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岩浆起源和演化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基性火山岩成因的新思路

来源 :高校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x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全球大地构造为背景讨论了玄武岩浆起源和演化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合理解释各种环境中火成岩的形成机制,也有助于依据野外岩石组合来判别古构造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资料和观察,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及中-新生代基性火山岩成因提出了一些新解释.这些解释与地质观察相吻合,且符合基本的物理学原理.虽然中国东部基性火山活动可称为"板内"火山活动,但它实际上是板块构造的特殊产物.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是其下部被改造为软流层的缘故.这种改造是加水"软化"所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姑山采场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探讨了利用粉细砂含水层和砂卵砾石含水层之间的粉质粘土层建造台阶式防渗帷幕的可能性,以消除姑山采场东北帮边坡因地下水和青山
膀胱嗜铬细胞瘤临床上少见,较易误诊。由于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处理较为特殊,术前术中不正确的处理,可造成患者死亡,而且膀胱嗜铬细胞瘤恶性倾向率高,文献报道20.7%~38.5%[1,2],对于本
初步研究表明,以往被认为是典型的Ⅰ型花岗岩质岩石的浙江洪公岩体应为铝质A型花岗岩质岩石。该岩体以高钾为特征,K2O达5%以上,K2O/Na2O〉1.2,准铝-过铝质(A/NKC=0.80~1.14);FeO^*/MgO比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