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效果。其二是针对年级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就业指导。虽然普遍的就业指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理,但是不同的学生性格不同,因此还需要进行个性指导,争取帮助每一个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个性指导是根据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从而达到就业指导的效果。通常来说,对学生进行个性指导需要一对一的辅导,对学生的性格、兴趣等深入分析,为其职业方向进行规划,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高校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需要将个性指导与普遍指导相结合,从而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最大作用。
  三、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与发展对策
  1.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等因素是比较关注的,国家出台了很多大学生就业政策都未好好利用,这也是导致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与实践脱节的关键之一。要想让大学生真正地在就业课程教学中有所得,就应该将就业指导课程与实践联系到一起。
  课堂内外相结合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毕业生能够更加适应企业的用人标准,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作以解答,为此,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性地讲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然后让学生到用人单位去亲身实践,让其感受企业的氛围和工作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自己适合的企业,明白自己在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毕业时能够谨慎选择,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铺垫。
  2.就业指导课程网络建设与教材改革相结合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高校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是当下需考虑的重点问题。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网络上的资源在课堂充分运用,这样学生和教师就可以在课下进行随时的互动,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所有师生都能够参与其中。网络课程的建设对教学内容是一种丰富,学生在网络上还可以对自己进行职业测评,好对自己的未来有个正确的定位。同时我们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校友在网络平台上为学生进行解惑,关于就业政策、企业问题、应聘技巧的了解等都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
  在教材方面,应该更加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时代飞速发展,教材的内容也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可以组织一些著名就业指导专家来编辑教材,每个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就业需要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改进,将一些实际案例教授给学生,让他们去亲身感受与运用。
  3.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一些成功案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并用。当然这些兼职的就业指导教师也应该具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接受过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对于发达国家的教学方式,也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辩证地吸收。除此之外,教师队伍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将当前一些主流思想和社会工作需求变化融入到就业指导教学体系中,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就业策略。
  4.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很多高校都有多媒体设备,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是局限于课堂讲授和一些专题讲座。要想真正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还应该将传统方式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对网络教学加以利用,保证课上、课下都能够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来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送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艳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6,21.
  [2]王洪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现存问题与优化路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8.
  [3]易晖,党林夕.关于加强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 2016,12.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进一步推动陈氏太极拳在地方高校开展工作,必须要大胆创新,勇于探索,采用多媒体化教学手段,扩大传播范围,加大推广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厚度,提高大学生练习太极拳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陈氏太极拳在地方高校的发展。  关键词:陈氏太极拳;地方高校;开展;思考  前言:为了响应国务院关于全民推广太极拳的号召,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已经把太极拳纳入到体育课程教学当中,由于陈氏太极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总体设计初期,要设计一个性能优良的飞机,前提条件是飞机必须稳定和可控.本文通过稳定性分析软件XFLR5对低雷诺数巡航状态下小飞机纵向静稳定性和性能进行分析介绍,其分析
目的:以早产儿血清皮质醇水平作为监测指标,观察不同临床因素对皮质醇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出生72 h内转入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90例(胎龄
本人从档案管理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职能,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质量,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素质等角度来论述新时期档案管理的服务职能,认为
摘 要:学校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大智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办法,灵魂决定思想,文化决定知识。要根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理论学习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从安全、教学、德育、支部、工会、后勤等方面管理促进学校发展。  关键词:学校管理;安全;教学;德育;后勤  邵武市实验小学新天地分校创办于2007年8月,位于邵武市城南新天地严羽社区内、严羽大道旁,毗邻严羽公园,学校整体布局合理,设施完备
[摘 要]校长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提升校长管理能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本文就如何确立校长的育人理念、制度理念、教学理念、合作理念、创新理念和治校方略等谈一肤浅之见。  [关键词]校长 教育理念 领导力 提升策略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重点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上的领导。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统帅和灵魂,理念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基础。它具有凝聚力、引导力和向心力,有利于最大限度
1957年生于广西容县,祖籍广东德庆。1987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199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i术研究所首届全国美术干部理论研修班结业。1997年至1999年在中央美
期刊
生命权是人权保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是公民权利来源的基础。对于这样一项权利本应在《宪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宪法》之中却没有相关的规定,这对于我国保障生
管理班级就如同治理国家、统帅军队一样,仅靠热情、爱心、经验是不够的,它更需要方法、智慧、及谋略。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建设,就是运用兵法的过程,下面就笔者的理解,就优秀班集体建设运用兵法的过程加以诠释。    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强调战争的指挥者必须对战争各方面的因素了解清楚,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