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Q优5号”毯苗机插秧播种量与移栽秧龄试验

来源 :南方农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86914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重庆市水稻主导品种Q优5号为材料,研究了盘育毯状育苗机插育苗中不同播种量和秧龄对水稻群体性状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和秧龄对秧苗素质、移栽质量、产量、生育期影响显著;播种量大、秧龄长,产量反而越低。综合秧苗质量、移栽质量、产量等因素,Q优5号采用机插秧毯状育苗,最适用种量为每盘60 g,最适移栽秧龄为35 d。
  关键词 水稻;毯苗机插;播种量;秧龄;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3.006
  “毯苗机插秧技术”具有节省秧田、节省人力、减轻育秧劳动强度、提高工效、节省水资源和可实行工厂化育苗等优点[1]。目前,杂交稻机插育秧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育苗期的管理要求较高等问题[2-4]。研究者们围绕机插稻适宜秧龄、行株距配置、基本苗参数、以及氮肥运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为机插稻技术的完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5-7],但是针对重庆本地大面积主推品种的播种量和秧龄期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以重庆市主推品种Q优5号为材料,研究盘育毯状育苗下不同机插秧播种密度与秧龄对水稻秧苗质量、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的影响,筛选Q优5号最适宜播种量和移栽秧龄,为重庆市机械化移栽配套生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秧盘及机型
  重庆市水稻主导品种Q优5号,秧盘采用常规的育秧软盘,内腔长580±1 mm,内腔宽280±1 mm。水稻插秧机为久保田2ZS-4(SPW-48C)手扶插秧机。
  1.2 试验地点
  该试验设在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垫江县普顺镇东湖村3社的水稻基地,试验田海拔405 m,地貌为平坝,耕制为冬水田,面积1 400 m2,土壤为灰棕紫色水稻土,pH值为6.2,土壤肥力中等,均匀,有机质16.2 g·kg-1,碱解氮64.1 g·kg-1,有效磷10.76 mg·kg-1,速效钾19 mg·kg-1,排灌方便,向阳,四周无荫蔽,有水源保证。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9个处理,两次重复。试验因素A为“每盘播种量(干谷)”,B为“移栽秧龄”,具体因素如表1所示,小区间随机排列。小区长10 m,宽6.67 m,小区面积66.7 m2,小区四周做埂覆盖薄膜防串肥,处理、重复间设走道,走道宽50 cm,行距30 cm,穴距20 cm,移栽密度16.67万穴/hm2,收获后各小区单收、单晒称重计产。
  1.4 试验关键技术环节
  2017年3月6日播种,4月10日使用两行插秧机进行秧龄35 d的第1次栽插,4月15日进行秧龄40 d的第2次栽插,4月20日进行秧龄45 d的第3次栽插,漏插不补窝。
  1.5 田间管理
  1.5.1 肥水管理
  1)底肥。施涪陵建峰生产25%复合肥(N∶P2O5∶K2O=15∶5∶5)750 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施后反复耙田,全层深施沉实。2)追肥。移栽后15 d施分蘖肥,尿素120 kg/hm2。3)穗肥。2017年6月15日施高浓度硫酸钾型复合肥(含K2O 22%)150 kg/hm2。4)叶面施肥。7月15日喷雾KH2PO4 4.5 kg/hm2。
  按照“浅水移栽,湿润立苗,薄水分蘖”的原则管理水分,全田总茎蘖数每公顷达到300万~375万时放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通风;浅水孕穗,干湿交替灌溉促灌浆,乳熟期后保持浅水层,水稻黄熟期保持湿润状态。
  1.5.2 病虫害防治
  2017年4月20日,用植保套餐与第一次追肥结合施用。7月1日,用植保套餐一包防治二代螟虫、叶面害虫、稻飞虱等,病害主要防治纹枯病。
  成熟后于8月14、19、24日分区收割、晾晒。
  2 结果与分析
  2.1 秧苗素质分析
  在水稻移栽当天,每小区随机抽取30株秧苗,主要调查株高、单株带蘖2个个体指标,以及秧苗分布等群体指标,如表2所示。
  群体指标评价:9个处理,均未见明显弱苗、病株、虫害,秧苗群体质量均匀。起运时根系盘结牢固,秧苗韧性强,弹性好。
  个体指标评价:壮秧个体指标按照《重庆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程》中的指标评价,秧苗分布均匀,1~1.5株/cm2,叶龄3.5~4.5叶,植株矮壮,苗高12~15 cm,单株带蘖0.5~1个等相关指标评价。
  叶龄(3.5~4.5叶):A1<A2<A3,B1<B2<4.5<B3(4.6叶),排除B3,其余A1、A2、A3、B1、B2组均符合规程标准。
  苗高(12~15 cm):A1(11.2 cm)<12 cm<A2<A3,B1(11.4)<12 cm<B2<B3,排除A1、B1,A2、A3、B2、B3组符合标准。
  秧苗密度(1.0~1.5株/cm2):A1、A2、A3,B1、B2、B3组均在1.8~2株/cm2,大于上限标准1.5株/cm2。
  单株带蘖(0.5~1.0个):仅A1(0.97)<1<A2<A3,B1(0.67)<1<B2<B3,A1、A2符合标准,其余大于上限标准。
  播种量、秧龄对于各移栽指标可能存在交互作用,故按照规程推荐的指标对各个处理进行筛选,处理7除了秧苗密度不符合标准外,基本规程要求符合。其余處理均有2项以上指标不符合标准。故综合考虑,处理7(播种量60 g,秧龄35 d)秧苗个体质量较高。
  2.2 移栽质量分析   移栽质量按照《重庆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程》中的指标评价,漏插率小于5%,折断株率小于4%。从表3可知,A3从漏插率上优于A1,A2,符合标准。B1、B2、B3折断株率均符合规程,但B1的折断株率最低,优于B2、B3;从均匀度合格率分析,各处理均低于标准中“单株率+双株率>85%”的标准。综合分析,以处理7(播种量60 g,秧龄35 d)漏插率、折断率、均匀度3个方面最为合理。
  2.3 生育进程分析
  生育进程与秧龄变化区域一致性,秧龄越长,收获期越晚。从表4可知,B1(35 d秧龄)与其他处理相比,收获期提前,有利于避开伏旱,实现早栽早收。
  2.4 经济性状及产量分析
  不同处理的经济性状及产量见表1。对处理间进行分析结果见表5、表6。
  从表1可见,0.05<区组间P值0.158 2,说明试验控制环节较好,重复间差异不显著。A因素间P值0.025 3<0.05,差异显著。B因素间P值0.008 1<0.01,差异极显著,说明不同播种量、秧龄对产量有显著影响,特别是秧龄对产量的影响极其显著。
  分别比较不同因素间产量差异。
  从表7可知,A2、A1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与A3间产量差异显著。说明播种量40~50 g有利于产量形成,播种量过大产量越低。
  从表8可知,B1、B2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与B3间产量差异显著。说明秧龄35~40 d有利于产量形成,秧龄越长产量越低。
  对各处理产量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9。
  处理4产量最高,但处理5、2、1、7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4的有效穗最高为274.5万穗/hm2,着粒数最高的是处理3(186.8粒),实粒数最高的是处理7(164.25粒),结实率最高的是处理5(93.8%)。
  3 结论与讨论
  从秧苗素质分析,9个处理,均未见明显弱苗、病株、虫害,秧苗群体质量均匀,起运时根系盘结牢固,秧苗韧性强,弹性好。但个体差异较大。从叶龄、苗高、秧苗均匀度、单株带蘖数等综合考虑,处理7(播种量60 g,秧龄35 d)的秧苗个体质量较高。
  从移栽质量分析,9个处理中以处理7(播种量60 g,秧龄35 d)的漏插率、折断率、均匀度三个方面最为合理。
  生育进程与秧龄变化区域一致性,秧龄越长,收获期越晚,秧龄35 d生育期最短,有利于早播早收,避免伏旱。
  从产量分析,处理4、5、2、1产量最高,即播种量40~50 g,秧龄35~40 d有利于产量形成,但以上处理与处理7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綜合秧苗素质、移栽质量以及产量综合考虑,处理7播种量60 g,秧龄35 d为最优选项。
  参考文献:
  [1] 姜心禄,池忠志,郑家国.成都平原机插秧推广的难点和对策探讨[J].中国稻米,2012(1):23-25.
  [2] 朱德峰,陈惠哲.水稻机插秧发展与粮食安全[J].中国稻米,2009(6):4-7.
  [3] 邵文娟,沈建辉,张祖建,等.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床土培肥对秧苗素质和秧龄弹性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2004(2):22-26.
  [4] 马均,孙永健,苟永成,等.杂交稻钵形毯状育秧机插不同播种密度与秧龄研究[J].中国稻米,2011(3):11-14.
  [5] 姚雄,杨文钰,任万军.育秧方式与播种量对水稻机插长龄秧苗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6):152-157.
  [6] 沈建辉,曹卫星,朱庆森,等.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3):7-9.
  [7] 汪建军,曾勇军,易艳红,等.基于不同播种量的双季机插早稻均匀度对产量形成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8(2):141-147.
  (责任编辑:敬廷桃)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园语言教学对幼儿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效果,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而言,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准备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重物质准备,更重幼儿的经验准备,二是深入分析和透彻理解教材,三是积极创设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准备;理解教材;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
为分析了解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 binding site,简称NBS)型抗病基因编码时各密码子的使用情况,以向日葵全基因组NBS型抗病基因的255条基因
生物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生活息息相关。生物教学生活化,不仅能增强理论与生活的联系,还能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热情,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文章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
钢中氧化铝夹杂物尺寸大小严重影响钢材性能,细化或去除钢中夹杂物备受重视。由于钢中合金元素添加量相对于钢液过少,并在分析过程中存在误差,使用放大夹杂物反应的思路,研究
警察权力的进化史,贯穿着愈发清晰的两条主线:物理强制性和组织性。而现代意义上的警察权概念,与形式意义上的警察概念,也具有实质上的不可分性。由此,风险社会背景下,警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