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n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是以传授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养成终生学习的理念。而在化学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应更多、更充分的让学生去说,去学,去记忆,去动手实验,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教师仅仅是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解决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
  能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直接和间接的反映,从而促进自身提高的一种现象,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与发展能力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进的。能力也是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三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法,有一个刚认识的阶段。学化学要进行实验、观察、分析等。化学实验过后就要求学生记住所做的实验。因此,有的学生说“学化学和学英语一样,枯燥无味。”把化学看成死记硬背的科目。这就暴露了学生中有一个学习方法的认识问题。所以我们为师者不能一味的向学生灌输死的知识,而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首先,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分析。在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在每一个实验中,都从实验内容、实验装置、反应原理、实验结论、处理方法等几个方面来加以研究,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实验去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去掌握实际现象,说明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学会用实验去鉴别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其次,指导学生学会记忆,减轻学生负担。学化学要强调记忆,我常常用联想记忆法。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或者事来加强记忆。如:地壳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让学生记忆一时也不容易都记住。我就给他们讲故事。养(氧)了一个闺女(硅铝),嫁出去后要陪嫁,倒贴(铁)。这样学生记就容易多了。同时,我对学生所记的内容不厌其烦的进行检查,甚至每天都坚持检查一次。
  再次,在教学中,会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勤于思考的习惯。
  最后,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鼓励,启发。诱发兴趣和灵感,产生创造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而在实验时就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观察内容包括用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所能感知到的。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会错失许多发现。当一个实验结束时,让学生自己归纳、分析、总结,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目的。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并把他记录下来,才能随时捕捉到你想要观察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学习态度。
  三、变学生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学生比较有兴趣,有较强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地抓住这一特点,抓住时机适当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同时在设计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在的联系和符合学生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积极的思考学习。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部分知识,但要应用于生活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把所有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如在学习化学肥料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训练思维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新知识的不断涌出,新概念的不断引入,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例如,实验室氧气的制取,可以用到加热高锰酸钾或者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但如果在制氧气实验中,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装置时,这就要求学生同时对这两个装置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优缺点,才知道在什么时候选择用什么装置,又如,在实验中用到的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三种仪器在使用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在使用时要了解并分清楚各自的特点,才会知道该选择哪一种仪器。教师在教学中应把这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知识进行比较,注意抓住各自的特点,再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些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通过几年的化学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强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王兴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高中阶段的数学,是学习其它学科和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的必要基础。本文结合个人实际教学经验,对初、高中数学不同点和如何才能将它学好进
论述了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的必然性,分析了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的障碍,提出了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的方向和策略。
近年来客户关系管理(CRM)备受瞩目,但企业客户关系能力研究相对空白。本文结合客户生命周期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指出企业CRM能力包括两部分:CRM基础性外延能力和CRM阶段性内含能
基层对于一个党和国家而言是重要的基础,对于基层人民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保障和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国家相关工作能够在基层人民中开展的重点。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国
简要介绍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部分内容,重点探讨了卖方违反合同时买方的补救方法和买方违反合同时卖方的补救方法。
中学化学特别是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初始阶段,也是为学生升入高中进行学习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更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帮助同学们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初中化学成绩,就要提高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帮助他们独立地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想学、乐学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但是求知的最大动力,更
从创建独具本土文化特色的信息刊物、开发以太原文化咨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咨询服务和信息服务要致力于特殊群体3方面,探讨了公共图书馆信息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方向。
【摘 要】想要让高中化学理论课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就要让绿色化学的理念在学生心里得到深入,应当尽量让理论知识和学生熟知的生活产生更多的联结,也可以充满趣味,如果能够让学生就理论课程展开分析探究,这将会给高中化学理论课教学带来非常显著的成效。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理论课;教学模式;构建  理论课是高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在理论知识上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让学生在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