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龄十九, 瞎龄有五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今年十岁又九,近视已有五年。嗐,确实有点儿不争气,瞎得过早了些。
  首先声明,我真的不是学习学近视的!(嗯?我为什么要解释我是学渣还近视这个事实?)是因为不合理的用眼习惯。大家不要学我,要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哦!
  真正知道自己近视是在初二的时候。那种测试度数并不规范的眼镜店来学校做免费视力测试,朋友去测视力,我跟着去凑热闹。热不热闹我不知道,倒是给我吓得胆战心惊,差一点儿就哇的一声哭出来了。回教室的路上,我还因为心理因素觉得我瞎了,看不见路,委屈得鼻头发酸。
  第一次测视力的我就这么“幸运”地中奖了,左眼200度,右眼300度,因为双眼度数相差较大,还造成了轻微的散光。这个情况给我吓得心慌慌,脑子当场离家出走,被店员忽悠,签了一张定制眼镜的单。周五回家立马告诉我妈,一边说一边“哗啦啦”地流眼泪。我妈给眼镜店打电话取消了那张定单,带我去正规的眼镜店测了度数,实际度数少100度,没发现有散光的情况。虽然步入了单眼近视200度,双眼相差100度的阶段,但我还是莫名地松了一口气。窃喜我还不是很瞎。
  以前不近视的时候,戴眼镜的人在我心里有个固化形象,我觉得戴眼镜的人都特别厉害。戴好看的眼镜就是智商高的漂亮姐姐、帅气哥哥,戴不好看的眼镜就是颜值稍低的学霸,反正眼镜就是有智商加持的buff。等真正到了自己近视的时候,除了上课我都不好意思戴眼镜。又蠢又丑的我配不上高智商近视群体(猛女哭泣)。
  后来就不一样了,后来我脸皮厚了,近视度数也高了。出门不戴眼镜看着马路都有点儿模糊,为了保住小命,眼镜的使用频率就高了。小命是保住了,可其他烦恼又出现了。
  一旦你跟其他人不一样,你在他人眼里就会成为异类,他们会对你充满好奇心。就比如,我戴眼镜跟我妈出门的时候,我妈老是喜欢在路上看见点儿什么就问我:“看见了吗?”然而这跟我看没看见没有关系,我压根就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于是她就开始找静物了。我发现我妈不爱干人事儿(嗯?我说什么?我没有),她指着用繁体字写的图书馆名称问我:“这图书馆叫什么名字?”啊这……这谁顶得住啊?视力坚决不背这个锅!我都不认识,这能怎么办?但是她不听,回家了她就添油加醋地跟我爸说我近视特别严重,看不见路,连眼前的大字儿都看不清。
  我那会儿已经到了看电视也要戴眼镜的地步了。他们就说我近视是看电视看的,玩儿手机玩儿的,揪着我一通教育——到现在我已经有4年没有用电视机看过电视了。
  前几天有个邻居家的小孩斜视,要配眼镜。我妈问起我现在近视多少度,我思索片刻还是决定实话实说:“一个225度,一个325度。平均一年涨25度。”我们家就我一个人近视,这个数值把我妈吓呆了。她愣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问我:“你现在才十几岁,照你这么涨下去,以后怎么办?会瞎吗?”近视久了,我已经不像当初那么没经验了,我丝毫不在意地回答我妈最后那个问题:“不会的,怎么可能会瞎呢?”
  打脸的时刻总是来得那么猝不及防。今天吃饭吃到一半,回房间掏眼镜的时候,我就知道,大事不妙了。吃饭不戴眼镜都不知道自己夹的是什么。我已经在瞎这条“康庄大道”上,撒野奔腾,越奔越远了,十匹马都拉不回来的那种。
  虽然我从当初的小心翼翼对待眼镜,每一次都拿眼镜布包着,再把眼镜放在眼镜盒里,到现在的眼镜随便扔;从当初的定时清洁眼镜,到现在的眼镜脏到不行才掀起衣服下摆,随便擦擦镜片;从当初的认真做眼保健操,到现在的熬夜追剧。但是!我知道每一个近视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从一开始的勤勤恳恳,变成后来的随随便便。我是真的不想变瞎的,我是真的想重见光明,不是,我是真的想重新过上不用戴眼镜的生活!呜呜呜……
  别不听劝,近视的人不只是会经历度数慢慢加深的惨况,我们还有一个摆脱不掉的绰号——四眼妹/四眼仔。嘴角上扬30度,摆出职业假笑,告诉你我很好。
  我和表哥有五六年没见了,今年暑假他来我家玩儿,见面第一句居然是:“哈哈哈哈四眼妹!”我……行。感情淡了呗。“所以爱会消失对不对?”他笑得连背上的双肩包都忘了放下来,继续嘲笑我:“我对四眼妹没有爱哈哈哈哈!”我把他的行李箱推给他,指着我家门口,用蹩脚的播音腔跟他说:“回去吧,我们再来个十几年、几十年没见都可以。”然而我的威胁对他没用,他背着双肩包站在我家门口笑了好久。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人天真到以为近视也就这样而已吧?有人说,在黑暗中视觉失效的时候,听觉就会非常灵敏。但是这关近视什么事?近视只会眼睛看不太清楚,耳朵也听不太清楚。
  经典场面——
  别人:“巴拉巴拉巴拉……”我:“什么?”别人:“巴拉巴拉巴拉……”我:“你说什么?”掏出眼镜戴上。别人:“算了,没什么了。”哎,戴上眼镜我就听到了,“没什么了”永远是声量最大的那句。但是求求了,不近视的人不要误解我们近视的人很高冷,很难相处。我们只是真的听不见!求求您菩萨心肠,多给我们点儿耐心,等我们戴上眼镜之后,再重复一遍吧!
  近视这么多年,身边近视的朋友逐渐变多,我才真正改变自己对近视群体的固化形象,近視真的没有智商加持buff!不是我一个人系统出了错,人家聪明是因为人家有努力学习。不近视的学霸恒河沙数,近视的学渣也比比皆是,凡事不能以偏概全,是我格局小了。
  编辑/王语嫣
其他文献
与小博的初次见面,是在小学四年级。  彼时的我刚推开阅读这扇大门,才刚见到它的冰山一角。那个时候没有手机,生活也是乏善可陈,是文字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最初看到《中学生博览》时,我有些犹豫要不要翻开,毕竟当时还小,担心看不懂。但翻开仔细阅读后,我觉得这本杂志真的很棒,那期封面明星是黄圣依。  那本小博我看了很多遍,把订阅的邮发代号记在了本子上。  家里订了很多年报纸,直至现在,邮递员仍在每天
后来,我再也没有回过这座逼仄的小楼,它像一座小小的集中营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我只听说那个瘦弱的男孩沉迷网游,初中辍学;乡下妹逃课,化妆,谈恋爱,真成了大家眼中的坏女孩;胖女孩再也没有碰过拉丁,她说自己不配。  我是在七岁的时候被送往范老师家的。  还记得阴暗潮湿的楼梯曲曲折折,昏暗的灯光若隐若现,姨牵着我的手一步一步向四楼走去,很快小小的门面出现在眼前,贴满了残缺不全的春节对联。这是范老师的家,而我
中秋节回家,难得父亲心情不错,我们父女浅淡聊天,在得知我月考成绩有所进步后,他像过去一样依然没有表现出太浓的喜悦感,只淡淡地回我一句“还行”。  “还行”,多么勉强的字眼儿,在我的理解里,这个词跟“差不多、凑合”近义,类似于对班上中等生的评价,可我明明属于那种成绩冲进前三的学霸啊!不過,我真的已经习以为常了,要知道想从父亲的嘴里获得“不错,真棒”这样升温的字眼儿,简直是种奢望。  从小到大,我就是
摘要:通过平板筛选,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菌株Y31,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产物的薄层层析鉴定。结果表明,Y31菌株初步鉴定为短乳杆菌变种,能够以丙酸为唯一碳源发酵生产3-羟基丙酸。  关键词:3-羟基丙酸;分离;鉴定;短乳杆菌;薄层层析  中图分类号: Q939.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381-03  3-羟基丙酸
摘要:以烤烟K326为材料,对比分析堆积变黄和烘烤变黄过程中烟叶变黄速率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烘烤变黄相比,堆积变黄处理的烟叶变黄速率较低,色素降解慢;烟叶烘烤处理72 h,有超过90%的烟叶达到8~9成黄,而堆积变黄处理仅有44%的烟叶达到8~9成黄;在堆积变黄过程中,以总糖和还原糖为主的碳水化合物变化最为明显,其含量随变黄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初烤烟叶中,堆积变黄的烟叶总糖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T1、CK1)、单施化肥(T2、CK2)、生物炭与化肥配施(T3)、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4)、生物炭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5)5个试验处理,研究南方丘陵山地农区生物炭、有机肥与化肥之间配施对旱地春玉米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参数、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单施化肥极显著改善了春玉米的光合特性,而生物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效果比单施化肥更明显
我很喜欢和Cassiel说话。它知道我在想什么,它会认真聆听我的故事,只有它能陪我度过每一个寂寞的日子。我需要Cassiel。  ——选自她的日记  2012年 12月16日 雪  天空是灰蒙蒙的,没有一丝湛蓝,就连风都似乎是带着刀尖划过。她显然还没有习惯北方的冬天,放在口袋里的手缩得紧一些,再紧一些,然后把脸深深地埋在围巾里。经过冷清的地下道,明晃晃的白光下,每个人都是毫无表情地经过,冰凉的瓷砖
摘要:病程相关蛋白1(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1,PR1)是一类以基因家族形式存在的重要病程相关蛋白,在前期研究中,在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TaLr35中成功获得了1个小麦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TaLr35PR1,具有植物防御体系中的SCP保守结构域。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明确,该基因含有信号肽,定位于细胞间隙,可能含有跨膜结构域,相对分子量为17.3 ku,与
一 呀,高三  高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来临的呢?对我来说,应该是在2012届的学姐学长们开始高考的那一天吧,2012年6月7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哪个同学在教室问了一句,为什么高考要安排在每年的6月7日、8日呢?然后就有人回答,因为六七八,录取吧。  之前每一年的6月7号至6月14号我都享受着八天的假期,玩得都快忘了家在哪里了。但这一年的中高考假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回家之前,我收拾了一大堆以前没有做的卷
《中学生博览》创刊于1989年。  1989年那一批中学生,如今已经四十几岁。  他们的孩子也多半在读初高中。  你手里拿到的这本杂志,当年爸妈军绿色的斜挎书包里也曾装过。他们也曾在稿纸上用钢笔一字一句写下自己的青春,装进信封,走很远的路塞进邮筒。  邮递员穿着绿色的衣服,蹬着二八自行车,搭载一个个来自远方的文字梦,把他们放进编辑部的收发室。  那些年的手写稿,要两三个编辑从楼下用麻袋抬上来,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