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胰腺假性囊肿合并消化道出血并不多见,可以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我院近年发现2例,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例1,男,46岁.1998年因腹痛、腹胀伴呕吐外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住院治疗好转出院.其后出现多饮、多尿、消瘦,诊断为继发性糖尿病.
【机 构】
: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24001,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24001,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24001,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24001,江苏省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假性囊肿合并消化道出血并不多见,可以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我院近年发现2例,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例1,男,46岁.1998年因腹痛、腹胀伴呕吐外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住院治疗好转出院.其后出现多饮、多尿、消瘦,诊断为继发性糖尿病.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19岁.12年前确诊肝豆状核变性.肝功能Child-pugh C级,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脾切除术.术后7周经胆道引流管造影见肝内外胆管显影清晰,无胆管扩张或狭窄,肝功能化验多项值均在正常范围,拔除引流管.
1997年~2003年,我院行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98例,同期行三孔法LA 418例,开腹阑尾炎切除术(OA)372例,我们对这三组术式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胆管腔内超声(IDUS)对胆道狭窄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微型超声探头通过ERCP、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及手术中直接插管3种途径对32例胆管狭窄病变进行IDUS检查.结果32例胆管狭窄患者中IDUS诊断胆总管癌16例,左肝管癌2例,壶腹癌3例,高位胆管癌1例,慢性胆总管炎6例,胆总管结石2例,胆总管囊肿2例.胆总管癌诊断准确率93.8%,慢性胆总管炎、壶腹癌、肝管癌、胆总管囊肿和胆管癌准确率为
患者男,41岁,反复上腹痛1个月入院.1个月前出现上腹部疼痛,外院诊断"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血淀粉酶2360 U/L).予"奥曲肽,氟尿嘧啶"等对症处理,仍有上腹部疼痛,伴纳差,消瘦.外院胃镜示胃体底后壁溃疡,疑为胃癌,活检未见肿瘤.既往有Ⅱ型糖尿病史6年.
患者男,35岁,因左侧胸部疼痛,胸闷10余天伴发热2d入我院治疗.患者左侧胸部疼痛,以进食后更为明显.1年前曾因剧烈呕吐而有上消化道出血史.
患者男,57岁.因原发性肝癌行肝移植,术后3个月出现黄疸及上腹部不适住某院.查体:体温、血压、脉搏正常,心肺无殊,皮肤及巩膜黄染,腹部见切口瘢痕,腹部略膨隆,未见静脉曲张,肝区不适处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患者男,54岁,呕吐后胸痛、胸闷、呼吸困难15 h.患者因上腹不适呕吐后出现剧烈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后逐渐出现面部、颈部、上胸部肿胀.无外伤史.查体:呼吸24次/min,急性痛苦病容,面部、颈部、上胸部肿胀,可触及捻发音,左下肺野叩诊呈浊音,右侧呼吸音正常,左侧减弱,可闻及少许水泡音.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于2003年10月19日~22日在济南召开了全国食管疾病诊断治疗研讨会,会议对学会2000年3月昆明会议建立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断治疗规范试行方案进行了总结回顾,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断治疗规范试行方案,一致认为该规范确实起到了指导全国食管胃静脉曲张临床诊治的作用,检索近3年国内相关文献,均在引用该规范.与会代表就其应用过程中认为应该修改的部分提出了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