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互动教学,打造生动课堂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tt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构建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英语学习同语文学习一样离不开结构化的语用情境,只有实现口动、手动、脑动,调动一切身体感知与表达器官,共同参与对话情境中,英语的语感与综合素养才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互动式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创设,强调基于学生主体角度,具体从学生与书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多媒体之间展开有效互动,以实现“生动”的课堂构建,最终实现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生动起来。
  关键词:互动情境;生动课堂;交互式;对话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8-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6-0078-02
  一、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初中英语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离不开有效的师生双向互动交流,英语教师应摈弃传统的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广泛深入地开展互动式教学,平等对话、共同学习,创建良好的生态课堂。笔者在此以互动式教学为载体,致力于“生动”的初中英语课堂的构建。
  二、互动式英语教学概述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教学主客体之间进行平等交流探讨,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以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活动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开展即时的信息反馈和交流,进行双向的互动交流,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满堂灌”或者“满堂问”的教学弊端。
  互动式英语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互动式教学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让沟通与对话成为英语课堂的主要实现形式。与传统的英语课堂相比,互动式英语教学实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了由注重英语教学结果向注重英语教学过程的转变,更突出教师教了什么和学生学会了什么,即实现了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向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的转变。二是在教学方式上,实现了由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向师生互动交流,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三是在师生关系上,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同时也实现了学习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师实现了从课堂的主体向主导者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的转变。
  三、初中英语互动式课堂的构建策略
  在互动式英语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关键是要构建起互动双方的有效桥梁。在互动教学中,主体是学生,客体则主要包括作为教学工具的课本、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作为互学对象的同伴以及作为教学辅助的媒介。具体而言应从如下方面进行有效构建。
  (一)生本互动,深入開展文本学习
  生本互动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与核心,是开展深度学习,学习与掌握课本教材中知识要点的必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学生与课本之间的互动,关键在于“三动”,即动眼看、动笔记、动脑思,这样才能深入文本,抓住学习的关键内容。
  比如,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1“Which do you like better,plants or animals?”这一部分的教学,其中的关键语法知识在于形容词比较级的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三动”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深度学习。看看Michacl与Wang Wei的对话中的形容词形式有何特点?请用笔画短横线并进行仔细观察。想一想形容词比较级与原级的转化规则是怎样的?通过阅读与观察思考,学生发现1a的对话中形容词用的是比较级,形容词比较级与原级的转化一般存在几种情况:直接加“er”,如课文对话中的“fresher、taller、clearer、quieter”等;以“e”结尾的加“r”,如文中的“nicer、bluer”等;以“y”结尾的改“y”为“i”加“er”,如文中“busier、noisier”等;重读闭音节辅音字母结尾的单词双写末尾字母加“er”,如文中的“bigger”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三动,发现特点、提出质疑、总结规律,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重难点知识的深入学习。生本互动建立了学生与英语教材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发现蕴藏在课本之中的重要知识点,并做好理解消化的学习准备。
  (二)师生互动,深入打造对话课堂
  师生作为教与学的双主体,他们之间的互动是互动教学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传统的英语课堂强调教师单方面的信息传递,而忽视了学生的信息反馈,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在座位上呆若木鸡、思维停滞,导致课堂气氛低下,学习兴趣寡淡。基于师生互动的英语课堂,以“对话”为重要形式开展教学,师生双方进行即时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有利于教师对学情的充分把握与科学调配;同时,师生互动解放了学生的口,变听英语的课堂为说英语、用英语的课堂,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和英语运用技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比如,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1 Topic 1“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对话情境的方式进行师生对话。
  师:“Where have you been in our country,and what ’s it like?”
  生1:“I have been to Hangzhou,it is a famous business city.”
  生2:“I have been to Zhangjiajie,the mountains there are so beautiful!”
  生3:“I have been to Shenzhen,it was a little fishing village in the past years,but it is a world city now.”   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本课的重要语法知识“have / has been to”的句式进行了练习,学生在与教师对话的过程中口语水平、语言组织和运用技能得到了有效的练习。师生的有效对话为教师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继而在教学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此外,师生之间的对话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枯燥乏味,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了其注意力与听课效率。
  (三)生生互動,深入进行合作学习
  朋辈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之间由于有着相似的学习经历、认知能力、体验与感受等,他们更倾向于向彼此敞开心扉,成为学习上和生活中的好伙伴。利用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开展合作学习,一起进行听力、口语、词汇、作文互评等方面的合作学习,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听力学习中,同伴(邻座)之间一人阅读,一人细听,然后互换角色,重复进行听力练习;在词汇教学中,同伴之间相互考查彼此,相互提示和学习,在反复的练习中巩固词汇;在阅读教学中,通过生生之间的分角色朗读,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在写作练习中,相互交换彼此的作品进行品读与评阅,相互学习、共同提升。
  此外,还可以采取问题驱动的任务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亲历学习过程,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鲜活而深入的。比如,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Our hobbie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调查班级中学生的爱好分布情况,通过逐一对话采访的形式获得结果。学生普遍对 reading、fishing、surfing the Internet、go hiking、playing games等感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制作英文宣传手册,在班级内宣传健康科学的课余爱好。在这样的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英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四)生媒互动,深入融合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成了媒体化教学的实现,多媒体具有图文相结合、资源丰富、交互性强等优势,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因此新时代的初中英语教师要迎合时代发展需要,将媒体化教学手段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英语自学中。
  第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长的监督和指导下利用家庭电脑、智能手机等工具进行在线的英语学习,如下载“作业帮”App进行网络学习,通过便捷的远程网络课程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通过“搜题”“查单词”等功能板块解决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实现英语学习的自主化、便捷化。第二,教师可以制作微课来助力学生的英语学习,如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每两个单元就设置了“Review”板块,教师可以围绕前两单元的知识重难点制作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微课视频的学习,加强对单元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此外,在词汇学习中,微课的功能得到了凸显,因为词汇的记忆离不开多次的重复记忆,并要求配合具体的语境来强化理解。如“hold on/up/back/off/down/in”等短语会让学生混淆,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分别呈现它们的意义与用法,并给出具体的语境来说明各自的使用方法。通过微课集中强化学习,学生可以不用一味依赖于笔记本摘抄的方法,而是通过便捷的移动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词汇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由此可见,信息化技术已经与教育深度融合起来了,只有加强新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与信息技术媒体进行互动,才能满足英语教学的时代性要求。
  四、结语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革新的要求。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如同一根无形的线索串联起学生与教材、教师、同伴以及媒体之间的联系,让“对话”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避免了传统英语课堂的“满堂灌”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让英语学习真正落到实处,让英语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动。
  参考文献:
  [1]周莉英.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王芳志.谈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8):9.
  [3]潘献铭.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9(10): 43-44.
  [4]赖水连.初中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初探[J].中学生英语,2018(16):39.
其他文献
【摘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为了使每個学生能够形成较为清晰而完善的学习思路,教师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思路,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出发来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的数学基础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探究式教学 研究   【中
【摘要】 在小学阶段,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问题意识,允许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疑”的作用,让其成为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纽带。本文从创设情境、引发思维(激疑);自主探究、质疑问难(质疑);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疑);引导想象、激励创新(再疑)四方面入手,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质疑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质疑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
2019年10月中旬,2019年度的诺贝尔奖陆续评出。关于诺贝尔奖,中国历来有颇多话题。其实,中国离诺贝尔奖并不遥远。1901年,伦琴(发明X射线)等五人分别获得第一届诺贝尔奖五大奖项。仅仅30多年后,就有一位中国人获得诺奖提名—— 在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名单中,伍连德(Lien-Teh Wu)的名字赫然在列。在伍连德的介绍资料中,“国家”一栏,填写的是“China”。  从这个意
【摘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语文课堂教学,在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需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力。如何在教学中凸显人文关怀、生命关怀,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进而唤醒他们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 课堂 生命的活力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
【摘要】 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手段,以满足教学标准的需求,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随着科技与网络的发展,智能化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文章主要分析智能化教学平台的内涵及意义,并探讨基于智能化平台的初中英语写作对策。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智能化平台 写作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在张大千一生中,曾熙和李瑞清两位老师对其影响颇深。1917年,张大千拜曾熙为师,不久后又拜李瑞清为师。这两位老师在当时可谓响当当的大人物,在他们的影响下,张大千开始向传统学习,遍学石涛、“八大”以及元明大家,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山水画大师。  在2019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巨匠的剪—— 张大千120岁纪念大展”中的“大千师友”部分,展出了对张大千影响至深的恩师、家人、伯乐的书画创作和信函,再现了
【摘要】 化学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之一,因为知识量大、思考点复杂,也成为了部分学生的学习难点。另外,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许多高中生在学习化学时常常因为理解不够深入而难以应用知识点。这两个问题的出现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关系密切。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提倡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化学,例如:深度学习法。本文将从深度学习法的含义入手,谈谈深度学习法在当今教育教学当中的重要地位,最后结合笔者经验,提出相关应
【摘要】 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在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此给予重视,并积极推动应用创新。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情景教学法在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的应用价值基础上,重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六年级 情景教学法 科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摘要】 我国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汉语文文学正在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加强对汉语言文学应用以及其意境的研究,对加快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并对汉语言文学中其主要的表达意境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升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实际应用,提高人们对其意境的理解和把握
慈禧挪用巨额海军军费为自己修建颐和园并兴建“三海工程”(北海、中海、南海),是晚清政局腐朽透顶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  在内忧外患不断、财政几濒破产、统治岌岌可危可说已到朝不保夕的险境之中,她竟能动用巨额军费为满足自己“颐养”、游乐之欲而大兴土木、修建奢华园林,且无人敢于劝阻,不能不说大清王朝的“气数”将尽了。  为何独独“看中”海军  以慈禧的权柄独操、连皇帝都可玩弄于股掌上的“独尊”地位,从来是