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建设文明生态村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夏走进房县,青山绿水之间,一座座崭新整洁的村庄,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靓丽迷人。这是房县新农村建设中的“文明、和谐、靓洁、舒适”的农村新景象。
  近年来,房县立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有效载体牢牢抓在手上。深入实施“四化”工程,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为切入点,全县累计投入文明生态村创建资金近4 5亿元,实现了全县356个村“村村通”水泥路,280个村开展了村内道路硬化,其中户户通的村达到186个,超过行政村总数的一半,累计硬化乡村公路300多公里、村内街道2400公里,栽植绿化苗木550万株。农村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夕阳斜照时分,笔者来到窑淮镇三岔村。晚霞的辉映下,一幢幢井然有序的别致新楼、绿树成荫的休闲公园是那样恬美。“我做梦都想不到,我这把年纪还能住上新楼。”70多岁的向道井老人喜不自禁地说,满是皱纹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三岔村只是房县生态新农村的一个缩影,宽阔平坦的村村通水泥路、别致新颖的楼房、花园般美丽的村子,是当今房县新农村最生动的描写。
  依托房县底蕴深厚的诗经历史文化资源和“双野”旅游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在“两线两区”即武神路线(武当山—神龙架)、346国道公路两侧及野人洞、野人谷自然风景区沿线周边村全面开展文明生态精品村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在街院净化的基础上,开发文化生态旅游业,利用诗经、庐陵王、黄酒民俗等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建农家旅游庭院,吸引省内外游客观光休闲,年接待游客突破3万人次。目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产业,正在全县农村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丰富创建内涵,推动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这是房县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我们把沼气池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载体,连续数年组织实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通过资金奖补、典型示范、强化服务等措施强力推进,全县截止2014年12月份共建沼气48462口,大中型沼气工程3处,小型联户沼气工程71处,新农村卫生新校园10个,购置沼渣沼液进出料车26台,推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850余台,生物质气化炉19200台。全年可带来经济效益7610万元,节约薪柴31万吨,全年可替代2.6万吨标煤,保护有林地21万亩,减少CO2排放6.62万吨。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 文章在生本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生本管理理念下的职业教育教师的新的观念和角色要求,阐述职业教育教师岗位认识、个性教育要求和新型师生关系,重点分析职业教育教师角色的新要求。  关键词: 生本管理 职业教育 教师角色    “以生为本”“生本管理”经常可闻可见,但究竟何为生,何为本,生本管理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把握“生”与“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