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从“华盛顿”到“拿破仑”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4年的新年招待会上,袁世凯继续用排场展示他的威严:在外国使节惊异的目光中,20位将军毕恭毕敬地走进大厅,将一条地毯直接铺在大总统的面前。在西方,如此隆重的礼节只适用于君主,但对袁世凯而言,这却是顺理成章的一幕,在这个充满变数和转折的年份,它如同一个信号,毫无保留地昭示了专制即将到来。
  风雨中的共和
  任何事情都有其原本。事实上,早在1912年春,种种迹象便在身处万人之上的袁世凯身上表现了出来。南北和谈的确赋予了他国家元首的地位,但在责任内阁制的束缚下,他却没有享受到权力的果实。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共和国施行责任内阁制,大总统没有最高权力。这部约法由孙中山在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第二天颁布,其中因人设法的意图非常明确。
  古往今来,权力的矛盾很难消弭,对一生都在攫取权力的袁氏而言,如此种种注定是难以忍受的安排。他不断在声明中陈述自己的挫折和不幸,其中最令他担忧的莫过于党派问题:“无论何种政党……若乃怀挟阴私……飞短流长,藐法令若弁髦……将使灭亡之祸,于共和时代而发生……”而这份讲话,竟发表于其就职后五个月。
  袁世凯所指的“飞短流长,藐法令若弁髦”者,正是在国会中占优势的国民党人,他们坚持己见,不断阻挠他的行政计划。1913年3月,以国民党党首宋教仁遇刺为导火索,南方各省在酝酿规模宏大的反袁运动。质疑和争吵到达了顶峰,但袁世凯并不打算屈服,他野心勃勃,准备一举借机铲除所有政治对手。
  他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口号,那就是保持国家统一,更何况时局使人们相信,争论只能将国家带入动荡。1913年5月下旬,“二次革命”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大陆报》记者弥勒询问对局面有何看法,袁世凯回答:“现在看透孙(中山)、黄(兴),除捣乱外无本领,左也是捣乱,右也是捣乱。我受四万万人民之托,不能以四万万人之财产生命,听人捣乱!”当宣布对南方国民党进行讨伐之后,袁氏又立刻发表通电:“该暴徒等勾煽叛兵,僭窃土地,擅行宣布独立,破坏民国之统一,扰害地方之治安,此等行为,实为乱党,政府不得不依照国家法律以兵备警戒。”
  对国民党人来说,以“革命”对抗袁世凯的“反革命”,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选项,尽管如此,过强的愿望有时只能换来适得其反的结果。“二次革命”用来去匆匆证明,政治上的冒进不仅代价高昂,而且得不偿失。正是这次内乱完全改变了袁世凯的心态,更不幸的是,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他已不再需要等待,制造舆论、清除异己、培养死党,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10月6日,在“公民团”的山呼万岁中,他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总统权力很快压倒了一切,甚至制宪也不得不在最高意志的支配下运转。1913年夏,议员曾拟定过一份《天坛宪草》,但在解散国民党、国会停开等风波后,宪法起草委员会的30名成员中有28人被剥夺了议员席位,面对如此巨大的打击,所有的踌躇满志都化为泡影,原因非常简单——微弱的分权色彩触碰了当权者的禁忌。
  袁世凯的有恃无恐,正是源于自身的实力雄厚,内阁成员是他的亲信,老部下段祺瑞掌握着最精锐的军队,议员们因收买和恫吓噤若寒蝉,大批军警和便衣在街头大肆搜捕异见人士。当又一个新春降临时,民国正无可救药地向一人之治的道路走去。
  躁动的开端
  这注定了1914年是不安定的一年,而种种躁动的迹象,甚至在年初就得到了体现。国会和进步党内阁遭到解散,随后地方议会也以“扫清满清旧制”的理由被废止,商会被置于新法规的管理之下,《临时约法》事实上荡然无存。对商人、士绅和知识分子来说,这种变化不啻当头一棒。“今日国会、约法、内阁制、地方自治、政党社会种种‘不良’之物皆已剥去矣,今后之种种悉由政府负之矣,是政府虽欲不露其真骨而不可得矣。呜呼,其真骨如何?”1914年2月9日,《申报》以沉重的笔调写道。但作者最后又不得不顾左右而言他——是舆论管制的日渐严厉,让人不敢质疑共和衰微的事实。
  1914年4月,全国在战栗中迎来了《报纸条例》的公布,这是在满清灭亡后,政府又一次向舆论伸出触手,广东和北京相继有报刊遭到查毁,即使如《申报》之类的报界巨头,面对重压也不得不正襟危坐。1914年5月,《中华民国约法》通过,这部事实上的“袁记约法”并没有限制总统的权力,反而将宣战、媾和、任免等诸多大权集于一身。“今试将全文中之大总统三字,代以大皇帝,则读之者方将疑为俄国之法!”当消息传到上海时,英文报纸《大陆报》不由瞠目结舌。
  至此,袁世凯向独裁迈出了关键一步,和今天的想象不同,不是所有公众都在喟然长叹。共和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其实问题恰好源于自身。新政权的形式是移植的,组织是散漫的,甚至运转也步履维艰。梁启超在《国会之自杀》中写道:“八百员颅,攒动如蚁,汹汹扰扰,莫知所事,两旬不能举一议长,百日不能定一院法,法定人数之缺日有所闻,休会逃席之举成为故实……销此半日之光阴,则相率鸟兽散而已。国家大计,百不一及,而唯岁费六千是闻。”至于议员本身亦鱼龙混杂,尸位素餐者更比比皆是。
  泥潭中的政府,注定无法用成绩回应公众,但袁世凯却找到机会,接纳了失魂落魄的人群。他们固然不是天生青睐专制,但拥戴共和的动机却是无比功利。“无识者流靡。然风从浸淫,而竟成一种舆论”,《申报》这样评论,甚至连曾任司法总长的王宠惠也不由哀叹,说宪法是“不祥之物”。
  新气象?
  将共和踩在脚下的袁世凯志得意满,他在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时即公开声明:“障碍已除,政治刷新,正在今日。苟国家之事计,无不猛进励行。”1914年的他试图展现的,是一种崭新的政治气象,他理想中的统治固然充斥着个人主义,但也有高效、近代化和雷厉风行的特征。
  1914年,政府的最大危机源自入不敷出。地方当局的各自为政,让整个中央几乎无米下锅:前一年,来自各省的款项只有260万元,但相对的开支却高达9000万之巨。财政专家杨汝梅后来回忆道:“当此破坏时代,一切维持费较之平时自增数倍,中央绝无收入……彼时维持之道,全持外债。”   事实的确如此,1913年的4.12亿收入中,超过50%来自借款,国家只能通过抵押国土资源进行偿还。在财政濒于崩溃的大前提下,袁世凯所掌控的,实际只有关税、盐税和厘金而已,其中关税收入又早已被清偿债务占尽。后两者的征收则纷乱如麻,以盐税为例,1913年的收入仅1100万元,而中央政府从中几乎一无所得。
  局势的窘迫让袁世凯痛下狠心,在英国人丁恩爵士的领导下,整顿工作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在1914年,盐税立刻跃升至6050万元,其中53%上交给北京政府。与此同时,财长梁士诒通过在外国银行存入偿债基金的方式,让政府债券首次获得了信用保证。最后一项措施意义更为深远,1914年初,袁世凯授意梁士诒改革货币体系,最终决定在引入银本位的同时,发行一种新货币,并用它作为今后所有货币的典范和标准——这就是袁世凯银元。其制造之精、流通之广近所罕见,甚至到1949年,这种印着他肥胖头像的钱币依旧因可靠而被广为使用。
  整顿税收、提高信用、发行新币,种种举措确保了财政稳定。如果不是名义上的统一,相关改革可能根本无法开展,而整饬吏治的尝试,则让其地位更加稳定。《剑桥中华民国史》评论道:“1914、1915年,中国官方制度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在民国时期)从未被超越。”也正是在此期间,民国初年的各自为政首次得到了遏制。
  然而纵使势力遍及全国,统一政令也需要惊人的努力。作为第一步,大批地方官吏被精心挑选的官僚取代,同时,政府还宣布了一份各省巡按使的名单,其职责只限于民事——或许在袁世凯的印象中,武人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但这个国家注定不能永远由武人来统治。
  选拔和考核官员在1914年得到了极大关注,不仅如此,政府还致力于消除存在已久的官场腐化,而这场整顿,又是随着当年3月公布的《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令》开始的,期间平政院(审判官吏罪行的特别法院)的职权得到了规范和完善,其下属的肃政厅专职进行检举纠察。作为肃贪行动的第一批成果:1914年10月底,京兆府尹王治馨因受贿被处决,从判决到执行未超过24小时,办理之迅速,可谓前所未有。
  各失所望
  结果好一切都好,天真的人们曾这样认为。然而,独裁带走了纷争,也让政治沦为大总统的个人表演。国人很快发现,正如外界提醒的那样,总统的决断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完美,以盐税改革为例,除山西税收略有减少外,其它地区反而逐年递增。利益受损的地方当局自然不甘寂寞,甚至学校、慈善团体亦设立盐卡,长芦盐价每百斤不过一角五分,运销两淮,所交税费相当于原价的3000%,唯一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政府在“改革”中收获颇丰。
  整肃官场的评价同样褒贬不一。从商周到民国,无论以官究官的形式如何鼓舞人心,归根结底,实质无外乎权力场上的生态调整。贪婪是人的天性,任何政权都面临着根治腐败和维护形象间的两难,因此,最好的方案莫过于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以温和的治理凸显法律的公正。正是因此,被惩办的官员都是精心挑选的,譬如首当其冲的王治馨,他落马的原因其实不是大肆索贿受贿,而是在宋教仁案中发表了不负责任的言论。换言之,精心酝酿的反贪风暴,更可能是一次别有用心的内部扫除。
  纵然上述问题算作白璧微瑕,动摇统治的隐患也在大量浮现,军人掌权的现状没有改变,政策与私利的纠缠不清则遭到了怀疑与谴责。至于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则随着官僚做派的复活而日渐疏远,根据一份命令,官员被分为九等:三等卿、三等大夫和三等士。9月25日公布了尊孔的决定,深受自由主义熏陶的报人和士绅们自然愤愤不平。“窃恐本意在重经验,而所保存者仅其习气;本意在注意制度,而所恢复者仅其流弊。”记者黄远庸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
  当袁世凯大张旗鼓地准备祭天的时候,流言蜚语更是不胫而走。事实上,甚至在剪掉辫子的那一刻,“中国的华盛顿”对共和依旧茫然无措。1912到1913年,当革命势力占上风时,他便自诩为民主的保护者,等到大权独揽后,他又重新忠于本心,对先前的立场断然弃之,因为构成其决策出发点的,并不是对共和的信仰,而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顾维钧在回忆录中说:“袁世凯不懂得共和国是个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共和国为什么一定比其它的形式优越。他的统治越来越倾向帝制,保持旧的制度,使自己高高在上。他不只不了解共和国需要什么或民主如何起作用,看来他根本没有实现共和或民主的愿望。”
  在众多举措取得阶段性成功后,袁世凯更执拗地向王座迈进,而1914年12月23日的祭天,让这种取向得到了毫无保留的展现。古往今来,对天的崇拜是皇家的特权,因为只有天之子——皇帝,才能代表万民,向万物的最高主宰发声。“如果粮食歉收或颗粒无收,政府肯定要为全国的农民负责。祭天不一定会带来好收成,但它一定至少能使政府摆脱责任。”内务总长朱启钤向美国公使解释,就这样,在消弭了“国际友人”的质疑后,12月23日破晓,大总统身着元帅服出现在天坛的圜墙外。
  袁世凯换上了皇家紫袍,紫袍上有十二章龙纹。在其它每个环节中,盛大的排场都让仪式宛如一场权力的表演:和明清时期的做法一样,前往天坛的道路上铺满了黄沙,官厅、商铺高挂国旗;身穿缀星蓝底长袍的两百多名乐师不停演奏,紧随其后的是浩荡的百官队伍,只有祝文中的“中华民国”提醒人们,东亚最大的共和国即将被一个王朝取代。
  民初政局的紊乱,让很多人宁愿用善意来揣测险恶的意图,但即使最乐观的期待,也随着年底修正后的《大总统选举法》的颁布而渐渐消失。根据此选举法,大总统任期十年,不仅连选连任毫无限制,而且可以传给子嗣,使袁世凯的地位无异于皇帝。《大公报》说:“此总统之所以尊于帝王欤?”《申报》说:“诚使以举国所以筹备祀天之经费,尽移之以赈济江皖、山东之灾民……吾民之受实惠当万万倍于虚文靡节之典重辉煌。”美国公使芮恩施更加直言不讳:“袁氏正在趋于僭取帝位。”袁世凯的1914年在躁动中开始,并在更加剧烈的躁动中缓缓落幕。
  并非拿破仑   “愿公为华盛顿,毋为拿破仑”,革命党人曾在1912年发出这样的期待,但现在,所有人看到的,却是“华盛顿”沦为欲望的奴仆,至于他治下的国家不仅没有因此挣脱泥淖,反而走向了更剧烈的动荡与纷争。无独有偶,面对国内的风云激荡,共和主义者做出了类似的效仿:流亡日本的孙文用非常手段确立了党内的地位,但作为代价,党徒也背弃了他们的领袖。
  历史的剧本有时上演两次,第一次是正剧,第二次是闹剧。接下来的场景我们耳熟能详,渴望成为拿破仑的袁世凯注定将在徒劳的模仿中头破血流——这不只是他没有取得过奥斯特里茨式的胜利,更重要的乃是正剧一定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在正剧中,登场的力量没有丝毫的做作和扭捏,因为其背上自有时代的烙印;至于第二次上演,则分明是一种模仿,更何况彼时彼刻已没有了前一次的机缘巧合。
  诚然,拿破仑和袁世凯的专制,都是保守主义、臣民情结和政局纷扰的产物,两者的结局也几无区别,只是后者的登台较前者短暂得多。在其中,也有各路人物粉墨登场,也一定严丝合缝地照前一次的剧本进行排练,只不过,模仿终究是模仿,必定要穿帮的,带给充当观众兼演员的人民的,也注定是捧腹而非心潮激荡。
  也正是这场演出,让作为政客的袁世凯,将人生的不同侧面展现了出来,他或勤勉以至可敬,或贪婪到令人不齿,关于身后是非如何评述,学者们大可见仁见智,但学术领域的袁世凯不是公众眼中的袁世凯,因为公众永远从自身的时代作为立足点窥视历史,其观念又是简单且淳朴的:社会必须向前,至于其方向,又一定会以其它国家的发展模式作为参照;更何况10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复辟,无论给当时还是当下,都没有带来一分钱的好处。
  1914年的故事当然不是剧目的全部,在经历了漫长的折磨之后,主角终于在1916年6月6日上午10点黯然从舞台上消失。有人哀伤他的故去,但更多的人是在欢庆。20天后,送葬的队伍离开北京,被紫袍包裹的尸首精心地安置在棺椁中,而这紫袍,又曾被他在1914年祭天时穿过,是那个多事之秋留给他的纪念,它将永远覆盖着那具尸骨,长眠在安阳北关坟冢的地宫里,并将在未来100年里,随着他的一切一起腐朽。
  参考资料:
  《剑桥中华民国史》
  《袁世凯传:外国人眼中的袁世凯》
  《袁氏当国》
  《<申报>视野下的袁世凯与帝制》
其他文献
2013年末,陈旭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至此,在北京传统的“清北人师”四大名校中,女性党委书记增至3人,其余两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此外,还有4所部属高校校长为女性,分别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山红红、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  在三月,让我们一起回顾和纪念女性在中国教育史中的杰出贡献。  清末民初是中国
期刊
李存勖听说贝州、魏博之乱,当即命正任蕃汉总管的兄弟李嗣源前往平叛。石敬瑭作为李嗣源的女婿,又是亲兵“左射军”的统领,跟随李嗣源前行。  “左射军”是李嗣源最重要的护卫军团。这支部队的特点是能够左右手勾弦而射箭。通常的箭手都是右手勾弦,箭簇射向左前方,这样,如果右前方有敌,要射箭,就需要扭动腰部变换位置,而这样一来,动作较劲,射出的箭往往不准,尤其在马上,一边控驭战马的行进方向,一边扭动腰部,不方便
期刊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去世。《生活》杂志记者拍下了爱因斯坦去世后办公桌的照片,这是这位伟大人物留给我们不多的回忆之一。  在人类的一生中,如果我们工作,一张桌子几乎会在我们的工作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要有一张桌子,然后才能产生无穷的工作热情。阿兰·德伯顿曾经在其作品《工作颂歌》中这样写:“人类对工作的热情是一种盲目的意志力,同一只蛾子艰难地爬过窗台一样感人至深。”在我们还未爬上窗台之
期刊
2013年6月,别后十多年,我和朱幼棣同志再次相聚天津蓟县。幼棣同志赠送了他继《后望书》的又一部力作《怅望山河》。当时我打开书页,前四章是讲地震事件,我一口气把它读完。  掩卷细想,他不是搞地震专业的,却如此关心关注地震事件,这是出于记者和学者的社会责任与敏锐。他高举李四光这面科学泰斗的旗帜,坚信地震经过长期的科学观测研究,最终是可以实现预测、预报和预警的;他叹息大师缺失年代的困惑;他孜孜不倦查阅
期刊
1928年3月起,中国公学大起风潮,导致校长何鲁愤然离任。公学董事会先后推举于右任、蔡元培出任校长,均未如愿,理由是“于、蔡二人道德学问虽好,可惜兼职太多,恐不能专心办学”。  万般无奈之下,关心公学事务的人们想到了正在上海著述教书的胡适。4月26日,曾在中国公学任职的王云五等人邀请胡适吃饭,席上再三奉劝他出任中国公学校长。胡适“一时高兴,遂允为维持两个月”,就这样“套上一件镣铐”,“去做性所不近
期刊
对游览者而言,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具有独特的魅力,只是那些迷恋橱窗的人并不知道,90多年前,这条著名的街道曾以一位外国人的名字命名——他不仅能写出洋洋洒洒的中国报道,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还试图亲手改变这个国家的面貌,直到今天,其生平仍在令学者们痴狂。他就是《泰晤士报》的驻华记者乔治·莫理循。  1912年是莫理循来到中国第18年,他从报社退出的消息,着实令很多人倍感震惊。高瞻远瞩和兢兢业业的报导,让莫氏
期刊
近代以来法国的政治史,就是一部充满动荡的历史。1789 年之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出现了两个帝国、两个王朝、还有两个共和国。巴黎一次又一次地成为起义、革命、政变的舞台。  同样是西方国家,近代英国的政治演进呈现出的是温和渐进的特征,通过光荣革命的形式就建立起了稳定的宪政,而法国的政治演进却是以反复的动荡为突出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当我们今天重读这段历史时就会发现
期刊
比起天津的“醒俗—醒华”系列画报,北京的《醒世画报》只能说是“短命鬼”。前者存世时间长达六年,后者则只有区区三个月。据影印本《旧京醒世画报》(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3年)的跋语称,这份创办于宣统元年十月二十日(1909年12月2日)的画报,第六十期附有“休刊告白”。由此推断,此画报终刊于宣统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910年2月1日)。  这是一份雄心勃勃的画报,单看李菊侪画的刊头就明白:地球
期刊
1917年,弗雷德里克接受了一项非同寻常的任务:陪同一批中国工人前往欧洲,援助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协约国对抗德国。  启程:踏上未卜的征途  当时协约国在战事中损失了大量男性人口,劳工严重短缺。1915年,中国政府即提议派遣30万名工人作为非战斗人员提供支援,期望借此一举三得:既可省却派遣军队参战的费用,又能在战后谈判桌上赢得一定地位,同时还可以让这些工人学习到国家现代化所需要的技术。经过磋商,法国
期刊
编者按:这是进行中的跨学科教育最新鲜的历史足迹,也是一组特别的文字,希望读者可以从中得到自己的历史观和思想洞察。  2014年4月25日 李敏写给汪丁丁的信  汪老师:  我在论文写作中有一些感受和疑问。  其一是论文的写作。论文的写作,是一个人对一个问题思考力的体现。论文的写作应该犹如写一个故事。写故事需要先有一个框架,或者先有一个情节,然后用具有感染力的文字,将这个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读过之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