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不食草中三萜类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来源 :中草药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xn80516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鹅不食草Centipeda minima乙醇提取物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运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ODS、MCI柱色谱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利用NMR、MS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采用Griess法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炎症介质NO的抑制活性,进而评价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从鹅不食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三萜类化合物17个,结构分别鉴定为20-oxo-30-nortaraxastan-3β-yl acetate(1)、3β-acetoxytaraxaster-20-en-30-al(2)、3β-hydroxytaraxaster-20-en-30-al(3)、蒲公英甾醇(4)、阿里二醇(5)、3β,21β-dihydroxy-20(30)-en-taraxastane(6)、款冬二醇(7)、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8)、taraxast-20-ene-3β,30-diol(9)、18α-齐墩果-12-烯-3,11-二酮(10)、马尼拉二醇(11)、3β-羟基-齐墩果-12-烯-11-酮(12)、coflodiol(13)、羽扇豆醇(14)、3β,16β-羟基-羽扇豆二醇(15)、16β-羟基-羽扇豆-20(29)-烯-3-酮(16)、garcinielliptoneQ(17)。化合物2、5~6、8~10、12~13、15~17的抗炎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5、15~17具有较明显的抗炎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在11.9~27.1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并首次对其氢谱和碳谱数据进行归属,化合物2~3、6、8~10、12~13、15~16首次从鹅不食草中分离得到,为鹅不食草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正>2022法兰克福国际肉类加工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IFFA)于5月14—19日如期举办。展会期间,全球肉类和蛋白质行业参展商齐聚一堂,共同把握海量商机、拓展商贸网络、分享创新成果、开展业务合作。从产品的加工、包装和销售模式来看,本届展会的所有展品均遵循可持续、自动化及数字化的生产原则。同时,参展人员对于替代蛋白产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意味着替代蛋白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巨大的增长潜力。作
期刊
《国家赔偿法》中规定的追偿条款是其抑制违法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之一。实践中,国家追偿制度并未有效运转,反而陷入“休眠”。造成这一局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目前《国家赔偿法》规定的由侵权机关负责的分散追偿模式并不合理,导致赔偿义务机关在追偿动力和能力方面都存在不足。考虑到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程序的不同,在不影响国家赔偿损害救济功能的基础上,应当选择由独立赔偿义务机关统一处理刑事赔偿和追偿事宜,并同时负责行
学位
学位
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早一批建筑已经接近设计使用年限,与此同时,不少建筑存在维修、加固、保护等问题,因此,寻找研究一种优良的加固方法来应对现目前存在的建筑问题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的分析,在问题层的上层层数不多时,通过混凝土置换法的启发,提出了混凝土柱局部置换与工字钢支撑相结合的方法,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保留核芯混凝土,将外围混凝土剔除并同时放入工字钢上下顶紧,最后浇筑时将工字钢留在柱内共同作用
在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中,获得最大利益规划是企业的生产目标,也是一家企业对自身的目标设定。而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石,能够帮助企业避免行业运作不当而发生的风险,促进企业平稳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经过成本生产、营销推广、收入回归等环节,实现最终利润。因此,在进行生产前项目预算,减少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开支,科学合理分配企业资源,减少生产成本支出。在各方面增强企业内部管理以及经济收入,切实提升
蝉鸣有余声,数学也有余声。数学的余声是用数学的经验去实现问题解决、探寻知识本源、追觅知识归宿。由扶到放,实现问题解决,这是做;由行到思,探寻知识本源,这是真做;从思生新,追觅知识归宿,这是产生新价值。
中国传统园林历经岁月的沉淀,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表现,是经久不衰又耐人寻味的诗意栖居场景,更是一种民族自信与民族身份的象征与表达。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许多青年造园家重拾园林精神,将传统园林进行“现代转译”。董豫赣以自身丰富的园林知识和诗情画意的审美追求,将人们心底向往的自然山水与平淡的日常生活完美媾和,融合当下生活语境,建构当代城市山林,为当代失语的居住文化,注入了山水诗意。形成了董豫赣特有的造园
随着大数据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与培养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为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地了解社会对大数据人才的真实需求,该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从招聘网站获取企事业单位对大数据人才的招聘信息,并从就业环境和行业岗位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了解大数据人才的真实需求情况,以及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探讨面向社会需求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
自上世纪末以来,中国西部地区各省份组织实施了规模不同的生态移民项目,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这些地区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还使生态脆弱区、生态恶化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生态移民意味着社会关系的深刻调整、组织方式深刻变革以及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型。生态移民搬迁后,社区结构处于不断重组之中,社区秩序呈现出传统村庄秩序延续与现代法理秩序重构的共生格局,落后生产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并存、传统礼治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