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知音胜迹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7年8月20日,作为地球的使者,美国旅行者一号从地球飞向太空。中国经典古曲《高山流水》,就在它携带的多首世界名曲之中。中国人淙淙铮铮的乐曲在太空奏响,代表人类向银河问候,在浩瀚宇宙中寻觅人类知音。
  这震撼古今中外的知音文化,正是源起湖北武汉。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人类每一段壮美的航程,都会在历史长河中刻下深深的印迹。
  近日,本刊记者踏上了寻找知音文化之根的旅程。
  悠悠汉江水,青青马鞍山。
  钟子期墓,坐落在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马鞍山南凤凰嘴上,是整个知音传说的重要文物载体。在凛冽寒风里,久久伫立子期墓旁, 两千多年前的那个传说浮现眼前——
  马鞍山脚,汉江边上,古渡口旁,樵夫钟子期与晋大夫俞伯牙因琴相遇。从伯牙的琴声中,钟子期听到了如山之巍巍的凌云之志,如海之汤汤的奔放胸怀,两人结下了“知音”之交,相约次年再会。谁知,次年俞伯牙前来赴约,却只得到钟子期的死讯,悲伤之下,伯牙摔琴谢知音。今日汉水琴断口,相传就是俞伯牙断琴之地。
  一介樵夫,为何有如此伟大的耳朵和巨大的魅力?我们走进蔡甸区集贤村想寻求答案。
  民间传说钟子期原是楚王宫中主管音乐歌舞的乐尹,很受楚王喜欢。可他却无法忍受朝中奸佞当道的残酷现实,请辞回乡带着父母过上了砍樵为生的隐居生活。很快,楚国各地贤士都慕名前来造访,甚至筑屋居住,成就千古名村集贤村。
  俞伯牙何许人也?民间传说,他曾定居蔡甸区大集街俞家垸村。
  在记者的眼里,昔日的古村落,如今已变成“美丽乡村”。村里还可以看到“伯牙湖”和“伯牙亭”等景致。这里超过八成的村民都姓俞,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俞小江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现在,像俞家垸这样依然保持着原始自然村风貌的行政村已经很少了,他们村之所以能保存这么完整,因为他们都是一家人——俞伯牙的后人。”
  俞教授拿出家中族谱向记者展示,这本有些破旧的《汉阳俞氏家乘》印于1924年,据其记载:俞伯牙摔琴之后,就在钟子期墓不远处寻找了一个背后有山,前面環水的地方定居。后世一度因战乱而迁至安徽,又于明崇祯年间寻根回到原地,一代代人在此吃着“伯牙湖”水生息繁衍。因为尊敬先贤,这里自古就有武官下马、文官下轿的传统。
  因为正史中缺失记载,真实的知音史料,只能从先秦诸子文献中窥见。战国初年的《列子·汤问》,最早描述了伯牙钟子期通过音乐对话创作《高山》《流水》的情景。之后,《吕氏春秋》,补充了“钟子期夜闻击磬者而悲”和“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珍贵史料。而许多中国人所获悉的知音传说,多半来源于明代冯梦龙小说《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其他文献
共产党员是“特殊”的  《人民的名义》中有一个引爆泪点的细节:老革命陈岩石在一堂特殊黨课中谈到,在戰争年代,背炸药包炸碉堡是当时的共产党员“特权”。说实话,这样的“特权”,没有让共产党员在物质享受上高人一等,而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共产党员是“特殊”的,是有别于普通群众的。学习要一马当先,生产工作要示范带头,党纪党规要严格服从,人民利益要坚决维护等,这些都是共产党人的“特权”。
“喊一声同志近一分,称一声职务隔一层。”党内互称同志,是中央对党内生活的一贯要求和重要的政治规矩。毛泽东同志早在1959年就提出,“建议党内一律用同志称呼,不要以职务相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党内一律称同志。”互称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历来要求坚持的重要的政治规矩。那么,称呼“同志”又有哪些讲究呢?  “同志”一词的由来?  “同志”一
4月18日,云梦县隔蒲潭镇大余村党支部书记余金海,正在办公室与村副主任郑华雄商量事情,两名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余四茂、余允东,慌慌忙忙地闯了进来,“余书记,赶紧去看看,我家土豆的叶子黄了枯了好多,怕是得了晚疫病了”。  余金海“腾”地起身,跑着赶往现场。这个晚疫病可不得了,是马铃薯的急性传染病,一夜之间可摧毁上千亩马铃薯田,两三天可导致大余村周边万余亩马铃薯田颗粒无收。大家到了地里一查看,确认是
我们党要赢得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胜利,就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担当。  与党中央一致,有政治担当。正因焦裕禄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毛泽东思想的光芒,才成为毛主席的好学生。我们“两学”必须真学、真信、真用,向党中央看齐、向习总书记看齐,对党绝对忠诚。  与群众同心,有精神担当。像焦裕禄那样走群众路线、亲民爱民,何愁人民群众不支持、不拥护,何愁工作缺主意、少办法。  
上午8:30,在村委会二楼会议室,老街村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村党支部书记王大坤组织党员围绕“当初入党为什么、入党之后干了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干”做专题研讨。  “我入党不为名也不为利,是求进步,想为周边人做些实事。这次重新当选书记,是老街村民信任我,我也会尽全力为村里多做实事好事。”王大坤说完问大家,“你们的初心是什么呢?”  这一声叩问,让我开始思索,当初入党为了什么,为何要考选调生,又为什么执
近年来,丹江口市实行村支部书记专职化管理,制定市、乡两级与村支部书记“1 1”谈心谈话制度,通过定期交流思想,鼓舞工作干劲。丹江口市要求乡镇党委书记经常进村开展工作,每月至少進村与村支部书记进行1次深入的谈心谈话,全面了解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了解掌握村干部思想动态,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建議,帮助解决村干部工作和生活困难。截至今年上半年,各乡镇共开展村支部书记谈心谈话130余次。(李正刚)
【点题】   随着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力度不断加大,随着制度“笼子”越扎越牢、越扎越密,许多干部逐渐感受到“当官不易”。新常态下,部分干部无法适应新变化,党内出现“为官不为”、“尸位素餐”等种种表现。在对湖北200多名党员干部及群众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中,高达68.14%的人“在过去两年内,遭遇过至少一次‘为官不为’情况”。在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要求下,分析“为官不为”的表现形式、查清“为官不为”
2016年,是脱贫攻坚的首战之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坚持“准”“实”“严”的总标准,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决心和勇气,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首战告捷,承诺兑现。  2016年,全省147万贫困人口脱贫,1601个贫困村出列,圆满完成年度减贫任务。全省易地扶贫搬迁12.04万户、32.84万人,分别超出省下
要做 “党代表”,不要做“两面派”,始终对党负责。要做 “吹鼓手”,不要做“传声筒”,始终对事实负责。要做“定盘星”,不要做“墙头草”,始终对历史负责。要做 “引路人”,不要做“落伍者”,始终对百姓负责。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落户鄂州市鄂城区,承载着贯彻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任,也是鄂城人民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战略机遇。  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必须坚持拆迁“为民、利民、富民、
党的作风反映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八项规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局起步,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但是,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即使老问题解决了,还会冒出新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抓常、抓细、抓长,以驰而不息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当前党内不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