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的“五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shiyij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改革必须回归课堂,来自课堂层面的改革才是新时代公安教育改革的基石。学习不投入是高校课堂最大的痛点,对公安院校亦是如此。公安院校学生学习不投入的直接原因在于课堂教学脱离实战。因此,公安院校的课堂改革要以新时代公安育人目标为导向,围绕“真情实警”,抓住“实例、实情、实景、实力”,不断贴近实战化。通过45分钟的课堂主阵地,从上好每一课开始,将新时期公安教育理念和课堂改革深度融合,探索公安特色的“五化”课堂。
  [关键词] 课堂痛点;课堂改革;公安特色;五化课堂
  [作者简介] 宋 薇(1980—),女,四川成都人,法学硕士,四川警察学院治安系讲师,主要从事公安法学研究;胡志刚(1965—),男,四川泸州人,法学学士,四川警察学院治安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安法学研究。
  [中圖分类号] G642.0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如何与时俱进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途径之一是“支部建立在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上”。从现实境遇、目标任务、主体建设三个维度分析出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存在着的问题。高校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问题导向贯通支部与社团,建立思想政治专题与实践主题的内容联动机制,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科技竞赛为抓手,推进学生党支部与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协同发
[摘 要] 应用型本科学生应具备本科基础、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当前培养模式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体系与行业需求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以行业能力需求为学生培养成效导向,以应用型能力特征为目标,对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引入工程背景,体现工程素质和岗位能力培养,强化专业知识的掌握、应用和创新,提升了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应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