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算理,提升运算能力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Q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真实展现算理形成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会不断提高儿童的运算能力。在实际的运算教学中,教者可以借助一定的物化载体,引导学生领会算理,关注运算过程的探究,重视学生内化感悟。在计算教学课堂上运用四色学习单这一载体,让学生由易到难、探索算理,进而探究争鸣、发现算理,接着尊重差异、深悟算理,并能运用所掌握的数学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运算所散发的魅力。
  关键词:算理;运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2B-0035-0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1]。学生对必要的计算、估算等应熟练地掌握,还要将数学知識有效合理地运用到数学的运算当中。
  我们实际的运算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过于强调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忽略学生探究的过程;过多重视计算方法的讲解,缺乏对算理的真正理解……这些都让计算教学成为枯燥乏味的纯计算,学生陷入对结果的关注中。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运算兴趣,运算能力每况愈下。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运用四色学习单的功效,让学生在计算课堂上根据红、黄、蓝、绿学习要求,分层探索;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己理解算理,进而提升计算能力,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体会运算所散发的魅力。
  一、由易到难,探索算理
  儿童数学运算能力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因而,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单纯地学习运算知识,推进到不断总结运算的方法。教师可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充分运用四色学习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小组内每一个成员可以自主选择红、黄、蓝、绿任意一种学习任务,先自主探究,再在小组内交流分享,互相补充,不断完善。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分析、比较,初步感知活动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中归纳总结出算理。这样,每一个学生在探寻中,经历了发现算理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计算能力。
  例如,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加法交换律这部分的内容比加法结合律相对简单一些,学生虽然还没有系统学习过加法交换律,但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因此,教师可以先安排学习比较容易的加法交换律,有利于学生由易到难,拾级而上;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悄然发现学习运算律的方法,顺势运用到加法结合律学习中来,从而使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学生初步感知了加法交换律后,教者适时出示以下一张四色学习单,让学生去验证加法交换律。
  我们从上面学习单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意图。首先,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了“28 17=17 28”这样的等式后,通过红色任务让每个学生写几个这样的算式,通过黄色任务让学生思考写出的算式是否可以用等号连接,并计算出结果进行验证。然后,教师追问:“像这样的等式你还能写多少个?”学生自然而然地答“无数个”,从而引发探索。教师再通过蓝色任务让学生轻松体会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而和不会变”这样的规律。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运用符号、图形、文字和字母等)表示规律后,教师再引出简洁的表示方法“a b=b a”,指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学生从对数个具体算式的感受中,自然理解了运算定律的内涵,培养了抽象能力和模型思想。在学生举例验证后,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从中逐渐总结出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运算学习的信心。
  在以上过程中,教者让学生仿写多样的算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小组不同成员在仿写、比对中,积极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让学生主动经历“猜想—观察—验证—概括”学习运算律的全过程。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主探究时空,理解了加法运算律的算理,在学习过程中归纳了运算律的学习方法,并运用到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观察运算律的形成过程,理解其本质,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能融会贯通,形成不会遗忘的数学素养。
  二、探究争鸣,发现算理
  学生掌握算理是由直接而感性的经验上升到抽象思维的认知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创建联系自身生活的情境,使他们在具体情景中,逐步学会抽象,进而理解算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层层递进,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从多种角度不经意间发现算理的本质,进而提升运算能力。例如,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教者设计了一张四色学习单,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讨论。
  1.四色学习尝试
  本张学习单,教师创设了生活情境,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列竖式计算,接着思考列竖式时的注意要点,最后再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总结小数加法列竖式的计算方法。
  2.一次小组讨论
  如果相同的数位不对齐,结果就是5.09元,和估算大约8元不符,说明计算是错误的。
  师:看来大家都找了很多的方法来说明小数加法计算时要相同的数位对齐,那么我们使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两个加数要小数点对齐,然后从最低位相加,得数的小数点要与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还要注意相加时要满十进一。(相机板书竖式)
  教师通过四色学习单设计教学,力求让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寻、自我发现。教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教学起点,让学生自主尝试列竖式计算,全员参与发现算理的过程。在教学小数加法列竖式必须小数点对齐这个重难点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课堂即兴生成的学习资源,即两个列竖式方法,进行对比演示,围绕算理,引导学生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及时开展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在共同探究中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激励者。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展示自己所思所想,分享学习成果,探索小数加法,尝试总结笔算方法,理解列竖式计算的算理,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感受小数加法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其他文献
每年总有一些隆重的仪式感,提醒我们时间过得真快。从2000年9月在深圳高新技术展览中心(高交会馆)拉开第一届深圳国际珠宝展的帷幕到现在,不经意间深圳国际珠宝展已走过了十八
代波军把自己的创作归于"艺术珠宝"。一说到艺术,很多人刻板地认为这必定是高高在上的、不接"地气"的、普罗大众看不懂、价格不菲的东西。而代波军用作品颠覆了我们的看法。找他
近日,全球首个钻石品牌Forevermark永恒印记年度盛事——Forevermark永恒印记“A PROMISE MADE分享承诺”甄选钻饰尊赏会在北京璀璨上演,超过20款以“承诺”作为统一命题和灵感
摘要:学生的才艺发展,是学生个性化成长、幸福成长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才艺发展的规划制订、构建助力系统和评价系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才艺课程的设计中来,并在课程开发、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幸福、感受幸福、形成幸福感,提升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才艺实现;目标规划;助力系统;评价系统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2A-003
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农业增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超标,农作物药害以及对人身安全的威胁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因此,科学、合理、规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