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劳资管理工作探讨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wxl3554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事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方式的深化改革,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也成为目前高校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对促进教育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高校岗位管理工作的深化和目标管理制度的制定。本文从新形势下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特点出发阐述了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当前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改进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稳步推进提出部分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劳资管理 特点 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144-02
  高校劳资管理工作旨在对劳动资源和人员管理等作出一定的改进和调整,从而使得资源能够更加高效地被利用,推进高校整体稳步发展。由此可见,高校应该对劳资管理的相关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和深刻的分析,考虑到新形势下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政策性和原则性以及延续性和时效性等特点,还有当前高校劳资管理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等,包括有各部门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劳资管理对象复杂多变、数据处理工作繁重、现代化管理方式落后、工作流程不够规范导致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以及劳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不够透明化等,这些在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中呈现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使得新形势下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变得困难重重。
  然而,当我们正视高校劳资管理工作开展的深刻内涵,就会发现,其对促进教育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提高高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也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首先,高校的人力资源建设不僅包括科技创新人才梯队的建设、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器材的引进,还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等,进而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还会间接地促进高校资金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从而确保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当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形式开展必会调动教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自主创新性等,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必会促进高校劳资管理的开展。
  一、新形势下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复杂性和多变性
  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工作种类繁杂和面向对象的工种不同,其中繁杂的劳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根据岗位数或者编制数等确定分配方案、激励政策以及优绩优酬等要素,根据高校教职工的工作性质以及职称高低等建立不同的工资台账等。而通过不同的奖惩制度造成的人员调动和职位的重新规划等会使得教职工的工资变动具有不稳定性,从而使得高校劳资管理工作呈现多变性。
  (二)政策性和制度性
  高校劳资管理工作因为其关系到每一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所有的数据变动或者制度调整等都必须在政策约束下进行和实施,因此这也对高校劳资管理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其必须对政策规定的每一个细节性内容进行深刻的解读并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处理和对待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从而有效确保政策制度的切实落地和执行,进而推动高校教育的稳步发展。
  (三)延续性和时效性
  由于高校教职工的工资政策近几年的调整频率较高,而且考虑到目前高校“追赶超越”“先进教师”等工作的热烈开展,教师之间的职称评定也竞争激烈,因此导致教职工的晋升和职位之间的平级调动情况较多,这就要求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人员对教师的职位动态信息有着准确的把握,及时更新信息,从而确保教职工的工资待遇等能够及时被审批。其次,高校劳资管理管理工作的延续性还体现在对于教职工的工龄信息的掌握方面,根据正确的信息为其提供相应的激励政策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新形势下高校劳资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劳资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校劳资管理工作属于一项复杂的科学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劳资管理工作者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素质和负责耐心的人文素质。而现实情况却是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人员大多缺失专业的学科背景,绝大部分是凭借“经验主义”摸索业务知识,而工作方式的单一性和固定的工作模式使得高校劳资管理工作出现低效率现象。
  (二)劳资管理对象复杂多变、数据处理工作繁重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的不断变更,使得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变得难度提升。由于在学校的激励政策下教师大多重视职位晋升,加之工资标准的调整幅度的多变性,使得劳资管理工作的变更要求即时性和延续性,对于历史记录的查询工作而言难度增加,数据处理工作繁重,同时对比新增的工资制度的标准,发放待遇的标准的口径不统一,从而不利于高校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管理方式落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
  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信息更新的即时性、准确性要求较高,而传统的手工录入的方式的出错率高且易形成信息混乱的状况,因此,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实现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和准确化就显得尤为必要。但目前大多高校尽管会通过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辅助管理,然而系统模块构建不全面、兼容性差和二次开发的难度系数较高等现象亦无法实现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资源共享,进而导致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
  (四)劳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不够透明化
  由于工资政策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容易导致高校教职工对于自身的薪资待遇情况常常怀有很多的疑惑和问题,从而进一步导致与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人员的摩擦和误解情况频繁发生。而导致此类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劳资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且劳资管理的工作人员对此方面的信息传达的不及时和内容解读的不准确,加之政策中针对每种类型的教职工的津贴补助等的规划不明,导致信息不够透明,进而激发不必要的矛盾。
  三、新形势下高校劳资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专业岗位规范化教育培训制度
  为提高高校劳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专业岗位规范化的教育培训制度,对于加强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应该做到了解一定的统计知识和财务会计所需的基本技能,对人事政策制度等的调整和改革进行实时的关注和法律法规等的信息更新,并且必须具备行政管理知识,强化办公写作能力的培养。其次,应该积极发挥劳资管理学会的引导作用,在其对政策制度等的准确解读下定期举办交流研讨会,从而增强高校劳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一支有组织的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   (二)健全并严格执行考勤、考核制度
  目前,随着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津贴激励制度等的改革更加重视高校教职工的考勤、考核情况,对高校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但现实情况是高校教职工的考勤考核情况等的监督和实行单纯依靠人事部门的管理,难免会出现个别职工利用职位之便为有些教职工“开后门”的恶劣情况,而考勤制度的实行缺少严格的监督和把控,考核制度便流于形式。长此以往,难以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谎报、误报考勤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严格实行考勤考核制度的教职工而言是一种不公平的体现。
  (三)积极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以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对于高校劳资管理系统的更新也提出了更加明晰的要求和标准。传统的高校劳资管理工作常常有人为的记录和更换,从而导致信息的出错和缺漏情况常有发生,而教职工工资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教职工晋升情况的变化对于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录入又加大了一定难度。因此,高校勞资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种和优绩优酬情况建立适合高校发展需求的计算管理信息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为日后的信息更新和维护也提供可能性。
  (四)规范工作流程,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
  针对高校劳资管理工作,各部门之间应该统一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具体要求和规范,制定一套系统科学的制度标准,使得在高校内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更新更加便捷和高效。在此基础上就要求高校各部门间使用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信息维护方式,确保高度的兼容性和可复制性,而且劳资管理部门一经接收到劳资管理学会等机构的政策性改动和规划类建议等,都必须确保信息及时有效地传达到各有关部门,使得各部门之间能够合理分工,不断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和衔接性,进而助力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建立健全网络化信息发布系统
  高校劳资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到对政策制度等的认真解读和深刻剖析,更应该确保信息的透明化和加大宣传力度,并且建立健全网络化信息发布系统,从而保障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普及性。因此,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人员就应该有效利用网络平台这一杀手锏,通过在高校门户网站的平台上开设专栏宣传,或者建立针对性的搜索引擎从而根据关键词的输入匹配到对应的概念和重点。为有效解答来访人员的疑惑,高校劳资管理人员还需要充实自身的专业素养对其进行耐心的解答,从而确保信息的透明化,加大劳资政策的宣传力度。
  四、结语
  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对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其更加关系到每个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针对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当前现状和存在问题,新形势下的高校劳资管理工作应该首先做到建立和完善专业岗位规范化教育培训制度和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考勤、考核制度,从服务保障全体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构建和谐的积极的师资队伍,使得教职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并为高校的教育事业顺利开展充分展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其次高校还应该积极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以提高工作效率,深化岗位管理和目标管理制度等,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开展更加具有协调性和衔接性。
  参考文献:
  [1]钱德凤.新形势下高校劳资管理工作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3):41-42.
  [2]张云云.新形势下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J].中国市场,2017(15):213-214.
  [3]石林锋.新形势下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改进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2):287-288.
  [4]孙鹏.新时期高校劳资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7(11):183-184.
  [5]唐鑫鑫.大数据时代高校劳资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102-103.
  责任编辑:张蕊
其他文献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图像化的时代。作为视觉教育一个最主要的领域,美术教育如果不对我们时代的社会形势和文化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依然采取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近日,北京地铁公司第三届“萨伯维”杯乒乓球比赛在石景山体育场落下帷幕,经过3天紧张激烈的角逐,4个大项7个单项经过216场比赛,全部排定名次.北京地铁公司党委常委、职工董
期刊
1 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重要论断 ,内涵丰富、立意深远 ,它对于在新的历史
“岁月悠悠,胡同悠长,张家取暖,李家撑伞,百姓冷暖,群众安危,小院管家,胡同物业.没有惊天动地,没有风生水起.她挨家走访,逐户倾听,将百姓的要求当作己任,把邻居交办的事情放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以微博、微信、视频软件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网络充斥着年轻人的学习和生活。相应的,以这些新媒体工具为主导进行网络授课已然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面对各种新媒体的创新思维的广泛传播和不断革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需要相应地整合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顺应局势,搭建新媒体教学平台。唯有如此,才能够让“90后”大学生摆脱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接受具有新媒体思维的教学课程,也能让思想政治
“翟队!今天又不回家啦?”“你们先走吧,我等运输车都归队检查完再走”.远处传来了憨厚的声音,走近一看,只见这个皮肤黝黑,高高瘦瘦的人正是北京环卫集团京环绿谷公司固废物
期刊
从一名一线装配钳工成长为业务骨干和学习楷模,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安调监管室主任马剑明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严谨律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的认可.25年来
期刊
校园一卡通的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在数字化校园的架构基础上,对校园一卡通的建设,我们可以使各个业务系统实现“源头”数据的权威性,原
33年来,吉祖友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在施工安全管理事业中,一直工作服务于基层安全管理.在安全管理岗位上,他不断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兢兢业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