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_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施测程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成熟,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一、 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 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 或 S05 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
  2、人员素质的要求
  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3、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整个观测达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30 天/次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4、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5、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二、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
  (1)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 100 米。
  (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
  (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 1.5 米)
  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3、沉降观测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十 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5、统计表汇总
  (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
  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特别座在沉陷性较大的地基上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显得更为重要。
  对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我們还可以找出同一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筑物影响其沉降的主要因素,指导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正确指导施工大有好处,同样也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设计出更完善的施工图纸。
  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
  (7)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 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其他文献
1 全国考委会于1991年4月15日至21日,在天津劳动部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对1990年秋季参加超声波理论考试成绩合格者进行了实际操作考试和论文答辩,有111人报到,其中67人成绩合格
摘要:游戏的创设应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关键字:适应性,参与性  Discuss on game design of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    No.
早春午后,记者走进了以“实效传播塑品牌”著称的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前五强——南京银都广告商务有限公司。不同于别家广告公司急于拓展全国布局的是,银都成立十多年来始终“立
多元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面对存在的鸿沟,变革创新的挑战,领导力的盲点和多重利益相关者的挑战?从个人、团队到组织,再到更大的社会体系,U型理论引导我们将注意力跳出眼
摘要:工程管理是每一建筑单位都在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措施和成本控制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一)工程质量管理  1.质量监管体系  工程质量的优劣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管理水平
摘要:结合长沙某路基填筑工程,结合工程特点,提出适合本工程的路基填筑质量控制技术,并运用沉降预测分析软件对填筑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控制效果显著,为同类  的路基填筑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基处理;控制技术;沉降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的路基工程土石方2101526m3,基底采用多种加固形式,包括抛填片石,换填以及采用塑料排水板的排水固结法进行相关地基处理。站线路基基床表层采用A、B组填料填
由山东工业大学焊接教研室李中友讲师研制成功的“模拟型手工脉冲焊接控制设备”日前在青岛通过了鉴定。该设备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焊接行业较简单的设备,投资少、见效快。
【摘要】将低分子量聚酰胺改型普通环氧树脂生成可绕性环氧树脂,作为化学灌浆材料处理混凝土裂缝,固化产物具有高弹型,低收缩率的特点,能有效防止裂缝二次開裂现象,解决了混凝土裂缝治理材料选择的难题。本文详细介绍了该产品的配合比、施工工艺及工程实例。  【关键词】可绕性环氧树脂;裂缝治理;化学灌浆  1前言  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是一种补强、固结灌浆材料,其粘着力和内聚力均大于混凝土的内聚力,对于处理各种原因
关键字:机编组合体格网挡墙、优点、施工工艺、应用  论文摘要: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在道路建设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构造物。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随之而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经济建设必须与生态环保紧密的结合一起,这就需要我们考虑在施工建设中兼顾保持水土,维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远期预留施工。机编组合体挡土墙是一种将抗腐蚀、耐磨损、高强度的低碳镀锌钢丝,
摘要:随着矿井开采水平的不断延深,我矿的地质条件日趋复杂。目前我矿掘进队組施工的巷道多为半煤岩巷,拉底工程量大,且多为托夹石施工,掘进施工的投入非常大,掘进单进水平较低。掘进速度成为影响生产顺利衔接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在西山煤田的其他矿井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在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基础上,提高半煤岩巷的施工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半煤岩巷;托夹石快;快速掘  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我矿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