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生代电影导演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o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元出生于1963年,1985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他在1990年代初期拍摄完成的《妈妈》被认为是当代国内第一部“独立电影”。张元称得上是中国新生代导演群体中少有的“高产者”。在“浮出地表”之前,电影《北京杂种》《儿子》和《东宫.西宫》为他赢得了众多的国际声誉;而在1998年取得国际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解禁令”之后,他又相继执导了影片《过年回家》《疯狂英语》《我爱你》《绿茶》《江姐》和《看上去很美》,也因此成为较早涉足国内电影商业化运作的一位新生代导演。作为新生代导演群体中的一类代表,张元的典型意义不仅在于他往返游走于“先锋”与“主旋律”之间的那份从容,而且“张元现象”也成为考量中国新生代导演十余年间辗转于电影美学与市场运作之间独特体验的生动样本。别有深意的是,这些细节都在某种特定的“全球化语境”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放大和渲染。本期邀约的四篇论文中,孙绍谊博士与李迅研究员提供的导演访谈尽可能地保留了许多现场交流的细节,使我们得以直接了解张元本人对于国内电影市场不无真诚又略显偏激的态度。这不仅是对读者反应式批评的有益补充,而且也正是本栏目所期冀的多元文体与多元研究路向的一次探索实践。刘福泉教授的《张元:在寻找中站立》秉承了传统美学批评的理路,以反叛、寻找、皈依为关键词,梳理张元从“小众”到“大众”乃至“主旋律”创作的心路历程。Adam Lam博士的《“第六代”:后现代文化的符码“仿真”》则通过对张元与另一位新生代导演管虎作品的比较研究,试图说明在“国际化”的巨型“能指”背后隐藏的权力运作机制。关于此问题,钱春莲、邱宝林二位博士合作完成的论文《论新生代电影导演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提供出另外一种思路。论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入手,探讨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双重维度上,新生代导演如何在直面市场的经济策略与以民族认同为基点的文化策略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并且将两岸三地青年导演的区域性合作纳入新生代电影的产业实践。这无疑开辟出一个新的研究路向,同时也呈现出一种新的合作发展的现实可能性。
其他文献
按照原则与参数理论,儿童在习得和使用母语时会遵循一定的普遍性原则,而这些普遍性原则是与生俱有的,后天的语言学习和使用对普遍性原则有简单的参数作用。虽然以原则与参数
英汉法律语言的翻译过程,是参与翻译的各方主体间沟通、对话、互动的过程,具有明显的主体间性特征,原因在于哲学观念的转变、时空因素的影响、文化理念的差异。而英汉法律语
张元出生于1963年,1985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他在1990年代初期拍摄完成的《妈妈》被认为是当代国内第一部“独立电影”。张元称得上是中国新生代导演群体中少有的
以茶色素/金属媒染剂同浴媒染法为基础,对分别应用不同金属媒染剂的羊毛织物茶色素同浴媒染工艺进行筛选,对比经紫外线辐射改性前后的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结果表明,茶色素/铜
热致延迟荧光(TADF)材料经过热激发可以将三重态激子完全转化为单重态激子,在不使用稀有金属的情况下可实现几乎100%的内量子效率,成为继荧光和磷光材料之后的新一代高效有机
目的分析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寻找其独立预后因素,探讨辅助化疗在本组胃癌患者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5例行D2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无淋巴结转
目的通过观察CLI-095对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巨噬细胞极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
Q:您大学学的外语专业,到后来拿起相机,开始对摄影有了研究,是什么让您走上摄影之路的?A: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西方许多新的艺术思潮涌入中国,中国
传统的高等数学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上存在一些不足,导致该课程未能使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应有的提高。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
利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在空白丸芯上依次包主药层和包衣层,制成吉非替尼微丸后装填胶囊,并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包衣工艺参数。考察了自制品及原研品(易瑞沙)在pH 1盐酸和pH 6.8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