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b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职业中专数学教师大都面临同一困惑:现在的中职学生素质越来越差,课堂上时常出现“一人独唱,全班齐喑”的局面,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不高,甚至部分学生极度厌学,以致教学越来越难以开展,效果也越来越差,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本文中,笔者从学生自身和老师两方面,分析职业中专学生学习数学缺乏兴趣的原因,然后提出将兴趣教学法引入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中专;数学教学;兴趣教学;原因;措施
  
  一、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
  
  (一)从学生角度来看
  第一,初中至职中衔接不好,刚进入职中读书,学习、生活的环境都变了,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同学都是新的,部分学生一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另外新课程职中数学一个学年要讲完四本书,教学内容较多而且进度较快,要比旧教材更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二,学习方法欠佳,学习效果不好,由于中职生底子薄,学习主动性差,缺乏自主学习的船力,更缺少课前预习和阅读参考书的习惯,大多数学生的感觉是上课老师讲的听懂了,但是课下做练习或作业时却不知从何入手,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欠佳,没有把教师所讲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仅仅是照搬照抄,机械记忆,没有对概念公式理解透彻,另外,部分学生的听课方法也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方法是教师在分析问题时,学生要在教师引导下跟着教师的思路去理解掌握知识,在教师写板书的时候学生相应地做笔记,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第一,对学生的初中基础了解不够,部分初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应付升学考试,在初三年级压缩课时,赶进度,最后关头过多地进行机械的题型训练,而初三阶段被压缩的二次函数、解不等式等恰好又是学习中一数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一些中职老师不了解学生初中的基本情况,对学生初中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再由于中考结束到中职开学两个多月的暑假时间,学生对初中所学知识掌握的所剩无几,教师在上课时如果没有及时巩固初中的知识,直接影响中职阶段的学习,教师没有做好初中至中职教学的衔接工作,并且加深了难度,致使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中职数学难学而生畏,失去学习的兴趣。
  第二,教学重结果而轻知识形成过程,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注意力放在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上,把概念公式教给学生后,关键是通过做题目来理解和运用概念公式,但教师忽略了概念、公式的推导形成过程,学生没有对新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直接接受单调抽象的概念和公式,没能理解公式的含义和结构特点,只是机械的背公式、套公式,另外由于课时紧,没时间给学生介绍有关_的数学发展史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师对问题的引入过于简单或纯数学化,使得不少学生在抽象、枯燥无味、难懂的数学式子中,逐渐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引入兴趣教学法
  
  (一)“意义激活,目标强化”
  “意义激活、目标强化”策略是从“目标导向”的角度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的学习不但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而且要准确地知道自己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第一,把旧知识进行局部的改造,变更原有数学对象的有关元素,产生新的数学对象,从而由旧知过渡到新知。
  第二,发现知识间的共同规律,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新的数学对象(要学的数学知识),实现感知。
  第三,探求异同,引导学生发掘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研究范围中所具有的相同和差异,通过提问、讨论,发现知识间的异同,产生新的认知冲突,由此感知新知识。
  第四,分解化小,把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分解为若干个简单且为学生所熟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引导学生综合、归纳,得出新的数学结论。
  第五,穷举扩充,即教师先列举一些与新授内容相关的数学对象,这些相关的对象与新授对象通常应构成某一个整体分类,通过穷举,让学生发现当前分类的不完整性,由此发现新的数学对象的存在。
  
  (二)“搭建阶梯、支持发展”
  “搭建阶梯、支持发展”策略是从“过程发展”的角度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含义是每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学生对这类内容的基础水平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分别给学生搭建知识、思维和推理的阶梯。
  第一,搭建知识上的阶梯,首先,复习巩固,复习与探究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由点到面,逐一检查和巩固,可在探究新知前完成这一步骤,也可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阻碍时需要哪些旧知识就给予个别同学旧知识的提示和引导,其次,分散主题,即教师根据平时所掌握的学生情况,把新知识中较难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每个问题之间有一定的梯度,再次,改变顺序,即教师把教材中一些知识的呈现方式、呈现顺序作一些调整或更换,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作一些变更,使新知识的解决更能达到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第二,搭建思维阶梯,即教师根据目标要求,或以旧引新,或步步释疑。点拨诱导,或类比启发,或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拾级努力。
  第三,搭建推理的阶梯,即教师或介绍或归纳一些基本的推理方法,以及推理步骤和适用范围。
  通过兴趣教学法的实施,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容,还加深了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加强了学生的“数学化”,学生从这一过程中得到数学文化素养的熏陶,增强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学生的数学情结、数学兴趣进一步内化和稳定,实施上述这些教学策略,也要求教师掌握的数学知识要广泛,理解要深刻,课前准备要充分。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桥梁桩基溶洞的处理方法,针对溶岩地区地质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从质量、安全、工期三个方面确保桥梁桩基施工质量。
防排烟设施是高层民用建筑主要的消防安全设施之一,本文论述了防排烟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存在的原因及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摘要】本文论述了数学精神在高职教育中的功效,并给出了高职教育中加强数学精神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精神;功效;培养策略    米山国藏指出:多数学生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机会应用他们在学校学到的数学知识,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学生毕业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人们从事什么工作,那种铭刻于大脑的数学理性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段话深刻揭示了
在半干旱的陇东中部地区,引进16个糜子品种,经过3年的品比试验,总结出当前的糜子生产水平:粳糜子单产可达2 893 kg/hm^2,糯糜子单产可达2 902 kg/hm^2。鉴定筛选出适应性好、
【摘要】如何提高数师教学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与成绩?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和突破方法的分析,来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数学学习障碍;突破方法    现在的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我们新课程改革中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也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首要的是我们要深刻了解学生数学学
以麻疯树栽培品种FD-8号种子为试验材料,在室内自然条件下贮藏,研究采后第1、8、10、12个月麻疯树种子的表观性状和萌发能力,探讨贮藏时间对麻疯树种子劣变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揭示新疆草原主要毒草醉马草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种群扩繁机制,采用常规纸上发芽法,研究了恒温(15℃、20℃、25℃)、变温(20℃/10℃、20℃/5℃)及光照条件对4份来源于不同生境条
初中阶段,各所学校花时最多的一门课就是数学. 多少年来,说起数学,在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脑海里,会想到一个字——“做”.数学课堂上的当堂小练习,中午的课后作业,晚上回家的家庭作业,无不让学生“谈数而色变”. 效果呢?可想而知,学生厌倦了,兴趣磨灭了,来不及做的、不会做的学生只有一条路径:弄虚作假,抄. 这是我们需要的作业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吗?当然不是. 那么,在如今减负增效的浪潮中,数学作业如何减?学
一、如何教好高中数学    教师的“教”应放在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地位,过去在应试教育的支配和影响下,作为教师总以为自己比学生高明,总以先知先觉者的身份出现,对学生指手画脚,把学生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规定的死死的,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没了个性,没了主见,没了兴趣,学生像“储存器”,被教师不停地输入“死知识”,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为探讨木荚红豆硬实种子破除方法,以木荚红豆种子为材料,进行不同时间的酸蚀处理和不同温度的热水处理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木荚红豆种子吸水特性、萌发特性、种皮透性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