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时代的个人信息控制权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信息为标识的民法典时代,个人信息控制权现有基础理论研究不成熟使得目前我国个人信息立法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构建方面缺乏实质性推进和有用性规范。对个人信息控制权的生成逻辑、实现困境以及塑造维度进行全面梳理和科学探索涉及整个民法典时代个人信息控制权观念的革新问题。现代信息社会风险下的理念增生、传统权利惯性下的概念创设、诸多学说争议下的属性定位,以及新兴权利语境下的范畴认知共同构筑了个人信息控制权的生成逻辑。个人信息控制权在实现过程中存在权利混淆、权利冲突、权利被侵犯、权利被滥用的现实困境。客体厘定、利益调和、
其他文献
在孔子学院的建设历程中,建设理念从重视规模扩张向强调高质量和安全发展演进,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十六年来,孔子学院的办学理念守正创新,办学规模平稳增长,办学质量稳步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塑造了萧峰这一独特的悲剧英雄形象。作品借鉴了古希腊悲剧英雄人物的塑造艺术,将人物置于命运、人性、社会等悲剧情境中去探索拷问。悲剧英雄的性格由
1994年出土的《耿公妻张氏墓志》首次著录于《辽代石刻文编》,所录仅是前半段志文,且存在不少讹误。今将墓志志文补全,更正原录文中存在的讹误,并对志文做考释。墓主人张氏为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文化教育工作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山东解放区的党组织密切结合解放战争时期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