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护士管理研究综述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jinlin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医疗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为使医疗工作正常运行,同时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满足社会对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临时护士进入护理队伍,缓解了医院护士紧缺的现状.临时护士已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充实到临床第一线,成为医院不可缺少的护理力量,也显示出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1].同时也对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现对临时护士的管理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关于江青(1914~1991)1934年5月至10月从北平到上海浦东女工夜校当教员一事(并在那段时间被捕),不少公开出版的书籍、杂志及史料文献中都有记载,但书中所用的化名却不尽相同。  最早记载江青在浦东女工夜校任教的是1960年5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战斗的五十年》一书。该书也是上海卷烟一厂(前身为成立于1902年的陆家嘴英美烟一厂)厂史,书中《永远割不断的联系》一节中,当年就读于夜校的老年女
近期因丹麦《日尔兰邮报》在2005年9月刊登有关侮辱穆罕默德的漫画而引发了全球范围穆斯林的抗议热潮,其余波似乎尚未完全平息,中国香港的穆斯林都上街游行示威,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也发表严正声明,愤怒谴责欧洲部分国家一些新闻媒介刊登这些侮辱伊斯兰教的漫画和向穆斯林寻衅的恶劣行径。  宗教信仰是信徒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寄托,它能够对人们的心灵起到极大的慰藉作用;宗教本身的一切,更有着信徒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
杨刚是中国20世纪著名女记者,如果她在生命的最后十余年不是全身心地投入政治,或许会成为一个极出色的女诗人、散文家,因为诗的光彩、文学的色泽,早在她年轻的时候就显现出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但是杨刚没有这样。建国之后,她先后任职于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和中宣部,于1955年初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成为《人民日报》编委中唯一的女性。更使人没有想到的是,1957年反右正处于高峰,副总编辑杨刚突然自杀。留
王宠惠(1881—1958),是清末民初的第一代法学家的杰出代表,近代中国为数不多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学家。1921年他当选为设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首届法官并于1930年连选连任。他还是1948年联合国国际法院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的五十位法学家之一。王宠惠不仅致力于法学研究,亦以“法学与外交兼通”的面目,驰骋于民国外交界。在卢沟桥事变前夕,他受召回国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在抗战最为艰难的头四年,他主持或
这位会找幸福的画家叫江石邻,江苏常熟人,生于1920年2月,今年已整整九十一高寿。今天看来,江老的高寿,当然与他会找幸福有关,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江老也是在进入老年时,才开始悟到寻找幸福的重要,而且幸福确实是可能找的。说起他的健康长寿,江老坦陈和他“会找幸福”有关。如今,江老除了耳朵稍有点背,依然中气十足唱京戏、跳迪斯科,现场他跳舞时还可以像顽童般双手叉腰,灵活地脖子扭扭、肚皮扭扭,逗得别人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