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几点认识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FAM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本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一些经验交流,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教学环境开放化;生物实验生活化;科学知识实践化。
  关键词:农村学生;生物科学;科学素养
  《科学》(7-9年级)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每一个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什么是科学素养呢?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是培养每个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生命科学是科学的一部分,因此,生物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所有初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在农村由于办学条件差,缺少现代化的实验研究条件,生物学科的很多实验教学难以开展,加上农村学生相对知识面狭窄,获得信息的渠道较少,学生缺乏对科学的兴趣,科学教育更是难上加难。面对这样的现实,要求我们农村教师树立开放的课程资源意识,注重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开展生物学教育。
  一、教学环境开放化
  农村学生从小生活在山水田野之间,和大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周围的生活环境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是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很好的资源。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尝试野外实地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形象。例如在学习《常见的植物》时,可以走出教室,把课堂带到校园。课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上网查阅校园内的植物,上课时先请学生们相互介绍校园内的各种不同的植物,然后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植物请每位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好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结构特点,对于校园内不常见的植物如藻类,教师可以在课前从周围的池塘里取一些回来培养。学生通过对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基本结构的认识,可以自行地对植物进行分类,从中体会生物分类的法则。为了深化学生对校园植物的认识,可以倡导学生自主对植物挂牌,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它们,增强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到野外观察自己干兴趣的植物,根据植物的特点来确定植物的类别,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做的尽量放手让他们去做。野外实地教学的方法,既可促使学生对知识有直观感性的认识,掌握一些观察的基本方法,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同时学生还能亲近自然,了解自然,领略大自然的奥妙和神奇,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更好地保护环境。
  二、生物实验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物实验操作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技能。但是,很多初中生物实验存在着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实验步骤繁复,实验时间长的特点,再加上农村学校实验器材不足等因素,很多实验不可能当堂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农村特有教学资源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可以把有些实验直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切身体会,学生可以完全掌握科学知识,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比如回家后可以指导自己的父母种植农作物,与父母一起探讨提高产量的方法。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物学科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觉得学有所长、学以致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种子萌发后还可以继续种植,一部分可以移入生物实践基地,用于研究植物其他的生理活动。
  三、科学知识实践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让学生深刻体会生物科学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必须让学生身体力行,为此我们学校建立了生物实践基地:一个小农场,一小片果园,小动物饲养基地。农村学生的家长大多数都是农民,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向家长请教,开展各种农业生产活动。例如:在家长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对果树的嫁接,培养优良的品种,从中了解果树嫁接的过程,了解嫁接的关键和嫁接时要注意的地方;扦插番薯苗体会植物营养生殖的方式;当植物出现病症时,如何对症下药挽救……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生物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会劳动的辛苦,品尝了收获的喜悦。在小动物饲养基地,学生通过对自己饲养的小动物的细心照顾和观察,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保护小动物,潜意识中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不是简单的一节课和一次活动就能做到的,长期的培养和强化对农村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学习、终身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县富盛镇中学 312000)
其他文献
2005年2月,正式生效,成为各国发展再生能源的新动力之一,尤其是欧洲最为显著:如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家修订了再生能源政策法规.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76例瘢痕子宫二次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采取初
一、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rn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急性左心衰运用BiPAP无创通气联合常规抗心衰治疗的疗效.方法:将85例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强心利尿、扩冠、吸
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用电量长期以来保持世界第一.尽管很多人对美国的能源消耗持有负面评价,但美国在提高发电效率、输电效率,特别是用电效率上的很多做法,如能源
目的:观察药膳结合乳房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缺乳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药膳木瓜鲫鱼汤,治疗组则在药膳基础上配
“人生其实没有太多的选择”他教过书,扛过枪,当过官,又弃官做起了环保志愿者。今年1月20日,44岁的哈希·扎西多杰荣获2006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公益奖。1992年至2000年的8
目的:探讨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原因、严重程度、救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5月治疗32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出现的原因、严重程度、治疗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出现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自古以来,诗情画意的湿地就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当大自然把阳光、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赋予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的时候,也把重任加在了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